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 | 建筑的构图与形式原理

老四校领衔+top10倾力助阵!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全新升级!

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为了解决大家的困境,几凡推出了“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建筑画图题专项课程”,以专题的形式,手把手带教,带你真正了解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让你不再惧怕“画图题”,让你能够画起建筑历史图来得心应手。

0元图解历史第三季

“第一讲"

建筑的构图与形式原理

扫码可查看课程回放哦~

前言

温克尔曼像

从温克尔曼对艺术进行历史分期开始,建筑历史开始以一种“时期+风格”的方式进行整体叙述。在这些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中,怎样去把握建筑这些建筑?
 
首先,我们尝试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历史建筑的分期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把握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

No.1

绘图术,作为一种表达建筑的工具


从维特鲁威时期起,建筑师就可以不直接参与建造的过程,这样势必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让从事建造的工匠明白我的意图?图纸,可能是最廉价且最方便的方式,我们用图纸传递信息,表达我们对于建筑的理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传达我们的设计,而不用从事费力的建造过程。
 
所以,图纸的表达就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而“没有一张图纸可以完整的表达一座建筑”,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图纸来有效的表达建筑,指导建筑的建造。图纸就需要被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即“绘图术”
 
让我们从绘图术开始谈起,文明的发展让东西方有了完全不同的文化结果,在绘图方式上也拥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

可以看到这张图是清朝样式雷家族的工程图纸,它既不像总平,也不像立面。这张图上没有丝毫的透视关系,但也清晰地表达了院落的关系和房间的立面形式。而院落的整体效果,就要来源于我们对于建筑群的想象。

伯努乃列斯基发现透视法

而西方却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伯努乃列斯基发现了透视法。这种绘图方式,让我们第一次能够从二维的纸面直接的感受到,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建筑形象。

验证透视法的方式

而为了验证透视法的准确性,他在自己用透视法求得的画作上钻了一个洞,然后从镜子中去对比,来验证自己看到的实际礼拜堂和绘制的图像完全一致。
 
这些绘图术的表达过程,也是人类对于建筑形式驯化和征服的过程。建筑师可以在图纸上画出天马行空的各种想象,但是他必须面对那个时代的建造体系,要知道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拥有我们现在的bim和参数化来辅助我们进行精确的建造的。
  
西方建筑师采取了那些方式和表达他们所建造的建筑?在此举例


No.2

希腊人的“黄金比例”


帕提农神庙与“黄金比例”

首先是希腊人,作为最早的民主城邦。希腊人的数理知识被早早的被引入到了建筑中来,他们的帕提农神庙,柱廊与山花的比例,山花与阑额的比例无不遵从着“黄金比例”的几何秩序,他们相信这个东西属于天神,拥有最高的等级,所有用来匹配他们最神圣的卫城主庙。

No.3

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


达芬奇的中心化教堂与“维特鲁威人”

然后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大的特征是知识分子的兴起,这些知识精英们本能性的想将自己和中世纪的野蛮形象区隔开来。向高雅的希腊和高贵的罗马学习,是他们必然的选择。而这种选择里还包含着一种从“神本”到“人本”的主体转换,这个时期的建筑,不再是向哥特那样毫无节制的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每个城市都在追逐、攀比着教堂的高大,以展现出他们无上的虔诚。
 
而文艺复兴在试图改变这种关系,达芬奇绘制的“维特鲁威人”,这是首次将人体去纳入到一种完美的比例与秩序之中——“圆”和“方”,以人的肚脐展开画圆,臂展和人的身高形成正方形,原来人也可以拥有这种神圣的比例。这成为了“人本”最充分的论据。

No.4

迪朗的“图式”

迪朗的《新老建筑的全类型描述和比较》

 

迪朗的《简明建筑学教程》

接着是迪朗,迪朗所处的时代,面临着人口的增长和建造需求量的增加。迪朗试图去解决“建筑可以教”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早的建筑学”之一。他通过对于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平面进行抽象和简化,将建筑转变成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图解,这样得以让一批工程师得以快速的掌握并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No.5

柯布的“模度”

柯布的“模度”图
柯布的立面控制“参考线”

而到了现代主义时期,柯布西耶对于模度的探索和对于“控制线”的追求,进一步提出了工业时代下建筑的标准问题。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意味着复制和标准化,要面对以什么为标准。而柯布对于这个标准的回答是,从对人体进行结合身体构造数理比例的切分,转化成为“模度”应用到设计中去。同时,对于大体量的建筑去确立以“控制线”作为构图原则,去保证建筑立面建造的精确性。

No.6

密斯的“精确”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平面对位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轴侧图

密斯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密斯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代表时代的建筑?密斯认为是精确,一种之前时代所无法到达的的精确。巴塞罗那德国馆,作为一个世博会的建筑,它有着传达出一个国家形象的“政治任务”。密斯的回答是,工业的预制和装配式操作可以让建筑的施工精确到“砖缝级别”。


德国馆的平面中,墙的位置和十字柱的定位都是以地砖的勾缝为确定点的。这种精细化的操作回应了对于建筑在新时代的构图方式和形式逻辑。


No.7

中式的控制——“圆方”“方圆”图

来源《营造法式》

来源《周髀算经》

而中式的构图原理表达出完全不同的逻辑,可能是由于木构体系的传承关系。中国古建筑(大木作)的构图原理整体类属于《周髀算经》和《营造法式》中所提及的“圆方”、“方圆”图。

清华大学王南老师的论文《规矩方圆 佛之居所》里面,详细描述了佛光寺大殿的立面、剖面包括佛像布置,都是依照这种方圆变换的比例模式来控制的。

(From:王南.规矩方圆 佛之居所——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构图比例探析[J].建筑学报,2017(06):29-36.) 

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类似这种思路,被延续到了斗拱材份制的确立方式上来。15:21实际上是一个接近1:√2这种原始比例,而且√2是一个更适合木工墨线尺规作图的一种数量关系。

由此我们还会推演出这种比例模式在其他中国古建筑上的利用。

 参与活动请与几凡客服

几小四联系~ 


课程正在火热进行中~▼

老四校领衔+top10倾力助阵!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全新升级!

0元带走几凡经典案例抄绘转译课【第五季】!更有新版案例抄绘手册相赠哦~!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要成为建筑大师,先设计一把椅子
(36)1929巴塞罗那德国馆密斯
大师系列之密斯·凡德罗 | 巴塞罗那馆解析(强烈推荐!第3期)
少就是多: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诞辰130周年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关于包豪斯的十件经典产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