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丨氨,埋葬80%新手养鱼的无形杀手

我们拥有头脑思维,要的是我们刨根问底,掌握各种知识,见过很多拿着上万的设备,依然养不活鱼的,那是真的不理解水。

交易担保 爱鳞说商城 慕鳞 水质改良剂 小程序


化学课:认识氨这种物质

在水族饲养中,氨通常会有两种形式的存在,一种是氨NH3:一个中心氮原子(N),集合三个氢原子(H),四个另一种是铵NH4+(铵根离子),二者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二者转化条件:

PH值决定了氨与铵的相对转化,记住是相对的。溶于水中的氨,形成氨水(NH4OH),当PH值<7时,NH4OH会全部转化为铵,氨是不存在的。

化学反应如下:NH3+H2O=NH4OH=NH4+和OH⁻(氢氧根),因为酸性水能提供更多H⁻离子,促使NH3转化为NH4+(铵根离子)

当PH>7时,氨与铵会同时存在,二者之和成为总氨量。但是随着PH值升高,总氨量中铵的比例会逐渐变少,氨的比例会持续增加。

交易担保 爱鳞说商城 慕鳞 锦鲤手册 小程序

可以这么说PH具有左右氨浓度的能力,进而可以控制氨的危害。例如:在28度时,PH值若为7.6,在一定的总氨量中,氨的比率只有2.71%;如果把PH提升到8.0,氨的比率则提高为6.54%,当然后者的氨浓度较高,毒性当然也较强。

这里同时能解释为何习惯了酸性水的南美鱼,对PH特别敏感的原因,更主要是惧怕硬水中氨与铵的转变。

氨的产生途径:

1、鱼的呼吸:鱼通过鳃部可以直接将体内产生的氨排出体外,这是一部分直接来源。

2、鱼的尿液:鱼的尿液中含有氨,虽然不多。

3、主要来源是鱼缸中的氨化作用(Ammoniation),是指鱼缸中的含氮(例如蛋白质)经微生物作用分解产生氨的过程。

氨化反应是鱼入缸之后第一个无法控制,必然开启,生生不息的反应,就算鱼死了,只要你不捞出来,就会一直进行,至到鱼的尸体被分解殆尽,转变为其他物质。

由于氨化学性质颇为稳定,溶水性极佳,因此这些从氨化作用衍生出来的氨,就不断被溶解、积累在水中,到达一定浓度就开始对鱼儿性命构成威胁,也成为埋葬很多新手养鱼之路的头号拦路虎。

交易担保 爱鳞说商城 慕鳞 酵坊司1.2L 小程序

因为很多新手是没有菌群概念的,只会单纯的认为有水就能活鱼,或对过滤的概念仅仅是停留自滤水等物理过滤的层面,没有建立生化过滤的概念。

如同硝化细菌(群)一样的,氨化细菌(群)也是很多菌群组成(例如芽孢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假单胞菌等等),它们分泌蛋白酶,分解鱼缸中中蛋白中等有机物的能力最强,同时释放出氨。

同时还有一些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也能分泌蛋白酶,在细胞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胺基酸和氨,它们与氨化细菌统称为氨化微生物。

所以鱼缸中永远都是有菌的,连菌都养不活的水,是不太可能养活鱼的,古人说的水至清则无鱼,至清指的则是无菌的至清,一片死寂的清澈,所以古人对鱼和水的认知还是正确的。

鱼缸一定要有一个菌群思维和动态平衡思维。可以说只要鱼缸内有含氮的有机物,如食物残渣、鱼粪便、虾肉残渣等等。

交易担保 爱鳞说商城 仟湖滤材净水系统 小程序

氨化微生物就会一直分解它们,昼夜不停息,所以这个氨化作用是一直动态的存在,氨的含量与有机物数量成正比。

另外,鱼本身新陈代谢也产生部分氨。由此观之,氨在鱼缸中是无法避免会产生的。

从上面氨的产生渠道来看,我们不难得出,温度越高,鱼新陈代谢越快;

鱼越多越大,产生的排便就越多;

喂的越多,粪便等有机物就会越多。

因此,开缸阶段,如果鱼儿数量太多,氨的浓度将会不可控,这个浓度一旦超标,鱼必挂。

这也是我一直反对在开缸初期大密度入鱼的原因,只有严格控制入鱼数量,才能不至于氨超标,为硝化细菌群的繁殖留出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硝化细菌
鱼缸中的杀手
【水质】浅谈缸中隐形杀手
水质问题(七)鱼儿致命的五大毒素来源,你不一定都知道!
淡水养殖水质管理的十个重要指标及应对措施
气温升高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不在少数,水产研究社为您详解预防及解救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