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迫:与心魔的战争

强迫症是指一种以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的神经症。一方面患者不得不为了减轻焦虑与恐惧而不断地重复一些仪式化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也能意识到这种行为是病态的并试图控制但却无法停止,内心的冲突进而更加强烈,影响社会功能。

强迫症最显著的特点是患者无法用理智控制他的行为,他被内心的一股潜意识的力量所掌控,让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活。虽然他也试图摆脱这股力量的控制,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遭遇内心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让他不得不放弃反抗。最终,他生活的重心已经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而只是让自己没有那么害怕。而这些试图减轻焦虑与恐惧的防御性策略,最终成为了强迫症状。

很多人想要消除强迫,但却没有认识到强迫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也许没有强迫他会更痛苦。这就好比是吸毒与酗酒,虽然这些成瘾的行为给人带来了伤害,但这种对毒品和酒精的依赖难道不是为了逃避他无法面对的糟糕的现实?

这正是治疗上的困难之处,强迫也因此成了一种瘾,一种精神上的毒品。比如,患者为了逃避细菌和生病,所以他会反复清洗;为了逃避失败,所以会不断检查与准备,确保万无一失;为了不让别人讨厌,他不得不讨好和取悦身边所有的人;为了逃避死亡,他就需要寻求不死的保证;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他就需要强迫性地改正自己所有的缺点;为了让自己不犯错误,那么他就会逼迫自己一直正确;为了让自己高人一等,就会不允许被别人超越……所以不是强迫不能停止,而是患者本人不想放弃强迫,或者说强迫是他逃避现实,减轻焦虑的手段。他只是不想因为强迫给自己带来痛苦,但却想保留强迫带给他的安全感。这种矛盾之处在于,就好像一个吸毒的人,一方面想要有满足时的快感,但又不想要毒品的副作用,这本身是不现实的,所以强迫才如此难以治疗。

一位患者就谈到,强迫症就是一种瘾和欲望有关。当然每个人都有欲望,只是患者的欲望从范围与深度上都和常人不同,他形容自己的欲望之深就好像用刀子来割自己,硬是要把自己塞进铁做的衣服和鞋子当中,虽然痛苦,但他却停不下来。比如,在生活中他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不能面对自己身上任何人性上的阴暗面,因为他应该是一个完美与圣洁的人。虽然来治疗的时候患者总是羡慕平凡人的快乐,但却不想要平凡人的平凡。他什么都想要,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他既没有成仙,也不能成人。

此时,患者就好像电影中那走火入魔或被鬼附身的人一般,他眼中只有执念与欲望,并因此变得没有自我。

他被一股力量所驱使,而这股力量并非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具有广泛性与交叉性的特点。常见的驱力有:完美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超越他人的需要,不凡的需要,和谐的需要,被爱的需要等等,而这些驱力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掌控人的力量——“内驱力”。此时他虽然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从本质上来说他已经并非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人性与情感已经被压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因为病态欲望所掌控的提线木偶,他按照各种“应该”和“必须”的指令而活,而非按照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活。

而这股掌控他的力量与欲望我们可以称之为“心魔”。心魔不仅存在于强迫症患者身上,也广泛存在于各类神经症患者身上,因此这本书不仅适合强迫症患者,也适合患有其他神经症的患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治愈并非是症状的消除,而是摆脱心魔的掌控,识破心魔的诱惑,找回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权与获得灵魂的自由与解放。

神经症患者往往天真的以为,只要解决了外显的症状就是治愈,但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只要内在的恐惧与执念没有消除,那么外在的症状只会不停地变化,就算暂时消失,也会以其它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治疗的过程并非是给患者提供消除症状的方法,而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为何会被心魔掌控,不敢活出真实的自我。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追述到他的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

在生命之初每个人都有拥有自由的灵魂,但因为家庭与成长环境的不同,也许会让他感受到不被爱,被嫌弃,无助轻重或感觉爱是有条件的,他因此被剥夺了自由与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与机会。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证明,为了安全,为了被爱,就如同精神的乞丐,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

人生的第一要务就是成为你自己,但对于不被爱的小孩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却是在脱离自己,成为一个他所不是的人——一个更优秀,更受欢迎,更成功,更完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嫌弃的小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接纳的,不然他就会恐惧自己被整个世界所抛弃。

幸福的童年可以医治人的一生,但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来医治。

来自于童年的伤痕与痛苦的经历会让一个人出卖自己的灵魂以换取他急需的安全与价值。在某段人生,他也许感觉自己被治愈了,不再恐惧与自卑,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并变得自负。但对于一个童年缺爱的孩子,最终他并不会因为外在的成就而接纳自己,他爱的永远是那个他表演出的完美的他,而不是真实的他自己。他做的一切看似在自我救赎,却最终却成了人生的梦魇,并为日后内心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为了维系理想中的自己不被现实打破,他丢掉了平常心,他不是想要成功,而是不得不成功;他不是想要被人喜欢,而是必须被人接纳;他不是渴望完美,而是他必须完美无缺。此时,他越来越无法接受不可控的现实与不完美的自我,他妄图用强迫来逃避这一切,但却落入到了强迫的陷阱之中。所以在生活中他内心充满了冲突与焦虑,但在“心魔”的欺骗下,他竟然会认为这一切只是一种上进心,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就和赞美的需要,而没有醒悟到这一切实际上都来自于内心中的恐惧,而不是热爱。

他已经颠倒了黑白,活在了自我催眠的梦中,他所恐惧的一切不过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所以治疗的意义就是帮助他看清真相与生活本来的样子。

当他可以诚实地面对自己,当他有勇气直面现实,他就有机会打破父母给他人生套上的枷锁,并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与意义。他慢慢地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他开始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他开始明白一直以来并不是别人不接纳他,而是他不接受他自己。他最终会醒悟到成长的意义并非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在于成为你自己。

这正是本书所讨论的重点,帮助一个人更好地认识他自己,并找回真实的自己。本书分为初步治疗与人格剖析两个部分,关于人格剖析的部分适合各类神经症患者阅读。也许在其中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误区,体会到人性的压抑与心魔的掌控。当然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如果你看了一次没有看懂,那也建议隔一段时间再看一遍,也许此时你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触,或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也许这本书并不能立即帮你减轻痛苦与停止冲突,但相信这本书会在你治疗的路上提供有益的指引与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症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了解几种日常典型神经症
没有更好的自己要成为,没有其他地方要到达,没有一件事情是为另一件事情做准备
如何面对「死亡焦虑」?
恐惧症?焦虑症?还是强迫症?恐惧症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强迫症临床表现与病因
千老师和看心老师谈神经症康复的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