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呜帕和你一起解读“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

好久不见



日前,教育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消息一出,不少家长变得十分焦虑,担心自己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对此,呜帕有话要说。



当今社会,幼儿园小学化已是常象。

小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被要求像小学那样教学。

例如,规范学习aoe,学习认字,学习速算口算等等。

即使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孩子这么早的承担过多的学习压力,但是在大环境的生存环境之下,也没有办法只能够进行妥协。

几个月前,呜帕来了一位中班的小朋友笑笑,会从1数到100,会背诵九九乘法表,会背诵不少古诗,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小朋友的妈妈非常自豪的说:“我家孩子可厉害了,知道不少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笑笑很聪明。

其实,在和笑笑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妈妈所说的笑笑会从1数到100在学前教育中有个专业名词叫“唱数”

孩子能很快的“唱数”,并数得很流畅,如同唱歌或背古诗,只是机械性地发出数字的字音,而并未真正理解数和量的对应关系。

“点数”则不一样。

“点数”虽然是小班数学认知点,但是要准确地“点数”需要做到按照物品顺序手口一致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

这对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需要做到排除语言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幼儿园数学并不是单纯的数学学习,还包含了语言的练习、连贯思维的练习等。

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虽然是在不断的进行教育知识的灌输,但是孩子接受的内容大多是片面的,如此教学,不如不教

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这些观点,那为什么说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呢?

其实,这并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教。

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既然是独立的个体,那么这个个体本身就会有需求,认知需求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小孩子的认知需求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一刀切的“禁止”提供给他们需要的条件,去遏制孩子的发展。


教育部所说的不教小学内容不等于不教,我们说教学一定要生活化,说到底,教学是为了生活服务的,但是看当今的社会,却反了过来,变成了生活为教学服务,这是不对的。

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每学一点都很有用,每学一点自己都在成长,孩子求知的欲望才会强烈,这样才会对小学充满好奇,变得更加愿意去探索。

幼儿园真正要做的,其实是让教学变得生活化,让教学服务于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禁止幼儿园超前教育,你怎么看?
抱歉,我不是针对你家孩子
“去小学化”要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20年班主任:如果孩子正小学,这份资料请务必打印,6年次次100分
清华90岁老教授坦言:小学数学根本就不用上补习班,掌握好这套数学公式就够了
清华89岁老教授坦言:数学不用报补习班,小学阶段吃透定律公式就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