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草原枪声》编剧沈凯故居:戴家古宅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丨师利国

前天开车到竹溪县城办事,吃中午饭时有位弟弟说,我们龙坝镇有一个明末清初始建的古宅,这次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沉睡已久的戴家大院又重现往日风彩。
听老弟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趣。近几年我参观了很多古宅,如竹山上庸镇“三盛院”,竹山竹坪乡“高家花屋”,竹溪县中峰镇“甘家祠堂”,十堰市张湾区“黄龙古镇”,郧西县“上津古镇”,丹江口市“饶氏庄园”,郧阳胡家营“冻青沟古建筑”,房县“军店老街”。所到之处,似乎把你带到远古时代。我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感恩他们为人类留下了无尽的精神食粮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
饭后,我们一行五人,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奔龙坝镇肖家边村。道路两侧正在扩宽,河水清澈见底,山上自然景色十分漂亮,人工景观长廊施工现场热闹非凡。戴家大院修复工作正有序开展。

这座古宅占地面积较大,大小房屋160余间,传说有24个天井。天井是指宅院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露天空地,用于采光透气,有天地合一之意,可见大院之大。这次对大院采取原生性保护,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我们知道古建筑保护十分困难,因受战争,天灾人祸,岁月侵蚀影响,能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各种不幸的因素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这次政府投入资金抢救戴家大院,重现过往的辉煌值得称赞,这不仅是竹溪的财富,也是人类的财富。古宅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也记载着戴家大院辉煌的历史。
戴家大院是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凯的故居,曾为李先念部队作战指挥所。很多人也许记不住沈凯的名字,但一定记得八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草原枪声》,《古玛河春晓》《边疆海燕》等作品都出自他手。沈凯本名戴书训,又名戴维贤,1932年生于竹溪县龙坝镇塘坊村(现肖家边村)人,后过继给沈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4岁就读竹溪黉学馆(现竹溪一中),1949年参军,1952年到北京电影学院编导系学习,1954年毕业,在北京电影学院剧本创作所任见习编辑,1955年主动要求支援边疆建设到新疆。人们称他是从鄂西北走上天山的竹溪汉子,也有人称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秀才。
一路上,我思考着,历史上这里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物资匮乏。能建这样的豪院实属罕见,能出这样的优秀人才实属稀奇。

翻开戴家的历史,不难看出戴家十分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现在正门门楼上“耕读传家”四个醒目的大字还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一块招牌,而是家训的本质所在。戴家如此辉煌,这与重视教育息息相关。耕是读的魂,读是耕的形。“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这则古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有人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诗书传家是以德育人,耕田可以五谷丰登,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书达礼,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戴家祖先不仅考虑眼前,更重要的是从长计议,这就是敏锐的智慧。
我们期待戴家大院尽快恢复,这不仅是美丽的景点,更是教育的基地。

2023.3.7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溪碗糕
【我家这五年】母亲融入了城市生活
智慧旅游
竹溪县建珍稀植物园3000余亩
“亿元古宅”免费对外开放 清理出数百件文物
鄂西北十堰一袋袋“竹溪大米”封装下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