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马峪和草地沟考察记(二)白马人的三目神崇拜的源头

二、白马人的三目神崇拜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草地沟广场墙壁上的三目神面具

白马人舞蹈时戴的三目神面具

 在草地沟,罗愚频馆长把我们带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墙壁上雕塑着白马人的三目神,一个个凶神恶煞,怒目而视,但是女性雕像则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我对这些三目神感兴趣,联想到三星堆文化遗址及三目神相关资料的介绍,回来后搜索这些资料,对白马人三目神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综合有关三目神的来源,我所看到的有几种说法:

  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蜀王蚕丛。

 《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古书关于蚕丛的记载提供了地下文物佐证。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 “神化”,这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2007年12月31日成都商报今日第二版《四川三星堆之谜新解:平武发现"纵目人"后裔?》”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很多人面“目纵”的青铜面具,这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昨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队长董仁威致电记者称,该科考队经过8个月的寻找,在四川平武发现了古蜀国“纵目人”遗民,破解了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之谜。著名考古学专家林向表示,这一发现开了个好头,但具体结论还需进一步证实。

  董仁威介绍,本月17日,科考队前往龙门山深处摩天岭上的白马寨,不仅发现了活鲜鲜的“纵目人”,还发现了当地人代代相传的“三目神”面具。刀切加寨村民田小美一家均为“纵目人”,其女张晓惠与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比较,相似度达90%以上。在平武白马乡的水牛家寨、扒普加寨、色腊路寨,有“纵目”特征的人也较普遍。另外,科考队在刀切加寨发现了“三目神”面具,它是当地人在祭祀山神、跳传统“曹盖舞”时佩戴的。在当地惟一继承了“三目神”面具制作手艺的老艺人家里,他们看到了仅存的两个面具,该面具的眼睛与三星堆青铜“凸目”人像惊人地相似。

  董仁威认为,白马寨“纵目人”的发现,证明了古蜀族是氐人的理论,解开了三星堆青铜面具“纵目”面具之谜,三星堆青铜面具“纵目”人是氐人。现在的白马人就是古蜀国鱼凫王国的遗民,他们的文化是古蜀国文化的活化石。

  二郎神和白马大王是神灵世界里的三只眼,可以断定,二郎神和白马大王就是白马人的祖先,随着氐人融入汉族而把信仰带入汉族信仰之中

神庙中的三目神二郎杨戬

马王爷也是三只眼

 马王爷即马神,一般俗称马王爷,全名叫"水草马明王"。道教的神明,全称"灵官马元帅"。是中国民间信奉的神仙之一。传说长有三只眼,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在中国民间关于马王爷传说很多。马王爷三只眼是一句尽人皆知的熟语。三眼神崇拜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一带,与氐人的活动范围有直接联系。延续数百年历史的仇池国就是氐人建立的政权。杨是氐族大姓,也是目前所知氐人最早的姓氏。《宋书·氐胡传》说:“略阳清水氐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有意思的是,南北朝时仇池白马氐杨氏的领袖杨难当,他是后仇池国氐王杨盛的第二子,继承长兄杨玄之位,故在传说中称为二郎。

 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海内经》的有关记载: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楚辞·招魂》:土伯九约,参目虎首。(“参”同“三”)按照以上说法,西岳就是共工的代号,因居住在西岳而称。共工有个儿子叫做句龙,是一名土地神。值得一提的是,“先龙”和“句龙”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共工怒撞不周山,这里的“西岳”,应当是西岳华山。在华山有二郎劈山救母的传说,其实指的就是不周山。“土伯九约,参目虎首。”土伯,指的就是土地神,即前面所说的句龙。土地神的身体犹如九曲一般,长着虎头,三只眼。“西岳”指代“共工”,“先龙”即“句龙”,“先龙”生了氐羌,而“句龙”身为土地神,虎头,三只眼睛。

二是认为来自上古时期的开题之国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伊尹·四方令》也记载:“正西曰雕题。”何为雕题?《说文》:“题,额也。”《礼记·王制》郑玄注:“雕题,刻其肌,以丹青涅之。”简单来说,雕题,即是用刀在额头上划一刀,然后用颜料染在伤口上。时间一长,额头上的伤口看起来便像一只紧闭的眼睛,如同后世所言之“天眼”。通俗来讲,即“第三只眼”。这里的雕题之国,与生活在西北的雕题人,即羌氐先民有什么联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的看法是所谓开题之国,是蜀王蚕丛的后裔。也就是从古蜀国迁移到陕甘地区的氐人先民。

    三是认为来自殷商时期的抓获白马人后砍一刀的刑罚

 有人说武丁执政时期对付白马人的频繁反抗,执政者采取了对俘虏一律处于雕刑的措施。即凡是白马人被抓获,一律在额头砍一刀,并用墨涂之。第二次抓住,一律斩首。白马人并没有以此为耻辱,反以为荣。他们有的在额头的刀痕处挂一首饰,有的干脆把首饰镶嵌在那里。自毫地称为三只眼或是立眼人。久而久之,白马人一出生,就会在额头雕上一只立眼,以示独特。这种说法有些想当然,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三星堆里的三目神铜像作何解释?

 秦汉之前,羌氐往往不分,直到清代,一般文人著述中仍然羌氐不分,但是司马迁对此有明确的界定,后来的史书作者也是加以区分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白马人仅仅是氐人中的一支,而且氐人汉化程度高,长期的汉化,许多分支都被汉化,接受了汉文化,仅仅有白马人作为氐人的后裔保留下来,这也证实了司马迁白马最大的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九)——探秘三星堆之巫文化与文物篇(下)
彝族神话传说与活态民俗印证下的三星堆器物符号的彝文化元素【图】
文物介绍——三星堆青铜纵目像
三星堆、金沙之谜
三星堆,掀起古蜀国的神秘面纱
“三星堆文化”改写了中国古代文明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