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永:一棵荔枝树的故事

我乡下老房子门前,有棵树,一棵承载我无限感慨的老荔枝树。这棵树有个分杈,形成Y字,浓绿的枝叶向南稍稍倾斜,远远望去恰似主人张开双臂,热情迎接贵客临门。这是棵值得书写一笔的奇树!

话说,这里只能用话说,因为我儿时仅仅从我爷爷奶奶闲话中得知关于这棵树只言片语。话说抗战胜利后,也不知那个月份,大概在那年冬季,我爷爷跟随当地客商从很远的地方,带回石榴,杨桃,龙眼,沙田柚,荔枝等种苗,在自己的院子有序的种植,我家院子不大,用簕竹围个圈,所有树苗全都种植这个圈内,因此密度较高,有点枝叶相互牵手感觉。种植院子的树苗,经过人工精心栽培,优哉悠哉的生长着,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有的成材,有的枯萎了,但没有一棵留存到现在。唯独这棵荔枝树,至今仍枝繁叶茂。

这是棵怎样的树?它离群独居,生长在远离我家院子外,一个竹与草共生的猪栏旮旯处。一天早晨,我奶奶正在喂养猪崽,无意间眼睛一瞟,猪栏外墙露出几片淡绿嫩叶,随风摇曳,奶奶定晴一看,是一棵弱小的荔枝树苗。可别以为它孱弱,它有冲破碎石砖块的压迫,勇敢向上的精神,唯有这种不屈精神,才能使这棵幼苗仰视阳光,见面于世间。想到这,奶奶对这棵幼苗有了不舍之情。爷爷知道,这不是他同一批取回的树苗,但他也不明白怎的在这地方突兀的长出这棵幼苗。爷爷觉得这树苗太弱了,他想将这棵树苗移栽到院子里,以便利于管理,但奶奶说;这样不好,会损伤它的根骨,弄不好会死的。好环境不等于生长好,适应才能生存,留在这块田地,也许更适合,它会生长得快乐!爷爷同意了,于是奶奶用些木栅将它围固,以免受到其他动物的伤害,奶奶细心的呵护着,浇水施肥,小树苗日渐长高长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梳。当我懂事时,这棵荔枝树早已长大长高,开花结果了。每年春风吹暖之时,荔花盛开,远远望去树上就像铺上金毡银毯,只见花枝不见叶,蜜蜂在花丛中追逐,花瓣随风飘落,尤如仙女散花,煞是美丽。不出几天,一串串的大如粟米的幼果挂满枝头,这些幼果经数十天风雨洗炼,吸收日月精华,便长大成岭南佳果~荔枝。当荔枝长到母指头大小时,我童年的伙伴闰九,西南浪,九二,白垩,苏虾等等,不定时集结在荔枝树下,他们似乎将这棵荔枝树当是他们自己家种植的,每天就像蝴蝶逐花般在这树下打转,眼睛贪婪地盯着树上果子,是否长大了,是否由绿转红了,恨不得今天整树荔枝都熟了,好个摘来啖之,填饱自己的饥腹。这也难怪,在那个物质生活贫乏年代,我们又正在长身体时期,平常吃的是蕃薯干粥,口淡肚子饿,只要有东西填饱肚就好,更何况这南国佳果呢?为了炫耀我的爬树功夫,每次我都用一招灵猴上木招式率先爬上树,又用一招倒挂金钟招式采摘那些稍微熟了的荔枝抛下地,然后一个飞鹰扑食,双脚微屈,稳稳的落了下来。树底下的小伙伴们如饕餮般欢呼的抢夺,一阵阵爽朗笑声,打破了宁静的庭院,惊醒在屋内我的爷爷。这时我爷爷总是拄着木杖走了过来,威严中带着慈祥嘻戏地说,“谁带的头,敢摘老爷子的荔枝,小心吃我一散马”,我爷爷扎马作势做一推掌,抓着较近一个,用胡须不停擦擦小孩稚嫩脸蛋,弄得小孩子哇哇声尖叫不止,爷爷也发出满意的笑声。这就是我爷爷的“散马”。小伙伴们见状,作鸟兽散了。稍顷,待我爷爷不在意时,小伙伴又蹑手蹑脚回来了,树上的荔枝就这熟一个摘一个,直到摘完了。就这样,年复一年,在有荔枝时我们摘荔枝,无荔枝时我们就抓臭屁虫,玩捉迷藏游戏,我们就这样的度过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在此期间,有个小插曲,给我留下不愉快记忆。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打泥水仗,我一个不小心用泥巴砸伤了邻居苏虾,他额角起个大包,流了少许血,哭喊着跑回家告诉了他父亲,他是他家中唯一男丁,他父亲视他为宝贝心肝。他父亲本是性子暴躁的人,看见儿子额角流血,又哭闹着,不问青红皂白拿着碗口粗的木棍要打我,我吓得四处躲藏,最后爬上这棵荔枝树藏身。他父亲四处寻找不着,悻悻地回家了。我藏在树叶浓密处,直到夜已更深才敢回家。经过这一事情,我心余悸,从此,我再不敢与苏虾玩耍了。

少年时代,我对这荔枝树有些好奇,怎么有些年份满树都是荔枝,多时有一二百斤,有些年份少得可怜,零零散散的不到二三拾斤。直到我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这叫荔枝大小年。但不管多少,我家统一采摘后,都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分享。荔枝全身是宝,壳可入药,肉能解馋,核呢?当粮食极度短缺时,它可裹腹。记得儿时,每当荔枝上市时节,我母亲吩咐我们兄妹收集荔枝果核,她用陶罐装着,有四五斤量,然后浸水三五天以去果核苦涩味,再洗净用石磨磨成粉末过筛,拌少许面粉和白糖,搓成饼状蒸熟,吃起来苦中带甘,荔枝饼虽然没什么营养,但可以医饿,在那个粮食困难时期也是多了一种食物选择。

少年时读书当念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有些不明,荔枝不易储存,新鲜最好味,怎么大老远用马车将岭南荔枝送到长安呢?那要多快的马啊,怎不叫妃子亲自来摘采,新鲜的荔枝味道最好,这妃子不是傻吗?又读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我想这苏东坡不是傻子吧,一日吃三百棵荔枝,不会上火热死了吗?老人常说,一棵荔枝三把火,三百棵不成了火熖山?我真是年少无知,现在想起,也感可笑。

上世纪八十年初,我已到外地工作了,一年间回不了老家一二次,改革开放政策对乡村面貌变化有极大促进作用,我家旧屋改建了,这棵荔枝树位置变为屋门前了。也许是树龄老了吧,荔枝树很少开花了,不能再奉献果实了,但枝叶仍十分茂盛,遮阳部分有十多平米,成了左邻右舍闲聊纳凉,打牌下棋好去处。我每次回家都会久久地凝视这棵荔枝树,它给我童年欢乐,少年的暇想,青年的启迪,壮年的沉思,老年的牵挂。我多么希望它与日月同存。

但是,去年秋季它仍然被砍掉了,它是为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而献身的,它的身躯成了板材,它的枝叶成为烧烤店最好的炭料,它的根茎是雕刻的好材料。它没有半丁的废料,把一切都奉献给人间。

2020年7月30日于湛江 

原创文章,读完请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骁莛】栽树
快乐的老家记忆
【小小说】李尧隆/奶奶与柿树
优秀作文//那一刻,我流泪了
程金顺 | 我家两棵枇杷树(散文)
亲情+成长的作文 《爱之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