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特刊】 米国强|畅谈医师情怀(河南)


《百姓文学》春季最终目录

西藏采风精品文汇总

    文|米国强

古时尊称行医者为“先生”,为纪念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一边公务一边坐堂行医,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后人也尊称其为“坐堂医”。清末湖南湘乡有名老中医写过一副对联:“只要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体现了过去行医人的情怀。

曾几何时,医务人员被人抹黑,“白衣天使”形象有遭损害,甚至成为被攻击对象,伤医辱医事件时有发生,让本该医患一家亲的关系遭致破坏,令医者寒心,患者痛心。

 即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做为长期奋斗在卫生战线上的一员,不由得欣喜万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总想说一下自己的心里话。

也许有人会认为,医师见惯了生老病死,创伤流血,身穿白大衣,耳戴听诊器,手持手术刀,外表冷若冰霜,内心情已尘封。

可知否,在抗击“非典”战场上,我们顶着被感染的风险,心系疫情,义无反顾地投身战斗;汶川、玉树地震救灾中,我们的白衣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翻过一座座随时垮塌的桥梁、滑坡的山峰,在红旗指引下争分夺秒挺向重灾区;抗洪救险时,我们的白衣勇士奋不顾身冲在第一线;海上救援、战场救护,我们把病魔死神驱走; 南极考察、演练航母,我们为走向深蓝完成了每次医疗保障任务;太空载人、回返地球,飞天梦里离不开医学的大力帮助。 

不应忘记,白求恩大夫为抢救伤员感染败血症,以身殉职,毛泽东同志也深受感动,百忙中挥笔写下《纪念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被后人传颂。援助友邻,有过血与火的洗礼,我们与各国人民血脉相连,用鲜血凝结着兄弟情谊。 

在“非典”时期,叶欣烈士的事迹,折射出医务人员为了病人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她洁白的塑像,永远矗立在人民心头。北京海淀区温泉乡的黛山顶上,“救死扶伤纪念坛”永世记载着,九名英烈在与白色瘟神搏斗中,为人民的健康平安所奉献的牺牲精神,浮雕墙上英雄的名字和动人话语,铸就着“白衣天使”的新形象,铭刻下令人难以忘怀的特定历史时刻,医务人员血与汗的付出。

平日里,在农村山区、边疆牧场,我们对各族人民情深谊厚;下乡义诊,老百姓激动的把我们双手紧紧攥住;农村行医,我们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在窑洞坑头;山河阻隔,我们溜索过河、丛林行走;义务献血走在前头,让我们的鲜血在伤病员身上流,挽救生命别无他求。 

病房中,有我们忙碌不停的行医脚步;门诊间,有我们对病人的温馨问侯、耐心解忧;无影灯下,有我们的精细操作、全身心投入;大型体育赛事,总有120救护车场外守候;非洲援医,我们尽到了国际义务;手机通迅录里,名字记满了患者病友;病人康复,我们笑在心头;未把生命挽留,我们泪在心流。在迈向医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深入研究,永不止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邻里之间,我们热情似火、互帮互助;上孝父母、下育后代,我们敬老爱幼;团结兄妹、诚交朋友,我们情同手足;过节加班、假期弃休,我们甘愿付出;抢救病人、缝合伤口,我们身心疲惫,不言辛苦。情人节里,恋人牵手,我们通宵达旦在病友身旁守护; 人们过年团聚,走亲访友,我们仍坚守岗位,穿梭忙碌;婴儿产室,我们迎来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儿科病区,我们对患儿百般呵护胜似父母;眼科手术,我们把眼疾祛除,让病友把人间美境赏够;口腔疾患,我们把牙齿修复,让人们把天下佳肴飨受;传染病区,我们严密防护,降伏疫魔,不让疫情在人间传布; 对国外留学生,我们传递友谊,悉心教授,指引行医路上避走弯路;

老年病房,我们翻身拍背、洗脚洗头、吃喝拉撒,多方帮助;肿瘤病区,白色不再是恐怖,白衣天使点燃生命之火,让病友信心十足;医学美容,增美去丑,我们与病友同样畅开笑口;病友赠送锦旗感谢信,我们把医患友情,珍藏心头;永不关闭的急诊科门口,是为了时刻满足病人需求畅通无阻。我们是生命的守护人,是病人心中希望的化身,是一道纯洁的白色风景。我们的爱跨越国界,我们的情,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无言的情爱缊藏心头。医患关系和谐是我们最大心愿,病人笑脸远胜珍肴美酒,病人感谢信胜似万篇情书。爱与奉献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把博大纯洁的爱洒遍大地神州! 

我们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朴实情愫。我们热爱祖国,情系病人,为健康服务,我们心中装满关爱生命的情结,让我们为即将到来的“中国医师节”而欢呼!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   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写于2018.2.14.情人节.

编者注:在编辑该文章时,看到作者曾荣获“河南省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多次联系作者后,本文作者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工作中细节,摘要如下:

一年大年三十,一位老年病友便秘,经内服泻药、外用“开塞露”及肥皂水灌肠等处理,晚上仍未排便,腹胀难忍,子女们回家过年不在床边,值夜班的我便戴起乳胶手套,涂上石腊油,用手指轻轻伸入肛门,一点一点把干结的大便抠了出来。初一早上子女来院探视,一脸轻松的病友拉上子女到医生办公室,对我千言万谢,家属也激动地说:“我们身为儿女都难以做到的,你身为医生却做到了,让我们替父为你跪拜”,我慌忙拉住家属的手说:“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理应如此,下跪万万使不得。”家属随之把我的手握得更紧,相对泪水都盈满了眼眶。一次为进一步明确病因,为“乙肝”患者行穿刺活检,术毕收拾医疗废物,我不幸被沾染了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中食指。多次在抢救大咯血病人时,留下满身血污。相比同行为抢救病人生命,口对口吸痰、跪地心肺复苏、连续做十几个小时手术;比起战士们浴血疆场,流血牺牲,我所做的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非典”早期,山西等地先被划为疫区,毗邻山西的焦作市防控形势异常严俊,市里成立了“非典”诊断专家组,我有幸成为副组长。肩负领导重托,我和专家组成员一道,深入市、区、县各发热隔离病区,鉴别诊断所有发热病人。组长年事已高,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冒着炎热天气,几次虚脱,我让同事搀扶他外出休息,他都不肯离开发热病区半步,我对他说:“你放心休息吧,剩下的任务交给我来完成,我年轻,顶得住。”每次会诊后专家组认真写下处理意见,郑重签上各自的名字,以对历史负责。每次回家,妻子都要把她每天记录的电视上报道的各地区“非典”病人、医务人员疑似与确诊人数,默默地交到我手里,并用笔在医务人员数字下重重划上一笔,含泪说不出一句话。随着从疫区返回的农民工人数增多,工作量加大,有一次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以上。医院领导也关心地为我安排了隔离宿舍,我一个多月未能与家人团聚,妻子不断在电话中让我注意保重自己,我故做轻松地告诉她:“我是内行,会注意的。说多了你也不懂,发热病区的同行们,他们为节省上厕所需穿脱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帽子、鞋套、手套等繁杂程序所费时间,每天都垫上纸尿垫或多层卫生巾连续工作,有几位同志曾中暑昏倒在病房,和他们相比,我这点工作算不得什么”。妻子哽咽着说:“我把日常用品打包放在门后,钥匙放在邻居家一把,万一有意外,我上班不在家,好让同事来家替你取”,我安慰她说:“你看院领导把我的巨幅彩照悬挂在医院显要位置,市里也作了表彰,并为我戴上大红花,还上了电视,你做为家属也该感到欣慰了,现在国家正是需要我的紧要关头,大不了你成个光荣的烈士家属”,平日里温柔的她哭出声来对我嚷:“你说的轻松,你走了,留下我们母女俩可咋办呀……”                                                

作者简介 :

      米国强,男,56岁,从事医务工作三十五年。焦作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医学会桂林市分会呼吸病专业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荣获河南省委授予的“河南省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业余时间喜欢读书、看报,在《百姓文学》发表过数篇文章。另与张欣、米国福合作两篇。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奉献让我们更美丽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邮说医学史63: 风范长留天地间——叶欣
探索急诊护理关键环节,防止“非典”院内感染
一切都在加速,“每天都在增加病房,收治新病人”
广东最后一批非典病人昨康复 北京还剩20余患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