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研途 | “笔记无纸化”的我如何取得一战初复试总分第十二?

Wang学长

2020初复试总分排名第十二 (632.00分)
2020初试学硕排名第十三 (363分)
本科:西北工业大学

PART A 
缘起——为什么选择考研同济?

因为情结。

“出国、保研、考研”,每一个不打算工作的准本科毕业生都要在这三者之间做出抉择。能早早地认定其中一个的人无疑是最幸福的,而在三者之间粘稠地徘徊的人,倘若最终得到的结果并不非常理想,可能会默默吞下一整瓶遗憾。

由于建筑学在我的本科学校并不属于优势学科,甚至可以称之为边缘,因此我最大的情结就是去一所建筑学有碾压优势的学校读研。CAUP在校内有四栋自己的院楼,校外还有环同济设计圈,这无疑是非常吸引我的。何曾没幻想过把本科校园内的飞机火箭替换为以建筑学为主题的标志物。

再者,同济有着非常丰富的出国交流机会,倘若没有一个海外顶级名校梦,同济的CP值还是非常高的。另外我的本科成绩排名没有进TOP3,出国和保研进国内外顶级名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在大四上学期正式决定考研同济。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在大四下学期便不再追求课程分数,不去努力争保研排名拿出精力布局考研的前期工作,有点破釜沉舟的赌徒意味

无论是本科出身不好简历平平,还是纠结于出不出国保不保研,做决定要慎重而果断且趁早。


PART B

 四喜——政英综历的复习经验

我的初试成绩:
政治72
英语82
大综合92
历史117
总分363
学硕13名

【政治】72/100
在我备考期间,最增添自己信心的就是,听到不止一人说ta“政治分数随缘”,而我并没有打算随缘。
的确,政治过线相对简单,政治拿很高的分数也非常困难,但是拿到一个相对高的分数(至少70)可以极大地减轻专业课的压力。

因此,备考时给一战的自己定下的政治英语这两门非专业课的目标是双75。

 我的政治复习时间线是↓↓↓

7-8月

听徐涛强化班,对政治的四个科目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对小知识点也有初步的印象,方便后来的梳理记忆。



9.10月

做完徐涛优题库,同步听完徐涛刷题班,使用“幕布”app完成政治科目的知识点框架构建,并将优题库错题与整理的知识点转化为“ANKI”app里的卡牌组。(关于笔记无纸化的工作流会在政英综历介绍完后集中介绍)



11月

刷完一遍肖秀荣1000题,并将1000题错题转化为“ANKI”app里的卡牌组。



12月

刷完肖秀荣时政题选择题部分并错题转anki,刷完肖秀荣8套卷尽可能刷4套卷选择题部分并错题转anki,最后背诵4套卷的大题。大题的记忆请不要全篇背诵4套卷答案,太冗长了。建议以框架的形式重构大题的表述,寻找同一类问题的模式化答题逻辑。这个框架自己去构建是不现实的,请移步各考研公众号获取。我用过“学长讲考研”“研木易木子”这两个公众号的,前者更完整地依照肖秀荣表述,后者更多了些灵活地改造,我推荐“研木易木子”的4套卷框架。




这里说下开始复习之前大部分同学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政治跟哪个导师?

我选徐涛是因为他的公众号及推送的排版,就是考研类公众号里的一股清流,第一印象加分。而且徐涛上课还是有趣的,微胖的脸有着丰富的表情,每次听课听累了,就不停地随机暂停视频,徐涛在每一帧都有一个独特的表情。我没有听过其他老师的课,自然也没对其他老师的评价权。但徐涛的市占率在稳步提高,徐涛的课,肖秀荣的题,你跟着百万考生一起这么做,就不会吃亏。你复习得好你赢,徐涛肖秀荣出问题,大家一起死。

另外可能会有人问,我这些题只刷了一遍,够吗?

我的回答是“只刷一遍不够”。

由于我错题都转进了anki,每天刷anki,所以对于题目,我错的遍数越多,我再次刷它的次数也越多,上不封顶。我觉得这样比再把1000题之类的书从头到尾刷一遍,效率高多了。

上图为冲刺阶段,每天上午在图书馆背肖4的影像。

感谢同济任力之老师设计了若干敞亮的中庭,感谢西工大后期加了若干组桌椅。

【英语】82/100 

每一个立志考同济建筑学的学生,都应该把英语的目标定在70+。虽然70比较高了,但历史上有两年英语单科线就是70。而且我这一年,初试总分前30名的英语成绩中位数,约为78-80。如果英语只考了六十多,无疑这门单科极其地拖总分后腿。

综上,英语单科线60就是一障眼法,真实的单科线已经水涨船高到很高的位置了。

其实相较于其他三门,每个人英语基础的差异挺大的。这里先说下我的六级水平,大二第二次考六级时534分。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看待下面的经验之谈,及时调整。

我才开始做阅读的时候,也是错一半甚至更多。后来随着单词量的上涨,以及对一些出题套路和做题技巧的掌握,在某一时刻,错误率会突然降低的很低的水平,所谓突变。

个人认为,最大的做阅读技巧就是每一道无论简单的还是难的选项,都在原文中找出明确的出处。

我的英语复习时间线是↓↓↓

3-6月

听了一小半朱伟的恋练有词(完全没必要,不推荐),听完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不是必须,稍微听一下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坚持每天背单词(暑假之前一直用的“扇贝单词”app),暑假之后用的“墨墨背单词”app,推荐后者,(不推荐纸质书),坚持每天看何凯文公众号的每日一句(暑假之前每天摘抄顺带练字,暑假之后只看不抄,建议字丑的坚持抄)




6-12月

刷真题。

这一项工作我单拎出来提,因为其很重要。我买了只有真题的那种很便宜的卷子刷的,但是解析用ipad看的“黄皮书”pdf。

不推荐购买纸质黄皮书的原因有二:①是黄皮书太贵了,而且太重太厚了,若干年的卷子还会订在一起;②是黄皮书里的阅读排版,并非像真题那样左手边文章,右手边题目,而是一张纸的正面文章背面题目。反人类的细节让我没有丝毫支持正版的想法。

我先刷了一遍00-17年的真题,后二刷了11-17年的真题,18和19两年留给了考前两天模拟。真题里每一个不认识不确定的单词,请扣出来背熟,我觉得这些单词比单词库里的重要。这些不会的单词我也导入anki反复刷了。另外,一刷阅读的时候,建议配套唐迟的讲解视频。




10-11月

陆续跳着看过新东方系列课程的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这里只推荐唐迟的阅读,和刘琦的新题型。




11-12月

准备作文。

其实我在10月听完了王江涛的作文课,并背诵了10篇小作文,这里我不推荐王江涛的练习写作方式。他的逻辑是反对模板,通过背诵大小作文范文各10篇,达成英语语感,考场自由发挥。其实通过这种方式写出的作文,都是这20篇作文的自觉地东拼西凑,你可以顺利的写完,但是真的很难高分。

毫不避讳地说,我用了模板,这里推荐公众号“顾不得考研”,我在这个公号的模板基础上,进行了改造,降低了重复率。小作文不建议做模板,我是考场自由发挥的。最后在小作文格式写错的情况下,大小作文合计扣了7分左右。




【大综合】92/150

建筑学的理论综合考试,更接近于文科,没有像理科那么多需要绞尽脑汁理解掌握的,而是有很多需要梳理辨析串联记忆。

对于是否要先过一遍课本,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在决定考研的时候,斗志昂扬地买了全套教材。然后这些崭新的教材崭新地在宿舍书架上呆到了现在。我甚至没有把其中的任何一本带到上海复习用。

我不支持看纸质书,不代表我认为教材不重要了。我认为可以在ipad里存一套pdf(ipad是生产力工具,建议拥有,不要用来玩游戏,看剧适度)。当在复习时遇到不确定的有疑问的地方,以及整理大题回答时,回到对应的章节进行针对性地仔细阅读。

各门课,可以直接以几凡的课件和七书为教材直接复习。几凡提供的已经是针对考试精简过的了,比原教材不容易让人瞌睡。大综合复习难点,除了小快题外,关键是如何记住自己整理过一遍的笔记(单纯地做笔记谁不会呢?)。

我是先将全部知识点在word里转成一条一条的填空题,再将这些填空题转进anki,每天背诵。我在十月下旬完成了全部科目anki的制作。并在后期,将几凡的彩虹梯,每一题都输进了anki,成为自己题库的一部分(这里使用了“白描”app识别彩虹梯的图片,再将文字复制进anki)。

对于小快题,那就紧跟几凡吧,听学长姐的话,听杨妈的话,听LB2005老师的话。小快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课程中,大家也会被反复叮嘱。那就暑假好好上课,好好画图吧。

作为一个走完考研全过程的人,我认为暑假课程结束时,基本就接近小快题的巅峰状态了,九月是最后有时间提高小快题的月份,而国庆班时如果你的小快题还不能让自己满意,对不起,可能你大综合要挂了。(也许我的观点冷酷绝对了点,但初试刷人也挺惨烈的。)

【历史】117/150

选考历史或技术而非快题,是我根据形势被动决定;而在历史技术中选择历史,就是我的主动选择了。

在西安上学的前四年,我潜移默化地对古建有了基本的认知,甚至产生了些许的兴趣。本科期间,陆续去过独乐寺、应县木塔、佛光寺、晋祠这几个画图重头戏,以及南禅寺、广仁王庙、大小雁塔、莫高窟等等等等重要文保建筑,还有多地的风土建筑。

有了现场的记忆,画图时自然会轻松许多,也更不可能会不知道佛光寺为什么叫佛光、东大殿不坐北朝南。

中建部分,我认为难点在大木作部分。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见到清晰的原真的木构架,而偶尔接触的也是明清建筑,因此在复习时,很难看见二维图纸,同步想象出三维的场景,对于唐宋斗栱的尺度,也很难有基本的观念意识。

“最佳的学习场所在现场。”但若暂时没有机会在考研前一睹真容了,可以购买ios版的app“斗栱pro”,对学习绝对有帮助。

西建部分,我认为重点是梳理大的发展脉络,以及了解并掌握同济西建团队的评论表述。这也就说明,听西建部分卢老师及其他老师的录音,是非常必要的。西建相比中建的考察,少了些是非事实,更多的是史观的构建,以及对历史的评述,主观性特殊性更强。

9月前,我听完了一遍中外建历史录音,并以框架的形式,完成了录音笔记。再结合几凡ppt与历史白书,整理出一份历史部分的知识点填空题,并转入anki背诵记忆。画图则从10月持续到考前。

▲上图为距佛光寺不远处的一间废弃的老屋

PART C 

效率——笔记无纸化的工作流

我采用笔记无纸化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是不愿每天背个大书包东奔西走。同时,一旦基础的笔记是电子档,便可更便捷迅速地转入anki背诵。评价笔记好不好,不是根据笔记是否做得漂亮,而是是否有助于后期的背诵掌握,最后脑子里的才是考场上有用的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的是从现有资料→anki卡牌组的工作流。以历史科目为例

首先,学习一遍手上有的资料,若有音频形式的内容,则先合理地而非全部地转为文字,如下图的历史录音框架笔记。

接着,将笔记/几凡ppt里所有自认为会考或者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全部在word里做成填空题的形式,再将需要挖空记忆的部分标红,如下图。

最后,将填空题复制进anki,制作属于自己的卡片。Anki的操作稍微学一下即可上手,用最基本的功能就够了,教程百度知乎一下就有很详细的。

Anki的使用操作非常像“墨墨背单词”,先出现题目,点一下出现答案,再选择对本题的熟悉程度,最后点击进入下一题。

整个背诵也是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来的,较为科学。(感谢研友在备考时的推荐!)

每天一大早,我都会先背一轮anki,各个科目轮着来,花费大半个上午。然后再依次进行一天的政治英语专业课的复习。

下图是我anki的卡片组目录,包括“英语”真题里的生词和翻译真题,“中外建+物理构造+小学科”的知识点填空题,“几凡彩虹梯”,“政治”知识点填空+优题库1000题时政肖8错题。

另外一个提高效率的小措施是,在录入政治错题的时候,可以使用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因为政治科目不像专业课有许多专业名词,那些朴实的白话基本可以不出错的被识别出来

PART D 

寄生——脱产备考的学食住行


9-12月,我和研友两人一直在南楼的教室里复习,两人合租了张校园卡,饭点就去南楼旁边的学苑吃饭,两点一线的复习生活,日复一日的持续了几个月。在南楼的生活就像寄生,寄生久了便会觉得自己就是主人,就像韩剧《寄生虫》那样。

除了极个别教学繁忙的半天,大部分时候三楼总有一间只有我俩的教室,一人一张课桌,一屋光明,窗外一片葱绿。

呆的日子久了,与从来没有对话过的物管大爷之间也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深秋初冬,我俩便偷偷开启了中央空调,比全校统一开的时间早了大半个月,大爷也从不说什么。

当然,埋头复习不是生活的全部。从暑假开始到回校参加初试,我间隔地参与了各种课程讲座展览,也有不定期的游走wan,以及一些美食探店。

一方面,我是一个爱溜达的人,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同济及上海的内容丰富,你可以永远不丧失猎奇感与新鲜感。

可能十一月之前,我每周都有一到两天并不在复习。如果你能定期制定计划,计划能完成,且有信心自己的计划是能有效提分的,也可以放心地去劳逸结合。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租房。我是用的小熊星这个平台租的。这个平台的优势是合租的都是学生,更准确的说,都是考研的学生,相对安全,且定期有公共区域的保洁。

缺点就是一些设备家具有些小问题,毕竟租之前没有传统的看房过程,且有段时间保洁突然不来了。租房是开销大头,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环节,大家可以多咨询学长姐。

PART E 

收官——漫长等待的选师复试

初试完,感觉良好,目测能过,便放心大胆地去尝试联系导师了。

首先当然是作品集。我当时的想法是尽早联系心仪的导师,不在作品集上停留过长的时间,作品集元素齐全,框架清晰即可。(大家本科期间一定要好好做课设啊!简历尽可能丰富!)

于是乎,12.28-1.1五天赶完了作品集,2号发去了印刷厂印刷装订。(原本计划舍弃这次跨年,然后过年期间及复试后再狠狠地去浪,把备考期间取消的全部补回来,然而因为疫情原因...)

随后的事情,便紧紧围绕“等待”一词开展。心仪的导师等到三月底出分时才确定,复试形式永远是个迷,最终复试等到五月底才进行。

等待着,等待着,喜悦淡了,惊喜没了。出复试成绩那天,隔了快一个小时我才知道出成绩了。说不开心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PART F 

寄语——幸存者的些唠唠叨叨

备考是单纯而简单幸福的,积极地规划并执行好,按部就班守住寂寞就可以了。通过考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还记得初试结束的那天晚上,虽然预感到自己肯定能过了,但是超级无敌空虚。不用背书了,不用刷题了,连紧张都不用了,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做什么是有意义的。

对于几凡,对于快题,大家还是要好好地跟着走,积极地多练习的。有人会因为口头上的反对快题套路而反对培训机构,但不知套路如何,怎么去反套路呢。因为见识有限,原创的设计撞大师的了,原创的论文查重率上天了,怪谁呢?

最后想说:
无论哪一位学长姐推荐的哪一种学习方法,能坚持运用到最后的都是提分的好方法!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复习途中遇到了多大的挫败感,请不要弃考,请全力写完四科试卷。

如果你有很强的计划与执行能力,那么恭喜你,你会觉得考研不太难;如果你觉得缺少老师的帮助与督促自己就搞不定考试,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北师大MAP心理学考研初试440+,我的备考经验分享
【419分学姐高分经验】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经验贴】大二备考380上岸清华大学法硕(非法学)
小研看图情:学姐谈安大图情档考研常见问题
长安大学TOP前三的考研秘籍,4000字的风景园林考研干货分享
上岸学长给23考研的学弟学妹几点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