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草勒笤帚这门老手艺 很多90后年轻人见都没见过

近日,河南省西部石场村,60岁的陈兰正在用山坡上的一种野草勒制笤帚,陈大娘制作的这种笤帚每把只能买5元钱,从割草、晾晒、勒制,再到附近的一个景区销售,就需要十几天的时间。通常人们见到的笤帚大都是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制作,陈大娘说高粱笤帚不耐用,扫地会掉毛,这种野草的能用5年以上,扫地还不掉扫帚毛。摄影/王怀卓 编辑/河洛乡村

陈大娘的老伴儿带了几把笤帚,准备去销售。笤帚是指用高粱穗扎的较小的这种,手工制作缓慢,现在都改用机器轧制或者塑料纤维了,一般在农村用来打扫屋子。而扫帚一般指用竹子做的那种较大的,用来打扫院子或者面积大的场地及马路。陈大娘制作的笤帚,却是用山坡上一种叫做“野麦秸”的植物,看上去更加精细匀称。

立冬之后,山区农村给人一种清冷的凄凉,陈大妈坐在自家院子里,开始了笤帚勒制。野麦秸其实是生长在山上比较向阳处的野生燕麦,一般长在比较陡峭的山石缝隙里,林地里阳光和养分不足就很少了。陈大妈割的这些野燕麦是在离家十几里远的一个陡峭大山上,从山脚上去就需要一个多小时,也正因为山高,没有路,即使放羊人也很少上去,野燕麦才生长的旺盛,一天回来都能背上一大捆。


不管是用高粱糜子还是野燕麦,第一步就是晾晒,完全干透了才能勒制笤帚。以前的时候,农村种有麻,收割之后,麻子可以用来榨油,麻杆的表皮剥下来,用来合绳,甚至纺织,现在比较昂贵的亚麻布其实就是用品质较好的麻纤维纺织而成。对于陈大妈来说,麻线的作用就是绑笤帚了。

勒笤帚开始了,先整理好燕麦糜子前端的整齐度,用一根筷子粗的麻绳,一头缠在腰间,另一头绑在一根木棒上,用脚踩住。绳子在整束燕麦糜子和杆交接的地方,绕上一圈,通过转动燕麦束,脚用力蹬着木棒,绳子越勒越紧,最终成型。一般来说,笤帚耐不耐用,这一步很关键,勒的过紧,把植物勒断了,笤帚毛就会在使用中脱落,勒的过松了,笤帚把会显得很粗,很笨拙。

在农村里,再好的勒笤帚师傅,牙齿松动之后就得退休了,因为勒制的过程中可以脚和腰部配合用力,捆扎的时候,就需要用到牙齿了。一般一把笤帚需要把最少3束整理过的笤帚糜子捆在一起,勒制时间需要十几分钟,牙齿就需要不停的咬着麻线末端。干的麻线有一股说不清的味道,牙齿咬着,也是用唾液浸湿麻线,使其变得更加柔韧。

干透的燕麦草韧性很好,却显得凌乱,陈大妈拿起一个木质的榔头,反复捶打笤帚前段,让那些顽皮、凌乱的燕麦草糜子回到自己该呆的位置。还需要根据捆扎的位置,用膝盖顶着,把笤帚掰的更宽一些,扫地的时候接触面就更大一些。

一把笤帚一般需要捆15道。在粗麻绳的勒制后,会留下一处处痕迹,细的麻绳就捆扎在那些痕迹上,完成后,用剪刀修整过长的笤帚糜子,让笤帚形状好看,笤帚的末端越整齐,扫地才能更干净。

农村制作笤帚的工具倒不是很多,最常用的也是随处可见的农具。修整笤帚把,陈大妈就拿出来了割草时候的镰刀。新勒制的笤帚把肯定是长短不齐的燕麦杆子,通过修整切割,还需要再倒过来,在地上磕几下,让笤帚把不扎手。

很多地方种植的都有高粱,高粱杆也更加粗壮一些,比较利于机器加工,而这些用野草做成的笤帚就显得小众了很多,就算在农村的集市上,也很难见到,更别说塑料制品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农村这些老人们的笤帚就更加难以销售了。摄影师临走的时候,陈大妈两眼含泪,说:你们能来给我拍张照片,陪我说说话,我可高兴,这几年都没有这么高兴了……如果想了解陈大妈的野草笤帚,可以通过公众号: 河洛乡村,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笤帚糜子及笤帚
秫秸
[农广天地]笤帚的制作方法(3)
笤帚绑扎制作
小说《缘为冰》【一〇四】刨笤帚南竹北秒
渭南文坛 | 一把笤帚 作者/王磊 主播/平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