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毛绍科 | 童年趣事

致力打造普通百姓的‘微’文学领域公众平台

莫然文学百姓作家

作者简介


         毛绍科,男,1971年生于河南原阳。偏僻乡村裤腿沾满泥巴的农民,以文艺的态度看待世界,以鲜活的文字收藏生活。文笔搁浅二十余载,2016年11月偶有作品发表。

童年趣事

文|毛绍科       


 近日天气炎热,闲来无事,跟孩子聊起我的儿时夏天,他觉得很有趣,我就想着把它写下来,也许这也是生于七十年代初的农村孩子的共同回忆。

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但现在细细想想,生活也是无比充实。

  那时的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耐劳。 我是生活在典型的传统大家庭里的孩子,只要是家里的一份子,就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都起得早,我也不好意思睡懒觉,偶尔睡一下也会被叫起。大人出去干活,小孩在家也是有任务的。

乡下没有自来水,家里喝的水是从村里仅有的几个压井压的,再一担担挑回家。那个时候,一家压井不知供多少家吃水,可主人从不说什么,互相帮衬在当时的观念里是理所当然的。农忙时节,挑水是我放学后一项必须干的活。所以每天就要用桶来贮满大水缸,因为当时我家喂牛多,很费水的。为了快一点且保持平衡,有时我会一手一个木桶,就这样也要跑个十来趟才能贮满水缸。十一二岁的年纪,我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气,一手一桶,一路小跑,还能让桶里的水不溅出来,完成任务后,那种抑制不住的喜悦至今仍记得!

到了农忙季节,小孩也是要出去帮忙的。我们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乡农小村,5月下旬,正是天气炎热来临的时候,这时小麦已该“下镰”了,小麦是“命”呀,所以都是抢收的,全靠人工,很烦锁的――收割、运输、晾晒、上垛、秋种、辗轧……每每劳累一天,晚上躺在麦场谈天说地、听大人们讲故事,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有些鬼故事听多了,吓得憋一夜都不敢起来。

我家不知为什么田特别多,有十几亩,母亲腿有些不方便,所以十多岁的我和哥哥姐姐居然算得上是家里的劳动力,每天和大人一样早出晚归,春播秋种、锄草间苗等都是做过的。由于手皮肤嫩,动不动手上磨出几个大泡,破了后,钻心疼。那时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结辛苦。”这首诗是有深刻体会的!那时候我对于人多田少的人家是那么羡慕!

  不过想想真要感谢那段时光,让我学会了坚持与谦让,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

  闲暇时光,却是另一番景象!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大家各有自己的“私生活”。

陪伴我最多的是收音机,那应该是我家最早的电器,后来才陆续有了录音机和电视机。收音机有其独特的优势,就是人到哪里都可以随手携带。傍晚的时候,各档节目都是连着的,我会准时守侯在那里。“百灵鸟”、“小喇叭”都是儿童类节目,一个个故事是那么引人入胜,一首首儿歌朗朗上口。而善田芳的评书是我的哥哥的爱好,我记得每天中午他总端着饭碗,一边听,一边吃,热闹处吃着吃着就把饭忘了,或者把碗忘栅栏门外。

  我也有阅读时间。比别家小孩幸运的是,父亲十分支持我看书。不知道爸爸从哪里弄来的,多半是历史小说,名人自传,还有什么对联大全,什么集锦……从小看了很多名人故事,在还没有电视的时候就认识了很多明星,印象最深的是刘晓庆、迟志强。

  那时候的我们也很会玩,而且都不用花钱。

每天中午,大人们会找个阴凉的地方把席子一铺就开始午休。小孩可睡不着,就用稻草搓成绳子在树林盘成一个蜘蛛网状的床,悠闲地躺在上面,享受一番,无意中会发现搭在树枝上的鸟窝,调皮的还会爬上去掏几个鸟蛋。有时正舒服地躺着天马行空,绳子突然就断了,免不了小伙伴的幸灾乐祸。吵醒了大人,我们会背着大人互相做个鬼脸。

有时,约上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说也奇怪,那时的我们好像不怕热,戴上杨枝胡乱编的草帽,拿上瓶瓶罐罐,找到一条沟渠后,用手挖泥巴拦土埂,然后用盆往外舀水。也有意外的时候,有时泥鳅没捉到,却碰上条蛇,这时候往往把盆扔得老远,谁也不肯去拿,半天才敢壮着胆子拿起来。等结束了,我们都互相看着,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都成泥人了!当收获满满,然后回树荫便开始分泥鳅,为了公平,我们自有方法,每次拿出两条大小差不多的,轮留挑选。回到家,大人们多半午休已经醒来,便开始杀泥鳅,晚上可以在场上摆开来,美美地吃一顿了!

 午后的时光,若是来一根冰棍,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那时卖冰棍的是骑着自行车到处跑的,用木板订个箱子,然后里外用棉垫严严包裹一下。一边走走停停,一边扯着嗓门以特有的节奏喊“冰糕――冰糕――”,一旦听到,小伙伴们立刻问父母要了钱,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一边跑,一边嘴里还拖着长长的音喊着“等等”,生怕卖冰棍的走远了。要不来钱,就偷家里的废铜烂铁、鸡蛋等来换,那景象现在想来还想笑!

   晚上,村里有时会播放露天电影。那时村里的广场人山人海,看电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去乘乘凉,聊聊天。我有时会跟父母去,有时与小伙伴坐在最前面,电影演的时候,向光束上伸伸手,影子便显现在荧布上。去得早搬个凳子还可以坐下,去得晚的在后面只能站着,大人还好,小孩只能从人缝里看到一点点,要想看清楚只能骑在大人肩头,虽然一知半解,可是还是好开心!

  知了又叫了,可悠闲自在的快乐时光却早已封存在了记忆里。 童年的记忆是难忘的,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样的时光只属于那个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鲁镇源《春游趣事》指导老师:左玲
【陕西】毛湃《​捉“螳”趣事》指导老师:高瑞
时光趣事录
童年趣事 娄炳成
浙北新市:记忆里的孩子趣事(四)
【感谢生活诵读】《童年趣事:捉泥鳅》作者/祝金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