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姜高产栽培技术丨需要了解的知识,姜叶形态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 上篇我们介绍了大姜根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习性,知道了大姜根有纤维根和肉质根,了解了大姜根系的作用,及如何来保护好姜根。今天这篇就来说大姜的叶片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 一,大姜叶片的外部形态特征

大姜的叶片很好看,像片片竹叶,而且几乎终生不落,恋秆。大姜的叶为单叶,披针形,扁平,互生,在大姜茎秆上分列两侧,排成两行,叶背的主脉稍稍隆起。

大姜的叶片是绿色或者是深绿色,叶脉是横向平行分布,也就是说,叶片上的侧脉彼此平行,但又与主脉形成一定的角度。大姜的叶片中上部最大,功能叶长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宽2–3厘米左右,长宽与营养物质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其叶片的下部具有不闭合的绿色叶鞘,叶鞘狭长,紧抱在茎秆上,具有支持叶片和保护茎秆的作用,有一定的光合能力。

有的大姜在管理不善或因药害,会出现叶鞘劈开茎秆的现象,这称为"劈茎"。茎秆失去叶鞘的保护,很容易出现折断或倒伏,叶片下垂,对大姜的产量影响很大。

在大姜叶片与叶鞘相连的地方,有一对突出的膜状物,在植物学上称之为"叶舌",叶舌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从其内侧叶孔抽出来的新叶,不使其基部折断而下垂。刚抽发出来的新叶比较细小,卷成筒形,叶色黄绿,较淡,随着幼叶的生长,叶色逐渐变绿,叶片也随之逐渐展开。如果此时间,因蓟马,因夜蛾类害虫的危害,或因水分不足,光照太强,会导致姜叶不能充分展开,会造成"挽辫子"现象,整个植株上的叶片弯弯曲曲成一朵花儿一样,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这是大姜叶片的外部形状特征,单独一片姜叶,从内部特征来看,是这样子的。

  • 二,大姜叶片的结构特征

大姜的叶片最外面是表皮层,其外呈蜡质,下表皮层,也就是叶背叶色稍浅,呈绿白色,有绒毛。两层表皮之间是呈海绵组织状的叶肉,比较疏松,色泽较淡,看来叶绿素的含量要比上表皮层叶绿素的含量少。

大姜叶片的大小,厚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姜叶片大,叶片厚,那么制造的养分就多,大姜产量就会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姜收购商,在包地买姜时会依姜叶形态特征来判断,你这块姜可值几何的原因。这叫"有粉搽在脸上",外观决定成败。

说到了叶绿素,我们就不得不说它在大姜各生育期的差异。叶绿素的厚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叶片发绿程度,在大姜的各生育期是不一样的。在大姜的幼苗期,因根系少,叶片数少,吸收的土壤营养和因叶面积小而制造的养分少,使得大姜幼苗期的叶片叶色淡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系和叶片数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增加,特别是到了发棵期和根茎膨大期,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叶片也明显增多,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当然了,这得与你用肥的节凑成正比。

有的姜农在大姜幼苗期,会发现姜叶色淡,以为是缺肥,会冲施大量的肥料,结果导致刚发出来的幼根不禁盐分的折腾,出现烧根等现象,吸收不良叶片发黄,越黄越冲,越冲越黄。大姜幼苗期主要是以生根养根,培育壮苗为主,多施一点生根壮苗的菌肥最好,为将来打好基础。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了,可以敲黑板了哈。

  • 三,大姜功能叶片形态的作用

1,功能叶的形成数量对产量的影响

大姜叶片数量的增长在幼苗期增速较慢,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抽发的速度逐渐加快。在大姜幼苗出土20天内,平均每3–4天展开一片叶。此后一个月,平均每1–2天展开一片叶。立秋之后,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达到了大姜旺盛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大姜的发叶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到了9月的上旬至10月上旬,是叶片增长的高峰期,平均每天能展开两片新叶。所以说,大姜产量形成的功能叶是在发棵期形成的。

对于大姜叶片的生长发育状况,我专门做过标记,在几株大姜旁边插一木棍,记录每天长高的数量,叶片的大小,发出的数量等。

大姜幼苗期,由于分枝少,所以以主茎生长为主,立秋以前,主茎上的叶数占了全棵总叶数的一半以上,立秋以后,主茎的叶片增加慢慢减少,到9月上旬后,侧枝旺盛生长,主茎基本停止生长,10月上旬后,主茎叶数已基本稳定,侧枝叶片进入了大量生发期。9–10月份的姜叶盛发期,也正是大姜的根茎迅速膨大期,尤其是子姜和孙姜分枝叶,生长最为旺盛,也正是该时期的主要功能叶,对大姜的产量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功能叶的面积大小对产量的影响

大姜叶面积的生长与叶数的变化基本相似,也是表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生长特点。从出苗到立秋,叶面积的扩大比较慢。在这一阶段,叶面积的增长量很慢,立秋以后,叶面积迅速扩大。8月上旬到9月上旬,是大姜叶面积扩大最快的时期,到了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叶面积的增长慢慢趋于平稳,到10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大姜叶面积的增速明显减缓。

大姜的叶片寿命比较长,到早霜到来时,仅有植株基部极少数的枯叶,老叶可以脱落,绝大部分的姜叶都还保持绿色,完好状态。

从上我们可以知道,立秋以前,大姜以主茎叶生长为主,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主茎叶和第一分枝叶(子姜茎秆)同时并进,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主茎叶面积基本不再生长了,而此时,第一和第二(孙姜)枝叶面积迅速扩大,共同担负起大姜后期各器官的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任务。

因此,我们在大姜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促进大姜分枝的发生和生长,扩大分枝叶面积并使其旺盛生长,不要被病虫所伤害,这对提高大姜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介绍了大姜叶片的数量和叶面积的大小对大姜产量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做好保护叶片的工作?如何防治病虫害对大姜叶片的损伤呢?

  • 四,大姜叶片病虫害及防治

大姜生长期太长,历经春,夏,秋三季,在如此长的生长期内,病虫害的发生比较多,常见的可危害大姜叶片的病虫害主要有:

1,大姜斑点病

大姜斑点病会造成姜叶的黄白色,斑点变薄,全叶呈现出白色的星点,所以又称为白星病,容易出现穿孔,影响光合作用。

大姜斑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传播蔓延,温暖高湿是此病的发病原因,所以,在温暖的雨季发病最重要,尤其是植株茂密,土壤黏重,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的地块发病最多。

对于此病的防治,主要是从轮作,避免连作开始,不可偏施氮肥,注意磷钾肥和有机肥的使用。药物防治主要选用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

2,大姜炭疽病

大姜炭疽病是常见病害,主要从姜叶的尖端和边缘侵染,可形成椭圆形或梭形褐色斑面,斑面连成片,会导致整个姜叶变褐干枯,潮湿时病斑上有黑点。

大姜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大姜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昆虫活动传播。连作地块,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对于大姜炭疽病的防治,主要是轮作,收获后清洁田块,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药物防治主要采用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多硫悬浮剂,复方硫菌灵,炭疽福美,苯醚甲环唑等。

3,姜螟,蓟马,夜蛾类害虫

姜螟可啃咬嫩叶和茎秆,造成叶片呈薄膜状,茎叶枯黄凋萎。

蓟马会吸食姜叶汁液,造成叶片不能充分展开,形成挽辫子现象。

夜蛾类害虫早期在姜叶背面啃食,并拉丝结网,咬食叶肉,稍大后分散危害,啃咬叶片,使叶片呈现多孔状,严重时可啃光叶片,仅留叶脉和叶柄。

对于这些食叶害虫的防治,主要是用化学药品喷雾防治,可选择早或晚进行。可用药剂有,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菊酯类农药等杀虫剂。

因大姜叶片外层披蜡质,着水性差,可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加入有机硅,或者是抓入一把红或白糖,以增加附着力,增强药效。

  • 从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大姜的叶片对其是非常重要的,可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所以在栽培大姜的过程中,姜农都是想方设法的去保护好叶片,多次提供叶面肥,以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制造更多的光合物质,以增加产量和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姜的叶片有什么特点
【躬耕微课】小麦的叶
7. 洋葱的叶具有哪些特点?
红薯倒栽高产技术
浙皖粗筒苣苔~~植物生理生态和组织培养
温室蔬菜栽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