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江厚|一生勤俭持家的母亲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百姓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年度选刊征文涵

文学

     母亲,如果活到现在该是108岁了,可惜,已经去世40年了。

     记得母亲的名字叫宫翠清,生于1911年农历正月初九,属猪。老家是铁岭城南官粮窖。我小时候去过,那地方前面有大山,后面也有大山,村东头是一道白亮亮的大河,夏天河面宽阔,河水汹涌澎湃,那就是有名的辽河一级支流——汎河。姥姥家就在官粮窖村的正街中间路北的一个大院。我的母亲排行是老二,大姨早早就嫁给老曾家,大姨夫在铁路上工作。母亲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母亲老中华民国时期上了四年小学就不念了。大姨出嫁后,母亲就帮助姥姥家干家务活,照顾我的几个舅舅、老姨和太姥(我姥姥的公婆)。记得太姥是回民,大家都说她是隔教人,饭菜要单做,而且不能在一个桌上吃饭。她有天天喝浓茶的习惯,白色的大搪瓷茶缸里茶渍渍很厚,呈紫黑色。喝茶时先用茶的热气熏眼睛,熏的眼睛舒服了再喝,这是她很久很久养成的习惯了。后来她老人家一个人一直生活在我的大舅家,直到1956年才去世,活了近100岁。太姥爷死得早,妈妈在娘家当姑娘时,就经常照顾我太姥的起居生活。

     母亲22岁嫁给父亲,父亲结婚时只有18岁,母亲一到我们家就承担起各种家务劳动,洗衣做饭,还要照顾我的爷爷和奶奶。奶奶眼睛有毛病,嫁给我爷爷时就是“二成眼”,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奶奶吃饭、洗衣服等日常生活都要妈妈照顾。一年后我出生了,母亲一共生了7个孩子,除了在月子里夭折一个弟弟外,还有我们哥四个姐俩,都是挨对般的,相隔两三岁一个。每个孩子一年两双单鞋,一双棉鞋,要打麻绳纳鞋底。晾蒲草,编草鞋。悠车里一边悠着弟弟、妹妹,一边纳着鞋底或者用袜底托补袜子。夏天要拆洗被褥,用米汤浆洗,被面被里晾干,用嘴喷湿抻好后,放在槌棒石上用棒槌槌,才板正,光滑,盖着舒服。家里年年下大酱,烀豆子,烀熟了,要做成方枕头大小的酱块子,酱块子要晾到外屋地的棚顶上。经过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下大酱后,要用白布蒙好酱缸,用绳子捆好,再盖上秫秸编的圆锥形酱斗篷。过几天开始发酵冒泡后,天天傍晚要用酱耙子(酱搋子)搅大酱,让大酱上下翻腾搅均匀,这都是妈妈的活,女人的活。无论冬夏,一年到头妈妈没有闲着的时候。

     妈妈每天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为上学的我们和上班的父亲做早饭,等我们起床,热气腾腾的饭早已做好了。上学、上班的走了,母亲才扒拉几口高粱米水饭,啃一口咸菜疙瘩,或者到菜园子里拔几棵小葱蘸蘸大酱,就是一顿饭。为了搭对吃的还要精打细算。有点好吃的都留给孩子们,特别是给弟弟妹妹们吃。她常说:当哥哥的得有个样儿,让着点弟弟妹妹。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大让老二,老二让老三,弟弟妹妹们从没有因为吃的你多了他少了而吵架,全家和和睦睦。衣服则是老大先穿,小了让给老二,依次下让,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自然灾害那几年,粮食不够吃,生活很艰难,母亲到坝塄子(河堤的俗称)外柴河套里去剜野菜,挖救命根。那几年河套地里打碗花的根特多,都说是老天爷下凡体恤民情,救老百姓来了,老百姓就管这种根叫救命根。把救命根洗净上锅蒸,或掺到玉米面糊糊里喝,硬是挺过来了困难。6个孩子,没有一个穿不上吃不上的,出去都能穿着整齐,虽然有补丁,也是洗得干干净净的。为了洗衣服,要从大灶坑里扒小灰,煮沸,滤灰水,灰水里有碱。妈妈说,用灰水洗衣服、洗被、洗头发祛泥,干净,好着呐。我还记得,母亲也用过火车头牌牙粉刷牙,自个做的猪胰子,用过膒子(相当于蛤蜊油,搽手油)搽脸搽手,防冻,防止膻手膻脸(膻sān ,东北土语),防手脸皲裂。母亲洗头之后,用榆树皮擦一擦头发,她说这样头发显得油滑光亮。母亲就这样熬过了一个个漫长黑夜,即使过年过节也闲不着。

    由于家庭生活窘迫,1949年,我上中学时在班里评上了三等助学金,住校,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铺盖,一条褥子一床被,连铺的带盖的都准备齐了,并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感谢班里,感谢学校,感谢共产党。后来,我抗美援朝时参军了,那6年中就回过一次家,看望看望母亲。她老人家老了,瘦了,不如以前那样健康了,手上的老茧子也多了,可是还是那样勤俭,侍奉上学的弟弟、妹妹。还时刻惦记着我,嘱咐我要听领导的话,要好好干,有前途。

     母亲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抽旱烟,据说是当姑娘的时候养成的,一辈子改不了啦。最后的肺气肿、肺心病也是来源于她的抽烟。她总说:抽口烟能解乏。劳累了一辈子,就由着她吧。

     母亲,若是您戒了烟,该多好啊!活到100岁不成问题,不是梦想啊!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改善,吃、穿、用什么都不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何必天天啃窝头、吃高粱米籽就咸菜疙瘩呢。现在买粮早已不用粮票了,超市里什么都有,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鱼肉随便,只要有钱就行。您艰苦奋斗一辈子,节省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女嘛!现在儿女们生活的很好,您如果能活到现在就可以享清福了。母亲,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没有赶上好时候啊!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很想念您说过的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钱一定要计划着花,生活一定要计划着过。

      母亲的勤俭堪称典范。是啊,也许这就是中国母亲历来的传统,中国母亲伟大之处吧。有了母亲的教诲,我们儿女们也都勤俭持家地踏过了各种艰难与挫折,才有今天的成长、进步,才有今天的幸福、安康。作为后代应当怎样对母亲行孝道呢?

     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先。孝是抚养,是陪伴,是顺从,是自始至终的怀念。今年是母亲升入天国40周年纪念,这就是我怀念母亲时所要说的话,作为尽孝的一种形式吧。

作者简介    

    江厚,网名绿染秋情。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华辞赋》《现代作家文学》《辽海散文》等报刊杂志。有《铁岭古城遗痕》等五卷出版。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母亲
哪个二胎妈妈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哈哈哈哈哈......
告知母亲
生二胎要不要征求老大的同意?想要“一碗水端平”本身就是错的!
二胎家庭如何做到公平
这本书带你发现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