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研途|工作两年的我如何再战同济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九?

SUN学姐
2020同济初复试总分排名第 9 名
2020同济初试历史单科高分(124分)
本科:扬州大学

PART 1
“前言”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与同济相遇过,接触过,从此对她的执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那种,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明明很有实力,或因为运气,或因为现实因素阻挠,或因为走了一些弯路而与她无缘。同济很公平,只要你确实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去靠近她,也很值得,无论是备考的过程还是未来的学习生活。

我是二战上岸,但是这波上岸的准备有点久,中间隔了两年“磨刀砍柴”,再回来看着这广阔的海,对岸的路似乎看到的更加清晰的。毕业这三年带来的成长是在校期间远不可及的,考研这一年尤是如此,最大的改变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以及优秀生活与学习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至于为什么工作两年又辞职考研,第一是因为一战失利,一直放不下,第二是自己想从事与古建传统技艺相关工作,这需要大量阅历去沉淀,我需要这个读研的提升过程。那我为什么没有直接二战,因为我需要一定的资金和工作经验哈哈哈。我这一路走来目标一直很明确,从入建筑深坑到一战考研到毕业工作到辞职考研,基本没有遇到过需要犹豫的事情,节省了很多迷茫徘徊的时间。

我会从两大块来简单介绍这一年的具体经验,会唠叨很多话。

第一块是前期以及考研过程中的必要准备(偏向于心理备战),篇幅有些长,读不下去可以挑重点看,或者直接翻到学习经验;
第二块是实际备考的各科学习过程与方法(偏向于实际操作),主要篇幅集中在历史上。

(用每天打卡许愿的图来镇楼)

PART 2
“必要准备”

总结这一路走过来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满怀热爱、明确目标,严格计划、不怕重复、意识在线、(健康与运气)。

满怀热爱,明确目标



为什么要放在前面讲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现状,不知道要考研还是做其它选择,或者是盲目选择了考研,并不知道未来具体可以干什么。

首先现阶段选择很多,不要太迫于被大环境中多数人的选择影响自己内心的判断,最主要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坚持下来,做好准备去承担一切可能会面临的痛苦和风险。很多人选择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但是对于未来可能会从事的具体方向有些迷茫。

这里建议如果确定考研,还是可以提前了解一下有哪些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向,在备考过程中就能多加关注,虽然说是复试才要考虑的问题,但是你们也知道很多问题是面试都会问到的,将自己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到可以去灵活回答问题的水平岂不是好过于面试的胆战心惊。

先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转化为动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比较迷茫,那就多去接触与比较,一直把这个问题悬在心头去寻找答案。

其次,将眼光放远到长远阶段来要求自己,考研不仅仅是在小范围内去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借着这一年广博的学习机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样会有一盏灯一直在指引着你看到更远的东西,从而会无意识的去吸收相关有利信息和资源,对于自身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提高要求,不要局限于当下。举例子来说,我选择的是历史方向,我未来想从事的具体方向是传统建筑保护与修复,我对自己学习历史的要求是,我希望这些知识是可以服务我未来从业的,其次能达到可以复述去教别人的水平,我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历史去开拓自己的认知边界,那这个备考过程就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是真正消化掉成为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严格计划



为什么要列计划?

1. 保持学习语感和思维习惯

我曾经将考研这漫漫长路需要学习的状态比做煮开水,从最开始到进入状态就像从凉水煮沸的过程一样,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一旦进入了学习状态,或者养成了一定的习惯,每天不需要过多精力即可维持下去,就像小火也依然可以保持水沸的状态一样。

但是一旦关火,再想水重新沸腾,则又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学习也是如此,一旦放下时间太久再拾回来重新磨合的过程是会有点痛苦的。所以这一年尽可能过的像个修行者,谢绝一些过于大喜大悲或者拖沓学业比较严重的活动。(当然偶尔出去吃饭,看电影,抽半个下午出去郊游这种是可以哒)

2. 宏观把控学习与时间进度

我个人是很推崇列计划对自己形成约束的,并且每日计划越详细越好。从日计划来说,最好精确到每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量,另外还需要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

从单科来说,需要定总复习进度安排,其次是各科具体学习内容的时间安排。比如在去年9月我决定每一天整理一点外建简单问答题,但是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能结束,我把所有需要去准备的知识点卡表单列下来,计算预计想要完成的日期,平均分配一天几道题,每天按时打卡,否则影响整体进度。

这样你对这一科的这一个任务才算有很整体的进度把控,漏一天都不行,会逼迫自己去完成。我当时是把这项任务放在早晨第一件事,因为看历史会让我开心,以此醒脑提神,单词是放在了晚上睡觉前,一是避免玩手机,二是睡前记忆好。

3. 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度

列计划的好处还可以对时间高度敏感,并高效利用,不至于浪费了时间不自知。如果结合软件来看会很醒目,效果更佳(不适用于容易焦虑的人,适当对自己友好点)

我当时是用了嘀嗒列学习计划,精确到时间安排,白天用 Now then这款软件同步记录各科学习时间。当然,实际学习时间和计划时间多少会有出入,不必太过于苛刻,以高效学习为最终目的。

(嘀嗒每日安排,看到会有空白对不,并不是特别苛刻,因为耗时太长,向后推了)


(Now then的实际学习记录,不同科目颜色不太一样,空白是没在学习,灰色是临时有事,一目了然。一天下来看见白天学习时间还没玩的时间长真的巨自责,其次可以直观感受到各科时间占比,均衡分配。)

 如何列计划?

1. 宏观把控,细节到位

很多人确实会列计划,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计划并不适合,无法完成,产生挫败感。

计划不合适的情况有:

  • 1、时间安排过于紧凑高速运转透支体力,不适于长久作战;

  • 2、时间与任务量无法匹配,计划基本无效;

  • 3、只安排日计划或者周计划,缺少宏观进度把控。


2. 张弛有度,适度放松

计划并非一尘不变,严格计划是指对于自己的总时间进度,学习进度严格把控,并非苛刻的不停歇,建议每天空一个时间段调整实际学习时间差,一周空两三个半天调整周学习进度,或者生活插曲。学科安排上每15-20天留1-2天空白调整时间差。

比如你安排周三下午和周日整天休息,但是也许周二上午忽然需要去拔牙,没有学习,那就可以挪周三下午的半天继续学习。(当然一切以自己高效学习状态为准,真的不想学习,咱们也不是机器人做不到那么的苛刻,计划无法完成也真的很正常,短时间能补回来的学习时间差可以不用在意,长时间积累无法追补的计划,就适当重新调整吧,适当啊!是适当!)

不怕重复



我第一年完全没有这么科学的学习,第二年下半年开始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记得无比扎实,今年大综合技术考察的还蛮细的,个别题目不是经常说到的重点,但是有幸背的很扎实还记的!

苹果系统的话  推荐一款软件[年轮]它其实是一款可以给自己出题目的软件,答案会被遮起来,想不起来就翻开看一眼。它会按着记忆曲线的规律提醒你背书,记得背掉,大约第四遍就已经差不多很轻松了。后面背的会特别快。那缺点是,需要打字输入,任务量巨大,如果每一科都这么做会很耗费心力,建议自己输题库的方法优先于自己记不住的内容

它还可以插入图片,不想做题库,就拍知识点上传,或者写字提醒所复习内容也可以。我后期时间不太够是直接拍照上传,利用它的记忆规律提醒我背书。其实效果确实不如自己输题库,但是时间不够没办法。其实还是建议能花点精力记录所学内容,方便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翻看查阅。我一般是吃完饭消食或者各种排队的时候拿出来背的,不太会排进一天主要的时间里,更多是碎片化消耗掉。


意识在线


 
对学习是一定要有整体意识的,我列举一些,其他你们根据各人特质有所补充那更好。

1. 你有没有意识你此刻所处于人生哪个阶段,用宏大的人生规划来指导你考研前进的步伐;

2. 你有没有意识你考研要打败的对手从头到尾只有你自己,不过多去以别人作参考;

你给你自己定目标与计划,好好去实现,时刻省察自己离目标状态还有多远,调整学习状态。看着别人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感,其次是你无法保证你身边的人的学习模式学习状态能否考上,你也无法看到别人的完整的学习状态;

3. 你有没有意识去时刻把握整体学习进度;

我把这种状态比作上帝视角,去整体审视各科甚至各科各单元的学习进度与知识把握程度,就像玩游戏的操控盘一样,哪里落后点哪里。

4. 你有没有意识去时刻审视自己学习状态,给与批判和纠正,并且能深入分析背后深层次原因。

比如,今天你很困,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昨晚有很早睡觉,睡的很充足,你有没有意识去分析睡眠质量高不高,是不是睡眠环境影响?是不是睡前做了什么导致大脑亢奋多梦?是不是最近甜食摄入过多引起困倦?是不是环境封闭大脑缺氧?很多因素都会引起你困,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再比如说,你最近不是很想学习,偶尔放松没关系,如果经常萌发这样的想法,你有没有意识去排查心态原因,有没有可能是学习内容略难,无意识的自我排斥与抵触,或者是计划表给自己压力过大,需要调整转换状态……这些虽然是很小的点,但是考研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影响你学习,考研是个持久战,你既然选择它,就不要轻敌,把对自身的各方面干扰因素降到最低,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状态去坚持到最后。

5. 你有没有意识去排除环境的各种干扰,有意识把自己营造在学习氛围中。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很容易受环境干扰的人,但因为需要手机辅助学习,无法丢弃,所以将让自己分心的手机软件添加到相对难找的路径中,或者直接删掉,这一年我是建了一个新的微信小号独立学习的,只拉了几个需要经常说话的家人朋友进来,剩余都是几凡遇到的研友和老师,所以我的朋友圈非常干净。

其次是只关注对我当前有用的公众号,减少信息过滤需要的时间,最大效率利用学习资源。另外社交活动会打断学习计划,需要学会拒绝,朋友们会理解和体谅你的。你可以在备考前后者考试结束后补回来,或者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主动找他们约饭看电影,太过于让自己大喜大悲的活动建议不要参加了。

 健康与运气



这其实也是不太会被重视的点,但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很大的事情,利用得当,效果显著。

健康:

我自己深有体会,积极锻炼身体,会调动身体积极性,做事效率高,面对学习更有毅力和战胜的欲望,思维清晰,不容易犯困。

因为身体需要适应,需要至少三周才能看到上面的积极效果。所以建议你们如果有精力时间坚持保持下去,每天20-30分钟,一周4-5次,跑步运动拉伸都可以。另外是饮食上,注意观察不同的饮食习惯对于自身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影响,不仅仅是拉不拉肚子舒不舒服的问题,更多的是对于学习状态是否积极的观察。

运气:

这是没办法准备的,只能说多积攒人品,另外相信一些鬼神求求学神护佑也没有坏处。其次,研友很重要,好的研友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互相鼓励扶持前行,还有互相的补充,学术探讨,我归类到运气一栏说也确实看运气,如果研友的状态不是很积极向上,可以考虑换一下……

其实学习过程是相互帮助的过程,这是双赢的事情,没有必要藏着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考研虽说是一个竞争关系,但是小范围来说,你独自前行的力量远没有小团体的爆发力量强大。

上面的很多事可能很多人不会太过于关注,但是对我个人来说,是这一年帮助我很大的事,我拿到最前面说,也是因为自己经历了这几年的变化,感受的到那些力量的伟大,很多是很受益终生的。

另外很重要的题外话是,任何经验贴是不可能给你带来捷径或者侥幸的心理安慰的,是需要去付出行动与努力的。我更希望的是你们脚踏实地去走好每一步,而不是想着一日速成,轻松上高分,那个是走不长远的。

PART 3
“学习过程”

我主要介绍历史学习经验,篇幅会相对比较的多,除了具体的画图方法,做题方法没有介绍到,其它都有努力涉及了,如还有其它问题也可以私下请教。其它科目篇幅会短些,只介绍我的学习过程,不会给过多建议,因为并不是最高分,节约阅读时间,你们自行多向筛选各个学长学姐的有用信息。

 历史:



一战历史120,二战124,没太大变化,不过这两年中历史经历了改革的,考试难度有所提升,个人觉得确实也有更大进步。历史学习重点是对知识框架体系的建立,其次是反复与总结。

中建:

准备工作



1.录音: 

录音一定一定是最重要的,中建这几年陡然有难度提升,但是录音内容依然是最基本的框架。喜欢自己记笔记的同学,可以自己整理老师上课重点。不想记笔记的同学可以结合几凡理论书补充。(我个人偏向于亲力亲为,手耳并用,调动大脑深层记忆能力,不过时间不太够的同学中建是可以利用好已有资源的。)

使用方法:

第一遍尽最大可能记录下一切重要关键词和语录,理解的基础上,努力消化+第二遍对局部课程重听补充知识盲区,重新理解(如果能有第二遍的话)

使用建议:

  • 1. 有些人可能会利用走路吃饭等空余时间听录音,我个人建议不太可取,抓住机会手耳眼并用,结合笔记将时间最大效率利用。认真记笔记,不放过任何知识死角,第一遍听完就基本抓住了90%上课重点,不会漏掉,即使理解失误,你的笔记都是近乎完整的,之后对知识修正都是有迹可寻的,可以作为后面一整年的上课语录资料查阅,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 2. 因为中建这两年难度的提升,很多考点位于我们知识盲区,暂时无法确定题库来源,我希望你们能达到的能力是将常老师录音的几乎所有内容能吃透作为基本的中建理论铺垫,建立框架,(没错,是最基本理论知识,我希望你们能达到如果简单粗暴直接考相关知识点,脑子里蹦出来送分题那种程度)因为其他有些很难的题目是完全可以利用你现有的基本知识使用排除法,推理法锁定正确答案的。基本知识不牢就当然不可能会做。

2. 《中国建筑史》

虽然这是考试大纲书籍,但不建议通读,性价比不高。同济和其它学校中建考察重点有所不同,市面上许多其它学校历史资料不太建议去直接使用,你们听完录音会感受出来知识点差异,这本书是可以作为知识框架的背景补充,夯实基础的。建议有时间可以将书上与录音相关章节比如序章,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九章好好读一读,其它你大约也没时间看了。

3. 《建筑志》

常老师著作,挺重要,一定要读的,因为很多题库会直接考察到书上内容,但是近几年城市与乡土建筑以及营造技艺相关题量陡增,这些在这本书里是没有太过于详细赘述的,所以,你们自己酌情看时间把握下重点章节。

4. 《中国建筑历史图说》

图说很重要,除去图重要之外,我是把它也作为补充的必读书籍的,尤其是营造技艺的相关篇章,讲的通俗易懂,风土建筑画图解析是需要阅读的,其它建议上课提到的一些官式建筑,都能把这本书相关内容阅读一下整理出来相对应的笔记内容。比如前年考到的宁波报国寺……


5. 《几凡建筑历史理论》

经过前辈们的薪火相传,这本书算是对中建知识体系整理的很完善的资料书了,我二战是直接使用的,在它基础上添加了笔记直接背诵的。

6. 《几凡建筑历史图集》

一般九十月才开始使用,几凡的提高班会圈重点,并且教如何绘制的,前期暂时可以先不管它。

7. 真题库+模拟题库

真题库很重要!真题的用途主要有:
  • 1. 对考点感知,锁定复习框架,以此为基础进行知识填补。

  • 2. 检测自己复习水平,扫盲第一好手。给你们的建议是:上半年先不要使用,至少自己一轮复习结束前。暑假班理论班结束后,你们可以做一下去年真题,然后!请你们把每道题总的考察范围用红笔写在题目旁边,用其它笔把每个选项的考察内容写在旁边,这样你们可以照着整理出来一份考察范围表单,将它纳入计划表,作为考研中后期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筛查。(很重要,首先很直观对重点感知,其次培养做题的思维习惯,最后是作为复习进度筛查表)

另外真题,不用怕做完就没有了,只需要留一两套作检测就好了,不要太高估自己记忆力,错掉的题目你还会再错的。最后是学会举一反三,知道为什么选正确选项,也一定要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能不能自己出与错误选项相关的题目来?

(这是我当年做完19年历史卷的时候归纳的内容)

模拟题:市面很多模拟题,可以买来中后期检测做做,但是明显超纲的题目就不用探索的太过于沉迷,抓大放小,性价比至上。

8. 其它个人推荐补充资料(只作建议,非必须)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这本书是我两年考研期间翻阅的比较多的书,很多同学烦恼大木作等营造技术无法理解,这本书是可以有很大帮助的,浅显易懂,图示清晰。不过这本主要是对清式建筑木作技术的探讨,其实宋清虽说有所区别,,但很多原理也有所相似,作为营造原理的理解阅读也够了。


《营造法式解读》潘谷西,这本相对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又更相对易懂一些,不过没有上面的那本简单。

地图


很多人不重视地图,学历史怎么可以不看地图呢?尤其风土建筑篇章,常老师上课放了很多地图,已是展示了风土建筑与地理分布、语言语系分布的关联。人的大脑对图的感知与记忆总归是比文字更强,对色彩记忆也会比较敏感,抓住这个特点,结合地图去记风土,比看文字会更轻松些。


建筑遗产杂志,世界建筑等杂志:

一是便于了解同济或者中建市场近两年关注的方向,二是有利于自己知识拓展。遗产杂志最近每期会有关注不同的风土建筑,如果想对风土建筑加深了解,是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简单翻阅的,兴趣为上,不用逼迫自己,因为很多知识比较深。

时间安排




7月前

第一遍录音结束掉,疯狂信息获取


9月
般会忙西建到焦头烂额……如果中建录音没过完一轮一定要这段时间过完,其次是可以看录音之外其它书籍补充相关知识,想做题也可以做(心有余力的话),可以做一些知识点归纳工作。


10-11月
可以开始安排画图计划了要给自己留充沛的时间过两轮以上,其次是疯狂刷题,整理错题集,归纳知识点。


12月
相信此刻的你正被政治倾占大部分时间……以复习错题和查漏补缺为主,可以再关注最近相关热点,关注同济老师们的风土建筑研究方向。

笔记制作



我的中建有两轮笔记,外建有三轮,第一轮笔记就是尽最大可能梳理知识库,建立庞大的知识框架体系。(此处基本是老师的上课逻辑,以课为单元记录知识点,与几凡中建理论第一部分框架类似。)

第二轮笔记,以自己的记忆和理解习惯进行归纳总结(与几凡中建理论第二部分框架类似。但是不建议直接使用,最好自己整理一遍,以书作辅助补充,因为它也有些内容比较多,不方便记忆,其次,你会丧失一个很好的调动知识库的机会,主动输出和被动输出对知识把握度还是有很大区别。)

此处可以归纳的主题有【最……】、【著作及其作者与思想】、【营造技艺的发展变化】【等级制度】【有特点的建筑】【城市专题】等等。



中建画图



具体画图方法此处不过多赘述,建议你们直接买5mm网格活页纸画图,省时省力又方便收纳。有几点画图要点:

1、 中建背后的营造原理是他考察的重点,其次才是好不好看。所以每一个画图题弄清它想要考察的具体知识点是最重要的事。比如斗拱会考察构建件搭接,涉及到具体名称与尺寸,三大殿会涉及到构架的特点,比如殿堂/厅堂、有无天花、屋架与柱网层比例、几架几椽、斗拱有几铺作?有无昂?构件的交接细节等等。所以建议每次画完图,将建筑要点写在旁边,这是好习惯。

2、具体画图的时候会有定位点,中式建筑和西方建筑一样是有比例秩序存在的,可以找到一定几何秩序(不求精准,只为图示比例接近)

3、不建议一轮从头画到尾不停,建议吃透一个再进行下一个,不过要算好总进程时间。



中建园林



有人会问园林怎么办,园林大约就5分,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愿意花点时间冲刺高分的话,可以适当尝试下我的方法,运气好能拿到两分。


将几个比较重要的园子,比如拙政园,可以认真研究下园林布局,重要景点可以做小卡片,正面写上景点名,反面写上所属园林,画上景点位于园林中的具体位置,自己看得懂就好。

卡片的方式趣味性就比较足,没事刷两下,记得会很牢。因为它会问你哪个不是××园景点,或者哪个是××园景点,或者××对面是哪个景点……我去年也只准备了四个园子,后面被政治逼疯了没有继续下去。

外建:

准备工作



1. 录音: 

同理中建录音,第一重要的准备资料,我前后听过14、16、18三个版本,内容基本大差不离,但是会有部分内容补充和删减,上课逻辑也在不断调整,几乎每年都些许不太一样。建议可以听16版本加最新版本,时间跨度大才能更直观感受到老师侧重点的变化不过18年对乡土建筑章节内容与往年不太一样,可以听听,内容很有意思,可以另一角度加深对路斯的理解,还提到了陶特,他是对密斯也有很大影响的人。)

使用方法:

第一遍尽最大可能记录下一切重要关键词和语录,理解的基础上努力消化+第二遍换一个版本对之前的笔记进行增补。

使用建议:

卢老师的录音可以1.5-2倍速去听但是听的快不一定是最高效!一定要会自己思考!我个人喜欢1.5倍速以下,可以相对有时间记笔记并且思考问题,联想知识点,听不懂的地方会反复听,尽可能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2.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

第一年没有时间看这本书,第二年时间相对充沛,暑假班之前看完了近代部分,古代只看一了一半。建议是如果有时间可以当课外书去读的,有利于补充背景知识,便于加深对录音的理解。

3.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4. 《几凡建筑历史理论》

不太建议直接使用,可以作为笔记架构的辅助和知识补充。外建不比中建知识点的相对简单,并且由于文化差异,更多是需要对理论和背景的理解,老师讲课几乎句句有重点,知识点比较浓缩,几乎每个知识点拓展都可以追源溯流很久。所以你自己去动手写,动手整理她的知识点框架有利于对它的整体把握,甚至调动对细节的潜意识记忆能力。

5. 其它个人推荐补充资料(非必须,有时间可以选择性读)

《透明性》 可以读一读,外建近现代有部分内容会讨论到,并且也考过简答题和选择题。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可以选择章节阅读,了解背景,加深对知识点把握力。

其它图书馆的各种资料,建议合理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去翻阅翻阅感兴趣或者无法理解的内容。比如18、19世纪的部分历史动荡,流派繁多,卢老师只用两节课试图去说清两个世纪多个国家发生的历史转变,我们很多人学起来是很混乱的。那多去看看书增加知识背景就会很有帮助。学历史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种思维去学习,这样对这个知识点才会有更全面的理解。

6. 真题库+模拟题库
(同中建)

7. 地图
(非必须,不过古代史部分是比较容易看到建筑风格传播的路径变化的,比如上下古埃及的异同,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异同受地理位置影响很大,这个结合地图看是很有帮助的)

时间安排



外建我第一年耗时太久,第二年开始又太早,精力投入不多,没办法适用,不做赘述,还是建议尽早能结束录音工作,9月底是底线

笔记制作



外建和中建有很大不同是,每节课老师会作大量背景补充,建议也好好记录下来,其次不同时期或者流派,老师会举大量的建筑去解释它们的特点,或者发展变化。总的时代特征或者人物思想是要知道的,其次,每个建筑特征也是要知道的,还有图是要记住的!所以,一定要会边画图边记笔记!这也是别人的笔记无法替代自己笔记很重要的原因!

我简单介绍下我外建三轮笔记的不同:

第一轮笔记:

基本照着卢老师上课顺序来记,稍微有些凌乱,不过不重要,自己控制好大小标题就好。其实为了节省时间,不太建议更换过多颜色区分重点,你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哪个是重点,反而是一轮二轮笔记可以有所区分,后期背书可以使用荧光笔划重点。右侧一般会空一栏,作第二遍录音或者后期补充。每一节课之后会空一整页纸,作为后期对整节课的小结归纳与要点补充。

 
第二轮笔记:

古代和近代部分记笔记方式有所不同,古代更多是对纵向的建筑文化继承关系的图示梳理所有图示,因时间久远,只为形式示意,不保证正确性),不同主题可以有不同的梳理方式,比如古代史部分的梳理框架有【建筑风格演变】【对理性非理性探索】【对几何比例秩序的认识】【各时代建筑技术的发明或继承关系】……近代较多的是建筑大师各单元主题的精炼,增加大师思想背景来源与流派影响,其次是大师作品或者思想之间的的横向对比。





第三轮笔记:

基本是我今年做的事情,对各专题写自己的思想总结与收获,或者是自己对历史的评价。另外我9月份开始拉了外建所有简答题表单,一天一两道,完全模拟历史答题的格式去回答。




这三轮笔记并不是时间递进关系,只是对知识点不断消化精炼的过程。总之,外建在整体时间把控下,尽最大可能理解背后的理论原理与思想,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死记硬背你会很痛苦的!

其次是结合英文和图片去记,因为外建特别喜欢考察英文,另外给图片问建筑时代和特点也是经常会考察的方式,它最近这两年已经不太爱用上课ppt照片了,那给你一个新的建筑你能不能判断它的时代和特点

最后,养成习惯每次总结建筑特点的时候分点整理,平面,立面,装饰,结构,空间,秩序……能画分析图就画分析图训练自己思维。外建这两年不太爱直接考察画图题,会让你去图示分析特点,比如20年唯一的画图题还是图示分析罗马卡比多市政厅,那以前只知道画总平,没画过或者没关注透视和分析图的同学会相对吃一点亏。

 综合:



如何消化13本书


综合一般把它分为技术、历史、城市设计和公共课四大类其中分值比依次是技术≈历史>城市设计>公共课。综合很多人复习难点在于不知道重点,其次是无法理解部分内容,最后才是记不记得住。
  • 对重点的感知主要有三种:自己读课本感知,辅导书直接使用,历年真题感知。一般有时间会去读构造两本书和城市设计,其它都不太会直接看,根本来不及,物理因为相对难理解,我有挑部分章节回书中去看。不考历史的同学不需要看历史课本,辅导班的书完全够用,唯一难点是请好好背熟。暑假班会高强度的刷一遍综合理论的重点知识,建议有时间精力还是自己提前过一轮,上课效果会更好。

  • 对于部分不能理解的问题,积极主动问学长学姐,每个人都很善良友好的,一定不要一个人闷着学。

  • 关于记忆问题,前面有提到过,强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一定一定及时消化,不要时间浪费掉还记不住,反复做无用功。


时间安排:



我在暑假班前复习进度是:【城市设计】 读完王一的书并摘录笔记 + 【技术】 梳理一遍构造、物理的热学光学、刷掉了相应模拟题,其它公共课是没有看的,基本跟着机构的课件背就可以了。

暑假班之后,我书背晚了,9月底才开始背,背了俩月才算背完全部内容。其中构造和特构一直用软件在背,背的很熟。城市设计后面太赶,只背了大约四五轮吧。公共课背了两三轮。构造特构后期没能再复习一遍,有点慌其实。而且我的错题集也没能复习完第二遍。所以建议尽早开始。

9月之前的大综合以理解为主,暑假班之后其实就可以划定范围开始背了,可以给自己一个deadline,以七书为模板或者ppt为模板,计算所有科目总页数,平均除以天数得到一天需要背的分量,中间记得算上休息时间不用力求书上所有东西都会,但圈好的重点一定要理解吃透,不丢基本分,尤其是真题会重复考查,切记不要因小失大,结果上考场发现该会的没背熟。

考试之前大综合被我精简为两份题库,一是各科知识点挖空的填空题库和简答题库,二是所有真题以及模拟卷的错题库。第一份题库是根据知识点自己挖的空,拿着题库反复背就好了,答案另备(我构造特构是直接用了年轮那个软件做题库的),考前将反复背反复错的题重点圈出来背。第二份题库也需要反复去回忆反复消化保证自己不会再错。错题库很重要哦,推荐错题打印机,很高效!

(填空题库不在手边没有拍)

 英语:



英语是我这一年最最最自我满意和感动的科目,人生前20多年反正就都是在班级垫底的科目吧。一战经历一年的挣扎也才63,二战76,不过我的阅读理解只错了一题,英语作文预估23分,出成绩以后我唯一的惊喜就是这俩货让我特满意。反倒是那个新题型没有时间做,没有拿到10分……反正时间控制力也是考察的方式之一,就还是需要进步的。

我的考研英语心路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比较盲目 (1/22-4/14)

只背了单词,朱伟恋恋背了大约一半,具体背单词方法参考了知乎某考神,我看了很多方法,他的记忆方法适合我,就试了。我直接贴了链接,因为方法写起来的过程巨麻烦。我只参考了他背单词方法,没有看视频。

我在他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些:第一、单词一定要放回语境中记忆。我当时使用的是【欧路词典】,它的词典库有一个原声例句,所有的例句都是电影场景,语句简单,你可以直观感受到单词很日常的使用语境,便于理解。

第二、我有去记单词不同属性的意思,会记很多个意思,并且会放回例句感知差异。亲测记忆效果确实还可以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32424/answer/576213732
其次是有做了05-07年的阅读,错的惨不忍睹,一篇错两三个吧。

第二阶段,初步感知(4/15-7/13)

这段时间非常非常非常感谢zyj学姐的辛苦,跟着学姐提高了很多。使用了学姐推荐的背单词方法,可以移步学姐经验贴查看具体背书方法,路已指好,我这就不说了,只给“买家秀”。是的,我用了王厂喜那本单词书,排版干净整洁有例句。

我在这几乎三个月时间里,将那本单词书从头至尾背完了两遍,第一遍是按着学姐的方法,用10天背完一本书,一天500个单词,从早背到晚只背单词,第二遍是一天100个,背了接近两个月。第一遍真的很痛苦,背的要睡着,背到吐。但是会对单词的陌生感削弱一大半,因为你几乎都见过了!混个眼熟总好过干瞪眼不认识。

长难句,跟着学姐的方法,学习了一些GRE的短文,断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是背诵了近10篇短文,语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之前有见过可以选择性背诵真题的建议,我这里给出的直观感受是,对语感的提升帮助很大。背完短文之后,开始接触真题翻译,一天两道真题。可以跟着新东方唐静走,翻译讲的很好。其实翻译也就是长难句啊,先把单词和长难句的基础打好,再做真题也不迟的。

(中间是一个暑假班的阶段,没看英语的我很懊恼!建议还是可以带真题有空做一做的。)

第三阶段,实践演练(9/9-12月)

开始做真题了!推荐张剑的小黄书,讲解还是不错的。(还是有点晚的,到最后真题都没写完)我一天写两篇阅读,但真的只能精读一篇,而且耗时2-3小时。我前期有点蠢,不知道有手译书这么优秀的存在,真的纯手动复制粘贴英文原文。一般写完阅读之后:

第一步,我会先试着自我翻译,不去看正确译文,遇到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字典,全文翻完之后对着小黄书查看自己哪里理解失误。这一步会解决两个问题,陌生单词和长难句。

第二步,解读文章结构,判断总分,接着是判断每一段的中心思想(我在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把每一段中心思想写在旁边),这一步只是查看文章结构与自己理解的是否一致,有利于加强对题目来源的感知。

第三步,分析每一道题目所有abcd选项在文中出处,指出出卷人试图混淆视野的小手法,比如张冠李戴啊,因果倒置,主次混同,过度推理,以偏概全……

经历前期的打磨,阅读这时候感受到进步显著,阅读轻松度有提高。9月份阅读平均一篇文章错一题。中间10月份有一个很大的瓶颈期,感觉文章读的懂但是题目就是做不对。最严重的一篇文章错4个,很崩溃。之后跟了唐迟的阅读逻汉班,梳理了一些阅读逻辑,真的无比力推。接着就是跨越瓶颈期,开始时不时满分了。我个人不太建议无脑听视频,你得先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听视频才有效果,不要一味输入,做很多性价比不高的事情。

这段期间我一直有背单词,主要用扇贝单词巩固。经历前面两轮半,这个时候单词记的已经很轻松了,后期背的很快,一天250-300个,只需要30分钟左右。还是那句话,记得看单词在句子中如何使用,结合语境去背我甚至会直接看单词英文解析。

(左边是电子版翻译纠正,右边是直接使用的手译书,前期一般都是全文翻译,后期就只会翻译结构和意思不太清晰的文章,其它选择性翻译)

英语作文:

我是11月开始一周一篇作文训练,有空建议还是练练字,我这次作文有个很大的加分项应该是字好看,很接近衡水体其次是不要直接用别人模板,可以花点心思,整理出一套自己的固定写作习惯。

有几点要注意的是

第一段尽可能自己写,但是一定要会用复杂句子写的好看。第二段承上启下引出中心论点,接着分点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自己平时练习的时候养成辩证的习惯,最后总结,总结的一定要精彩。总之要自己会写复杂句型,会用一些高级词汇,这些要自己这一年里不断去积累的。

补充:

请平时练习的时候控制好时间15-20分钟一篇阅读,我就是平时太过于放纵一篇用时22分钟以上,去年考试的时候甚至破天荒第一第二篇阅读写了一个小时!我的作文还写了1个小时,真的巨难过,不知道其它题目怎么写过来的。

 政治:



啊哈,政治不给建议了,如果说从小到大英语倒数第二差,那政治一定倒数第一,就是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可能缺点政治细胞,大学拉了我很多绩点没办法拿奖学金真的很气。我从3月就开始学政治了,但是直到考前模拟题选择题都还没办法上30,这次很幸运考了67,相对第一年57提分10分,还可以哈。。其实我10月份之前的时候政治目标都还是80分哈哈哈哈,越到后面越自我安慰,没关系,加油过线。

考前有个小白题库,真的超级棒!我很迟才知道这个小程序,就很吃亏,所以提前告诉你们。

政治跟着涛涛或者腿姐就可以了!两位都是实力过硬,巨耐心讲课又通俗易懂的老师,其他人我就不推荐了,第一年真的害惨我了。

 快题:



我考的虽然是历史,但这一年一直有坚持抄绘和画快题。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初试前画满50张快题,不过只画了43张,能明显感受到设计思维的改变,考点意识的提高。复试给自己定30张,倒是因为疫情原因画了37张达到目标,其实也和别人比起来蛮少了,我漏了至少10张没画,有段时间有点消极很想出去玩。

其次是很多人都在重复改之前的图,我只改了大约三四份吧,学习工作做得还不够。用李老师的话来说,不经历改图怎么见彩虹。一定要学会改图,至少要把每一个有问题的地方改到完美,觉的造型不好看但还可以抢救的地方去学习别人的处理方法改到好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呀!如果没有感觉就大量抄绘,大量练习吧!我这一年平均一周2-3份案例案例,暑假班回来开始一周一份快题。

很多人刚开始抄案例没有感觉,这个没关系,多抄抄,结合快题去感知,你很快就知道针对自己薄弱点去选择性汲取案例的精华了。


(这是我去年第一份快题,平面不过关,造型不过关,主次入口不对,解题解错。)

(这份快题开始,对平面有感知了,意识到厅的重要,动静分区,功能分区,相同属性打包组团的,左边是改前,右边是改后。)


(这是暑假班的某份快题,是个失败的典型。这份快题开始,对设计的整体意识有感知了,意识到自己不能太抠细节,操作手法要大,要先切中题点,用大手法去积极应对,其次才是小空间小细节,一定要有主次意识,不要对平面空间做无谓的牺牲。另外平面依旧是最重要,体现基本功,能简单高效解决问题但是空间又精彩才是好设计)

具体设计方法快题班的各位学长们会讲的更详细,就不多赘述了。

下面简单放两三张练的快题,如果不考快题的同学,鼓励用黑白灰画图,考快题的同学,大胆试色吧!找到适合自己得美丽的配色,我是寒假班上到最后才选到比较合适颜色的。







PART 4
“写在最后的话”

给正在挣扎考研的你们:


一定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按着计划慢慢学习进步,任何人都打不倒你的,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是来源于自己知道吗?不要看着别人给自己增加压力。总之,这一年,欧不,这剩下半年,大家一定要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然后坚持坚持坚持下去呀,最后的收获会让你珍惜终生的!今年2020这么美好,明年2021又是吉年,快抓住世纪之优秀班车,创造下自己的辉煌记录吧!

另外,感谢能一路看到这里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写的累,你们看的也累。啊哈哈哈哈,祝所有看到这里的小盆友们金榜题名吖!

给我所爱的人儿们:


真的特别感谢爸爸妈妈这一年的辛苦,替我承担着许多我感受不到的压力,也感谢所有朋友对我的鼓励,从来没有人说过不相信我的话,大家都比我还相信我,就真的真的很难得啊!也都很理解这一年我对社交活动的减少,还体贴没收入的我,请我吃了好多饭,我真的欠了一堆饭,还给我买礼物鼓励!真的很想哭!也特别特别特别感谢考研一路来遇到的各位,特别感谢一路来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和小研友们,是多大的运气遇到你们并产生交集啊!真的暴风哭泣!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2020,祝大家继续努力进步,收获所爱所想所追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题】三副最新真题更新速刷202308
注意|初中精选化学题典,知识的巩固,等你来答!(1)
张行30天过司考笔记:我当年的备考经历
听说用这六种方法复习证券从业的,都通过考试了
AAAA~省考笔试备考最强攻略(行测篇)
应急知识题库(300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