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海】 王卫星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

作者: 王卫星


贵德“六月”会最初是从哪一年开始举办的,我不得而知。反正在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估摸着是有些年头了。而我所说的很小的时候,那是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但凡在贵南军马场和我一般大的同龄人,那个年代绝大多数都有过逛“六月”会的经历。

从那时起到现如今,贵南军马场的总场部所在地就在过马营,距离贵德只有六十公里的路程。在过去,你可别小看了这六十公里的路程,虽然去贵德基本一路上都是下坡,却大多是碎石子铺成的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多的汽车在这条路上行驶的久了,就会形成上下凸凹宛如洗衣板模样的颠簸路面。汽车跑起来,像是要把五脏六腑抛出去一样;同时还得忍受着汽车带动起来的满天灰尘的肆虐。一路颠簸,一路尘土。到了目的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很是狼狈。
然而,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很乐意坐车的。当时只是感觉坐车是一件十分神气的事情,那怕是受点儿罪也在所不惜。好在我们场里有自己的车队,坐车虽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是小孩儿,根本就不允许我们触碰车辆),但也不是没有条件和机会来实现坐车的愿望。记得一九八一年的那个夏天,上小学的我已经放了暑假。大清早还在睡梦中,就被几个要好的小伙伴跑到家里叫醒了,说是有车要拉我们想去贵德逛“六月”会的人去玩。前提条件是小孩儿必须由大人带领,否则就是想去也不会拉你。一想到有车可坐了,还是去很远的从来都没有去过的贵德,心中便涌起抑制不住的兴奋。时间紧迫,再耽误车就要走了,其他几个小伙伴已跑去和家里的大人上了车。怎么办呢?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又阻止着不让去。情急之下,便央求刚下夜班回来的在场职工医院做护士不久的二姐陪我一起去。二姐起初是不答应的,但见我可怜巴巴几乎带着哭腔的软缠硬磨,最终还是允诺了我的请求,被急匆匆拽到了停在外面的“跃进”汽车上。去的汽车有三四辆,都是场领导组织安排的。我和姐姐坐的那辆车是场里汽车队专门负责跑“班车”用的。我每天上下学,就会偶尔看到这辆车拉载的人们行驶在马路上。还有其它的那几辆车,可能是临时抽调的,也都加入了这次的运载任务。

还有,说是“坐”车,其实我们大家都是站着去的。因为,当时没有正规的班车,平时走动的人们也就全靠我前面见到的那辆负责跑“班车”的汽车运载。无非也就是在货斗上装了篷杆,上面覆盖军绿色的帆布,货斗里再放几排木制长椅,这就变成了一辆简单的“客车”。是在那个年代,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重任。而我们那一次由于人多,司机索性拿掉了覆盖在篷杆上的帆布,撤走了长椅,让大家一个个站在货箱里,手抓着货箱栏板或篷杆,没办法抓到的,就互相拽着衣角 。即使是这样,也不大一会儿就拉满了一车人,浩浩荡荡地向贵德进发了。车出了场区,就跑的快起来,颠簸的幅度也随之剧烈。司机一点刹车,我们便齐刷刷地向车头涌去;一加速又会来一个后仰,惯性将我们一个劲地向车尾推,尘土就会在这时瞬间弥漫其中。说实话,我当时也不觉得危险害怕,反而会升腾起一种激动来——怎么说呢,那或许是就要接触到新鲜陌生环境所迸发出来的一种猎奇的激动,也或许是要吃到脑袋里想象的那些个美味可口的好东西的缘故吧。


汽车就这样在一路的颠簸中行驶着,我被包裹在人群中,个头又小,到不了货箱四边,没有办法抓住栏板,只能紧紧地抓住二姐的衣角和渗出汗珠的手,随着人群的摆动而一起晃动着。大人们高声细气,嘻嘻哈哈的闲聊和说闹声洒下一路,我却只能紧贴在二姐身旁,看不到公路两边的风景,活像一台放置一侧的“录音机”。二姐一路上也不说话,只是用一只手抓着篷杆,另一只手紧攥着我的手到了贵德。那是临近中午的时候,闷热似乎瞬间笼罩了我们。当汽车开进我们场驻贵德办事处的院子,大伙便蜂拥而下,我和二姐也跟着跳下了车,简单的拍打去一路上落在头发和身上的灰尘,听着司机交代的要几点准时回来的话语,大伙儿便三五成群地四散开去,很快就融入到“六月”会的人海中去了。

平生头一次踏在贵德的土地上,激动与兴奋之情实在是溢于言表。感觉到处是柳绿花红,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个炎热里带着湿润氛围的小城真实地在我眼前了。“别乱跑。”二姐说道,一边赶紧伸手抓紧我刚刚丟脱的手,生怕走失一样。我也听话地紧跟在二姐的身旁,看着路两旁一个挨一个的帐房商铺,一直深向远处。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由得就把我和二姐推向人海之中。二姐带着我进了这家店又出了那家商铺,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商品着实让我们过足了眼瘾。二姐喜欢逛女孩们都喜欢去的花花绿绿的卖头巾的商铺,不买,却愿意一遍一遍地驻足在那些商铺里。而我实在是不喜欢那些东西,每当二姐将我往里领的时候,我都是很有怨言的。我却喜欢看耍猴艺人让猴子表演的各种技艺,以及猴子们的各种表情和动作,使人越看越想看,久久不愿离去,直到二姐硬拉着我走,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走走停停,好长一条街,就这样硬是被我和二姐转了个遍。途中实在是乏了,我和二姐便会找个树荫底下乘凉……

时光荏苒。许多往事已变得模糊不清,唯独记忆深刻的是二姐自己舍不得吃,却给我买的那一支冰棍儿。那是一个在白色的木头箱里放置了许多冻结的冰棍儿,外面用厚厚的棉被包裹,阿姨取出冰棍的时候,箱口周围便迅速弥漫着雾气,在那个炎炎夏日,吃上一口真是透心的舒爽和香甜。那种感觉,会冷不丁的在有些时候让记忆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显得那样清晰和明朗。

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道路和交通条件也都好了起来,也会时不时的去贵德逛“六月”会,而总不如我和二姐第一次去的印象深刻与难忘……

作者简介

王卫星,男,笔名远方。青海贵南县过马营镇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青海读书》《作家文学》《青海青年报》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关于我们

《作家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海贵德雅丹地貌
【仙境青海】黄河贵德
青海贵德丹霞地质之美
1950年青海贵德寄新西兰封
青海尖扎、贵德路上随拍
【青海贵德玉皇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