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成伦:为《王国亮家书》作序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1982年11月3日早晨,我当兵离开家,父亲母亲和乡亲们恋恋不舍地把我送到村口,所有的亲人都浸着眼泪,一一拉我的手不忍松开,母亲对我说着那永远也说不完的嘱咐的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我和亲人们一一握别,热泪盈满了我的眼眶,我走很远了,回头仍看到母亲高扬着的手、注视我远行、目送我走向远方。
自从离开家、离开家乡,与父母相距千里之遥,在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只有靠书信传递信息、传递情感、传递挂牵,表达思念、表达关注、表达期盼。
儿行千里母担忧。从我当兵离开家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982年12月11日父母开始给我写第一封信,到1997年7月最后一封信,十五年没有间断过,我总共收到父母的来信60余封。我当兵在外,五年后才第一次回家探亲,连续九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十二年没有谈过对象。在外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驻地无论从北京南口到河北邢台,也无论从北京市郊到北京城里,单位变化不论从营到团,从军到大区到总部,从海军后勤机关到海军政治机关,在当兵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岁月,父母一直都在默默注视关注着我,他们的书信、问候、牵挂、慈爱都会及时传输送达。我非常感恩父母伟大无私的爱!
1997年后,为父母安装了电话之后,通话方便了,沟通方便了,交流方便了,有事情、想家了、想父母了,随时就拿起电话向父母问安,父母也随时电话拨通我嘘寒问暖一番。父母就再没有给我写过信了。后来有了手机,家书便悄然走出了家庭历史,成了一种家庭书信文化了。
1999年农历六月初十,母亲离开了我们;2003年农历四月二十四,父亲又离开了我们。如今父亲走了二十周年,母亲已走了二十四个年头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走不出内心的伤痛。
这些年,每逢父母诞辰日、忌日,每年重大节日,或父母出现在我梦里的日子,我都不由自主地翻看父母的照片和父母家书,以此疗慰自己伤痛。
这些年,无论我在哪里工作,去哪个城市出差;也无论我走到哪里,在哪个城市生活;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每每想起父母,心灵还是为之一振,久久不能从沉浸在对他们的思念之中自拔,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去翻看父母影集和父母家书,以此平复自己心绪。
为追思父母、感念亲恩,在父亲逝世3周年时,我就打定主意要为父母编4本书,《王国亮回忆录》《父母岁月留影——一个家族的故事》《亮兰影韻——王国亮、王广兰画传》3本书都已出版。还有《王国亮家书》(影印本)即父母家书,一直未完成,也一直成了我的心病。
去年,我将父母给我及两个妹妹的信整理好,并一一扫描入库。近期,我沉下心来做了认真编排,在编排过程中,又一页页、一句句、一字字研读了父母家书,感慨万千,思绪万千,深感父爱如山,母爱如河,深感他们伟大的慈爱始终融入我一呼一吸之中了。
是啊,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父母爱子女的心就是爱的太阳,她的光焰照耀着、温暖着、凝聚着我心灵的意向,指引我在风雨里看到晴空,从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黑夜中看到黎明。
是啊, 父母通过家书,教我工作、教我做人、教我生活;关心我身体、关心我安全、关心我婚姻,关心我成家;关注我工作、关注我学习、关注我进步、关注我前程。事无巨细,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从父母家书里看到的,是父母对儿子反反复复的教导和满满的殷切希望:“你在部队要努力工作,勤奋学习,服从领导,团结同志,钻研军事技术,提高文化和政治水平,坚决完成各项任务,进步再进步,为党为人民为军队争光,为全家为父母为自己争光。”信里都是满满正能量。
从父母家书里可以看出,父母是多么希望儿子能早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从我当兵那天起,就希望我有出息,希望我混出个人样来,希望我上军校学习,希望我能提个一官半职,希望我早日跳出“农门”入“龙门”,扔掉 “泥饭碗”端“铁饭碗”。从我当兵的第5个年头,父母就沉不住气、坐不住了,封封信准会问很多有关前途命运、仕途晋升的问题:“你在部队怎么样?能不能留部队?能不能转士官?能不能提军官?能不能转北京职工?可不能像你哥啥也不顾回农村。”父母连续两三年里跟着我不得安静、不得安心。即便看不到光明的时刻,父母仍然一如既往地安慰我、教导我、教育我、指引我、嘱咐我:“在曲折的道路上你决不可灰心丧气,千万不能急躁冒进;要认清方向,坚定不移;要持续发力,稳步前进;要大胆工作,认真工作;千方百计完成党和军队交给的光荣任务,取得部队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认可,理想目标自然就有实现的机会。” 信里都是满满鼓励。
从父母家书里可以看出,父母是多么关心关注我的成长进步,多么期盼儿子提干晋升,时时刻刻都盼望分享儿子成才成功的喜悦。在部队的这些年,我当文书了、当班长了,我学习开车了,当政办室书记了,我代理干事了、提升干部了,我立功受奖了,我调海后和海政机关了,只要我有一点点进步,父母高兴的心情、幸福的喜悦,都会流露在每一封信的字里行间里。
从父母家书里可以看出,父母是多么希望我早日订婚、早日结婚、早日成家立业啊。从1982年12月到1995年4月间的每一封信里,父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问:“你订不订婚?何时订婚?在哪儿订婚?找什么样的?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条件?到底是咋想的?谁谁给你介绍对象了,你见不见?妈妈天天放心不下,我们家里人天天念叨,你啥时候订婚呀?啥时候回家结婚,提前告诉我们好有个准备,你个人的婚事解决了,我们就放心了,全家就高兴了、欢喜了。”十几年时间里反复重复好几十遍,我的耳朵都起老茧了。现在想起来,我还真是愧对父母,我结婚晚、生子晚,为没能让父母早早抱上我的儿子王子淮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而感到遗憾!
从父母家书里,可以看到父母养家持家的不易、养儿育女的不易、盼子成龙的不易、念女成凤的不易、企望享受清福的不易!当年,父母那么大岁数,还要为几个妹妹的学习、婚姻、家庭操心,还要为孙男孙女操心,还要为春种秋收操心。很多农村琐事、生活杂事、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趣闻趣事等,也不厌其烦地反映在家书里。诸如:父亲恢复公职了,给爷爷奶奶立碑了,王堂村立村了,村委换届了,谁进村委了,村里划排房了,马路拓宽了,谁谁家两兄弟同一天举行婚礼了,小麦丰收了,秋庄稼旱了,聂堆刮龙卷风了,过生日放电影了,到邻村看戏被大雨浇成落汤鸡了等等事项,都在父母家书中呈现。随着信中的传达的好坏消息,我也应对着喜怒哀乐,有时对父母说的一些难事,也让我无能为力、不知可否。十多年里,父母家书也成了我的晴雨表,为父母喜、为父母乐、为父母分忧、为父母解愁。
当年,经常盼望父母来信,从信中看到父母身体健康,家和平安,子孙孝顺,我异常开心。
当年,也有怕看父母来信的时候,特别是提到家庭矛盾不可调和引起父母受气、委屈悲伤时,提出受人之托要我为他人办事时,我也有难言之隐、不好应对。不过,那是父母信任我、相信我才不厌其烦给我说,他们希望我能够妥善处理,相信我也能够完美解决。
现如今,再把父母家书捧在手里反复阅读、反复体味,往事历历在目、也随之萦绕在心间。想想当年家里经济拮据,父亲光写信用的纸张就千奇百怪,有草纸、便笺纸、粗纸,有妹妹的作业本纸,也有各种大队、村、乡镇、县局的办公用纸,还有从各处收罗的五法八门的纸张,有时写一封信能用上三四种纸张,我看一遍有一遍的酸楚,翻一遍有一遍的心酸。
当然,从父母家书用纸用墨中、使用的信封邮票中,到后面父母能经常寄送挂号信中,也可以看出我家的变化变迁历史。父亲恢复公职后、妹妹出嫁和外出务工后,我提升干部进机关工作后,我家的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父母的幸福指数也高高攀升,家书的用品质量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整理编排父母家书,重新阅读父母家书,似乎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穿越时光,又历览了我家几十年前的历史,看着年久模糊的文字,我眼前又浮现出父母的身影。
父母是故乡、是家园,我走得再远,体内流淌的也是父母的血液,我飞得再高,起点也还是父母的怀抱和肩膀。我是父母的血脉和生命的延续,只能用灵魂深处的思念,来细细咀嚼父母家书和感悟信函文字背后,父母那给予我们子女的每一丝温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家书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呢?感恩父母从不吝啬对我们子女的爱!
虽然父母的家书并不像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那么具有影响力,但父母家书维系情感的力量是绵长深厚的,我也从父母情真意切的字里行间学会了很多、理解了很多、领悟了很多,父母寄予我自立自强、自重自爱、成长成才、一生充实的厚望,对我各个方面的谆谆教诲,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父母早已与世长辞了,再也无法与我们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但父母留给我们的70余封信却永远伴着我们,他们所给予的伟大无私的爱永存我们心中。家书中呈现的父母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纯朴善良的高尚品格和家风家教将永远影响他们的子孙后代。
父母家书编好了,在编排父母家书过程中,我好像觉得父母并未真的离开我,阅读他们写的每一封信,我感觉他们仍像1982年11月3日送我当兵到村口时,扬起手注视着我,注视我远行、目送我走向远方……

2023年5月30日凌晨于北京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王成伦,河南省西华县人,曾任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政委,海军大校,现居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散文||家书抵万金
写封信给你爱的人
与夫仅3次相聚,她守活寡66年,一生无儿女,只换来丈夫鞠躬致歉
见字如面
裘山山:家书
一封家书打动亿万父母,有人建议收为语文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