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德振:家乡的糍粑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每逢在广州过年,在湖北老家的亲戚朋友总会问我“最想吃家乡的什么食物?寄些过来;”我总是回答说:“要寄就寄糍粑吧!别的不需要了。”家乡的糍粑不仅是年味的一种重要具象和形式呈现,更成了我们在外游子的乡愁挥发的载体;吃上家乡黏黏的糍粑,味蕾顷刻间被故乡的谷物唤醒,唇齿间沾满的是故乡的香甜与绵长记忆,与故乡的山高路远、山水阻隔的愁绪仿佛一下子得到了消解和融化。
在故乡湖北麻城,糍粑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年代,可是“奢侈”食品,每个人只有过年才能够吃上。改革开放后这种“奢侈”食品才变得很平常和普通,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吃到。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食品的平常和普通而减少对它的青睐和喜好,它已成为大别山地区农民的一个集体记忆符号,蕴藏着在艰苦年代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人们吃在嘴上,感恩时代赐予的甜蜜与幸福却在心里开了花。
我小时候是在大别山里度过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家里只有到过年时才从生产队称回七、八十斤糯谷,父亲挑上糯谷去村里碾成米,回来由母亲把糯米中的谷糠筛掉,剩下大概五十斤的糯米,放在水桶里浸泡两天两夜;然后,等到腊月二十八制作糍粑。

大别山农村有“二十八,打糍粑”的俚语和说法,左邻右舍的男人便合伙去抬来一个大石臼,放在稻场中;这时候,村里家家户户便飘散出蒸糯米的香味,此时也是我们小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直接吃到蒸熟的糯米团子,还可以看到大人们打糍粑时的彼此彼伏的吆喝声、欢笑声,声浪一声高过一声,童稚声、欢乐声在稻场上飞扬。
打糍粑一般需要四个人共同完成。大家用树棍子在石臼里捅搅,糯米在石臼里“卟噗、卟噗”地叫个不停,仿佛温泉冒泡的声音;大概半小时后,所有糯米已捣碎,融化成一个大面团,四个人便把树棍旋转走上几圈,把面团架起来,举的高高的,撂在门板上;母亲在门板上早已撒上了面粉,接下来,她一边用手沾上温开水,慢慢开始把糯米团按平;整个长方形的门板上,一大块糍粑基本上就成型了。
摊晾一、两天后,糍粑脱水、干硬了,再用菜刀切开,划成书本那么大齐齐整整的方块型状;父亲则挑来清澈、冰冷的井水,倒在一口大缸里,母亲把一块块方形糍粑放进大缸里,想吃的时候,就去缸里取;整个春节里,用糍粑搭配面条、腊肉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这在当时是最好客的一种表现,也是最为隆重一种待客形式。

这时的糍粑,我们小孩子不是想吃就能吃得到的,只有等父母招待客人时,客人吃不下那么多糍粑,便“回碗”(剩下的意思),那就成了我和我妹妹、弟弟大快朵颐的食物;有时候,客人全部吃完了,让我和妹妹、弟弟很“失望”和伤心;现在想起来,是又好笑又心酸。
有时候,我和妹妹、弟弟偷偷把水缸里的糍粑捞起,放在灶炉的火灰里烤灸,总想瞒住父母,父母一看我们兄妹几个齐齐整整地坐在厨房的灶膛边,帮忙添柴把火,做家务事的“劲头”高涨,明白了我们肯定在灶膛里“捣腾”吃的东西,假装没看见......糍粑烤好后,我们小家伙用柴火棍棒夹起糍粑就往外跑去,偷偷吃起来。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沧海桑田,糍粑再也不是“稀罕物”了,但是无论平时还是过年,我对糍粑始终无法忘怀,食之不厌、钟爱不止;我想,那既是口味上的需要,更是精神上渴求与依赖,糍粑的绵绵粘性早已把我的身心与故乡的山水、风物永远黏在了一起,魂牵梦萦,不能分开。

二零二三年元月七日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烧烤糍粑香
打糍粑
打粑粑
散文||糍 粑
常振华:家乡的特产――糍粑|散文
难忘家乡的春节(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