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原“漕运”的兴衰史

太原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中部,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在此居住二十年,从没将她与漕运扯上关系。偶然见到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一句诗“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才发现古老的太原繁华开放的壮观。但若说太原能与漕运扯上关系,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提到漕运,人的脑海立马浮现江南水乡或者沿海地带,而绝不会思及像山西这样的北国黄土地。这说明干涸山西留给世人的印象总是恶劣的,与河流纵横、舟楫繁忙的水上世界相去遥远。

其实,回溯历史,山西的漕运曾经客观存在,一度还有过繁荣期,说起来颇令人惊讶,但不能不说。

世人皆知,山西有黄河,且壶口瀑布名贯中外,素有“天下黄河一壶收”的浩荡,而太原的汾河恰好是黄河的一大支流。黄河的漕运自商周大战之际就有,周武王依靠黄河的力量,兴周灭商。就目前来说,山西境内的黄河漕运遗迹,我在碛口古镇见过的湫水河码头,古镇里遗留的“圐圙”二字,意即通向四面八方,还有孟门的黄河第二碛,以及老牛湾入海的码头,虽然行舟木船不在,但心口相传的历史,为这一文化遗迹,留下诸多的历史故事。

如果说商代的“武王伐殷”是古中国内陆河道大规模水运的源头的话,那么黄河、渭河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航线,其特征是军事。而后黄河、汾河从此被各类政权所利用,其中有政治、经济、宗教和军事目的,而且这些规模都比较可观。春秋时期的“泛舟之役”是渭河、黄河、汾河、浍河的四河联运,内容是是秦国向晋国运送救济粮。此后,水运变得发达起来,渡口也相继出现,水运价值的开始超过陆路。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带领大批随从乘坐华丽的楼船,从长安出发,沿黄河一路向北,到汾河一块高地上“扫地为坛”,并作《秋风辞》,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高规格、长时间祭祀后土的先河。此后,历朝历代皇家祭祀后土始祖的大典都同样来此举行,仅汉、唐、宋这三个朝代,就有八位皇帝先后20多次亲临山西祭祀后土。当然,他们几乎都是由水路而来。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属于漕运的一种,这就解释通了,在太原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历史上漕运繁荣的原因。而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遍查历史不难发现山西的漕运由来已久——始于秦,历汉、魏、晋、隋、唐、宋等朝约千余年间,规模庞大。其主要货物是粮食和潞盐等。

正因为漕运的繁荣,历史上的太原也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大都会,不必说春秋晋国的荣华,也不比说李唐从太原起兵建盛唐,就连后汉的刘知远以及石敬瑭都曾在太原建都,这里虽与契丹接壤,使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因为漕运的关系,形成了这一地域独特的文化特色。

由此可见,不管哪个朝代建都,朝廷所需的马匹以及少数民族所需的粮食,都经过太原。在古代,太原也因为有了漕运,民富国丰,历史的沉淀,让太原的经济遥遥朝前,成为名满天下的“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晋商的崛起,一方面是崛起的是经济,另一方面也是漕运的兴盛,二者共同打造出了乔家大院常家大院和王家大院以及日升昌票号等富可敌国的商人,同时镖局的发达更是与漕运相辅相成,更促进了太原的经济发展。

直到铁路兴起以后,人们发现了更快的运输方法,太原的漕运才逐渐衰落下来。一方面是黄河的含沙量剧增后,大量泥沙沉积,使导致水位很低,航运能力几乎丧失。另一方面山西多山路,笨拙的牛车速度达不到要求,难以成为理想的运输方式,当然也与太原所处的北方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关。

所以,太原漕运的兴盛与历史的推进成反比。至民国时期,漕运彻底衰落,原因除了水量减少外,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京包、同蒲等铁路的通车,铁路的快捷、大运量漕运无法比肩的。换句话说,铁路兴,漕运废。于是,曾经繁荣很久的黄河渡口逐渐萧条起来, 20世纪70年代,随着跨河大桥的不断出现,更是终止了漕运渡口死灰复燃的些微希望,而遗留于历史的尘埃里。《神雕侠侣》的风陵渡口,又为山西的漕运,抹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对于汾河,生活在太原的人是不陌生的。它的名气在山西是如雷贯耳,大概仅次于太行山,早在春秋时期的《左传·昭公元年》里,它就第一次亮相。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对它的记载更为详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汾河曾经有最发达的漕运,几十个有名字可靠考的渡口就是物证。“汾河晚渡”被列为古太原八景之一,由此可见太原当年漕运的繁荣。

南京位于江苏,水脉密集,古代交通基本全部仰仗漕运。那些分封诸王的朱元璋的儿子们,年供多用漕运,也就不奇怪了。于是太原的悠久历史里,也就有了纤夫那悠扬的号子,从汾河两岸密林中喊出来,惊飞了栖息的鸟儿,那一画面,像一只浆撸,在流淌的汾河里,不停地摇啊摇……

汾河漕运的衰败更是有迹可循,它的衰败是因为水量的急剧减少,直至断流,干涸的河床仍在,犹如恐龙骨架,失去的是鲜活的生命。有志记载:汾河1970年后失去舟楫之利。《山西通志。第21卷 交通志公路水运篇》

居住在太原,我常去看汾河。汾河在太原人的治理下,依然很美,但却没有了明代诗人张颐诗句里美丽的意境::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红萧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而漕运也在太原历史的长流变革中,完成了她应有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只能仰头看飞机高铁迎风飞舞

而今,作为居民的我们,在汾河上泛舟,也只好吟诗写文,来畅想当初太原漕运的光辉历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神奇的平行四边形:地理背后的秘密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山西历史 太原概况导游词
对不起,山西!这样的你,我只能给82分......
古人眼中的“汾河晚渡”
汾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