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喂养案例分析——辅食初期水果加不对,努力全白费

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宁 领衔打造


 秋天,各种水果上市的季节

最近我们接到一个咨询

就和宝宝吃水果有关

▽▽▽

小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了,不吃鸡蛋、不吃肉,只爱水果,如何是好?

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其实也会有这样的反馈,宝宝喜欢吃水果,或者其他食物不吃,但是水果能吃的。

例如这一个宝宝

能吃水果不爱吃饭是不分年龄的

和案例相似的情况,不吃蔬菜吃水果

一说到宝宝辅食添加,小月龄宝宝的妈妈们脑海中可能出现的宝宝餐是这样的:

有肉有菜有水果,看起来美美哒,色彩丰富又美味。而牛油果营养丰富、香蕉软糯通便、苹果味道好、蓝莓颗粒感好、草莓颜色漂亮、火龙果补水棒等等这些水果的特点,被各种制作辅食的自媒体大力推荐后,水果更是在妈妈心目中占据了辅食添加阶段,必加食材的前列。
正是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妈妈可能只注重水果的营养而忽略了水果的酸甜味道对宝宝味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需要一段时间之后,对宝宝口味的影响才会显现出来。
例如上面几个案例,都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孩子只吃水果,其他的食物都吃得少甚至不吃,妈妈们才感觉到不太正常了。

回到这一次的案例,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不吃鸡蛋不吃肉,只吃水果,怎么办?

妈妈提供的信息实在是有限,先梳理一遍

1、宝宝开始添加辅食

2、不吃鸡蛋不吃肉

3、只爱水果

不知道宝宝现在到底多大,鸡蛋和肉并不是刚开始添加辅食,6个月添加的食材,那么按照7-12月龄来判断吧。

关于喂养的细节,比如不吃肉不吃鸡蛋这里我不再多说了,大概率是咀嚼能力的问题或者妈妈制作辅食采用的烹饪方式,以及前期喂养辅食的细节出了问题,妈妈想了解可以查看文末我们以往的辅食喂养案例寻找答案。

这次主要说一下宝宝爱吃水果的问题。

喜甜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味觉偏好,因为甜味食物意味着成熟、安全、高热量,这对于原始人类能生存下来至关重要。所以喜欢甜的味道,是人的本能。

小宝宝的味觉比成年人敏感,因为人的味觉是逐渐退化的,我们感觉不甜的程度,可能在小宝宝品尝起来,就是非常甜。

在辅食添加初期,很多妈妈会有一个误区,宝宝喜欢吃的,多给,不喜欢吃的,少给甚至回避。

有的妈妈说不是我不给,是孩子不吃啊,担心他饿,担心他没有营养,不给就哭,最后只能喜欢什么给什么,喜欢吃什么做什么,时间长了,就变成孩子爱吃什么给什么,不吃的不做,因为孩子不吃,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猜这位妈妈已经是这样了,开始添加辅食,不吃鸡蛋,不吃肉,又担心孩子饿,觉得水果也算有一点营养,既然能吃水果,多少吃一点也算,于是给水果,但是发现孩子最后,不爱吃的仍然不爱吃,爱吃的,天天吃,也会厌烦,最后发现,没有什么是孩子能吃的了。

为什么会这样?

1、辅食添加初期食材添加顺序不合理

有的妈妈不注意,或者只考虑色彩、制作,没考虑味道的搭配,按照网络上各种辅食的制作方法,添加食材的时候多使用南瓜、胡萝卜、红薯、紫薯、山药等等偏甜味的食材,有些还会使用奶酪、芝士、酸奶等奶味重、香气重的食材。

在添加辅食之前,宝宝对味觉的印象是奶液,人天生是喜甜的,对涩味接受度低,如果先给了甜味的食物,南瓜、胡萝卜、红薯等等,宝宝喜欢吃,妈妈制作的次数多,再给没有甜味、微微发涩的蔬菜,宝宝肯定是抵触的,因为他知道,入口的,可以吃的,应该是甜的。

2、水果早于蔬菜添加

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水果随餐给,或者考虑水果的营养和膳食纤维,或者搭配色彩、造型,有的加在米粉里,混合米粉喂宝宝吃,造成宝宝先接受了甜味,蔬菜就比较难接受。

3、水果不控制量

水果是极其容易被宝宝超量食用的,宝宝吃苹果一次半个,甚至一个,香蕉一次一根,蓝莓一次小半盒,很多妈妈都没觉得量大,反而感觉没吃多少,而实际上水果水分大,一根香蕉可能就超过了宝宝每日摄入水果的建议重量,宝宝每天水果吃饱,甚至吃撑,食欲下降,或者辅食不好吃,难咀嚼,于是等着吃水果。

各月龄宝宝每天水果的参考量,可以点击查看我们的这一篇文章,更加直观方便参考:

你家宝宝的“膳食宝塔”搭建得好吗?我们有不一样的图更直观哦

4、餐后给水果或水果随餐

这也是常见的喂养问题,水果随餐的弊端是,在一餐中,主食和菜品,水果中做选择,大部分宝宝都会选择先吃水果,水果甜味重、水分大,升糖快,吃完水果饱腹感快速增加,剩下的主食和菜品可能就吃得少。

餐后给水果,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旦养成了习惯,宝宝就可能“留肚子”等着吃水果,正餐吃得少。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影响宝宝正常主副食的摄入。

只分析问题不给解决方法都是耍流氓。

妈妈想解决问题的话,首先要从自己的喂养细节入手,例如辅食是否是米粉和蔬菜泥、果泥混合一碗喂、喂饭是否存在速度快、大勺倒饭的问题,辅食是否一直保持细腻软烂的状态,没有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咀嚼能力及时调整食材的切配大小,导致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月龄不匹配,无法处理肉类这些韧性大、有硬度的食物,宝宝吞咽多咀嚼少,唇齿舌配合不好等等

要先解决家长在喂养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再去考虑水果的问题。

1、宝宝一岁前都是以奶液为主要营养来源,我们建议一岁前的宝宝每日一餐辅食,所以妈妈不要担心孩子的营养问题,辅食不是为了让宝宝吃饱,更多的是建立孩子的味觉基础,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让宝宝学会唇齿舌配合处理食物,锻炼口腔肌肉和咀嚼能力。

所以妈妈不要陷入担心孩子饿,担心没营养,于是给水果的循环。

2、提供水果的时间控制好,在两餐之间,不要饭前给,更不要饭后给,也不要随餐。

3、水果不是每日必需,蔬菜吃好一样能够营养全面。

4、水果要控制给宝宝吃的量,以不影响下一餐食欲为准。(可参考平衡膳食宝塔每日的建议)

5、水果选择方面甜、酸搭配,甜、淡味水果搭配,一次可以给2-3种不同的水果,每一种水果少量,这样总量是够的,水果中的营养来源也更加丰富,避免都是甜味水果。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对妈妈有所帮助。

如果你正在或即将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正在为宝宝每天的添加食材安排烦恼,可以加入我们的小月龄辅食课。
课程分为6-7月龄7-8月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米粉的添加和过渡、40多种蔬菜水果从稀到稠的添加以及添加鸡蛋
第二阶段课程除了继续完成米粉从稀到稠的过渡,各类食材从稀到稠的过渡,新增食材20多种,完成肉、鱼、虾各类食材的添加。重要的是让宝宝完成从单一味到复合味的过渡,为下一步主食和烹饪方式的变化打好基础。
课程提供4周的餐单,每天的餐单包括制作步骤,只要按步骤制作即可完成和宝宝月龄相符的营养餐。
同时课程还有在线答疑和每日喂养分析指导,让妈妈在喂养的细节上更加科学合理,为宝宝早日实现自主进餐做好准备。
想了解更多课程内容详情,可以查看以下链接:

好课升级!宝宝的第一口辅食这样做就对了


---我们的品牌微课---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课程)











































仙女都在看
据说在看的各位都是仙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辅食添加要点及各月龄辅食添加要求
【假日福利】营养师妈妈教您如何让宝宝辅食变得丰富起来
育儿|宝宝营养辅食完全攻略,宝妈快来学一学。
1周岁之前每月添加辅食的要点,妈妈为宝宝来学习
给宝宝加辅食,果泥or果汁,选对了宝宝乐哈哈,选不对坑"娃"
这种“染色”蔬菜是个宝,夏季辅食万万不能少,你却还没给宝宝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