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李微|梦萦那片花生地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年度选刊纸刊目

春暖

花开

          
文|李微


  常常想起那些披着月光走在乡村土路上的日子。那时候,路的两旁,蝉声静了,桂花开了,露水冷凉,稻草清香。很多次在幽幽梦里,那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小女孩飞回故乡,
  少年时在老家的小山村度过,我常常怀念的是童年的那一片花生地。我家屋后向阳的片山坡就是爷爷的花生地,那是我童年的乐土。
  整个村里村民们都种玉米、土豆、小麦、红薯,只有爷爷在小山坡上种了一小块花生。春天,一场淋漓酣畅的春雨让乡间的土地变得潮润,温软。爷爷用锄头“打窝”(挖坑儿),我跟着帮忙往小土坑儿里“放种”,下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就是往爷爷挖好的小土坑儿里扔两三颗颗粒饱满的花生粒。
  留作种子的花生,颗粒饱满,肥大而坚挺。这些留作种子的花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她们肩负着传承的重担。每一粒花生都神情紧张,每一粒花生都被一双大手深情地抚摸过,每一粒花生都被赋予了一份希望和祝福。
  爷爷挽起裤腿弯腰锄地。那些经过春雨滋润的土地散发出淡淡的土腥味儿,混合着青草和野花的馨香飞进鼻翼。一个竹编的小挎篓子挂在我的胸前,那一颗颗珠圆玉润的花生羞红着小脸在我的手指间眨眼。爷爷一锄头挖下去,就出现了一个小土坑,我就朝坑儿里扔一粒花生。爷爷挥动着锄头不停地扬起落下,我慢慢节节后退,一粒一粒的花生从我的指尖飞落出去,深埋在温暖的土壤里。在放花生的间隙,我也会偷偷地趁机往自己的嘴里扔几粒花生米,慢慢地咀嚼着,唇齿间香甜。

  那一片扇形的土地仿佛一块宣纸,爷爷用锄头在纸上勾划出一条条整齐的线段,我再在那些线段上描上小点儿,一条条的线条在脚下延伸着,汗水和希望在土地里生长。爷爷反复进行着虔诚的动作,弯腰,挥锄,再弯腰,再挥锄,那样子近乎朝圣和叩拜。侍奉泥土的人都很虔诚,对天,对地,对秋天的收成,皆是如此。
  几阵春风洗礼,几阵细雨滋润。惊蛰一到,花生就从睡梦中被惊醒,被催醒的花生幼芽顶着几瓣儿稚嫩的叶片儿,怯怯地打量着世界。
  日光一天天充足,天气渐渐变暖,花生的叶子一天天硕大、肥厚,由浅浅的淡绿,变成油亮的碧绿,再到泛着淡淡细小绒毛的深绿。紧接着,在绿叶丛中细碎的小花蕾星星点点绽开。夏天,人热得无处可藏,蝉声断续,香樟的叶子袅袅坠地,阳光映着那一片碧绿的花生地,很美,远远看像一盏绿琉璃。
  忙碌且幸福的收获季节到了。扛着锄头,拎着箩筐结队来到花生地。爷爷抓住花生藤,把它拨开,一锄头下去,土壤乖乖张开大嘴,吐出一大串的花生。那些果实挂在花生根部,我和奶奶在旁边赶快一把接住爷爷扔过来的花生秧,揪着花生的“头发”,在地上轻轻“磕头”,轻轻抖落沾在根茎上的土壤,用手把花生的果实从根部扯下来扔进竹筐里。一边摘花生,一边剥开几颗花生扔进嘴里。新鲜的嫩花生米,咬在嘴里清甜,淡香袅袅。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奶奶一遍摘花生一边给我出了个谜语,我一开始没有想明白。这时候在旁边编草蚱蜢的弟弟灵机一动说:“不就是你手里的花生吗?”让我们一度惊叹,李家出了个小神童啊!后来闲谈时候大人们总不厌其烦地说起这事儿,弟弟的聪颖机灵方圆百里皆知。
  把花生收回家,奶奶会倒小半竹筐花生放入水桶里清洗干净,然后把洗净的花生倒入大铁锅里,放入盐、八角、茴香等一起用柴火蒸煮。煮熟的花生盛满满两个大洋瓷盆,端到院子的小石墩子上,呼唤左邻右舍一起来吃花生。张家的老爷爷,吴家的巧媳妇,孙家的小哥哥都闻到香味来了,不论男女老少都围拢起来,大家一边吃着煮花生,一边聊着家长里短,像过节一样热闹。奶奶并不吃花生,忙着给这个搬椅子,给那个倒茶,这个抓一把花生,那个递一根香烟,像蜜蜂一样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

  夜半,人群散去,一弯秋月斜挂在老榆树上。朦胧的光影下,奶奶拿着扫帚慢慢地清扫那一地的花生壳。笙歌歇尽兮人散去,一钩新月凉如水。
  花生的盛宴只有收获的那天晚上可以一次吃个够。几天后剩下的花生被晒干后装进蛇皮袋悬挂在房梁上。我们这群小馋猫望着房梁上鼓鼓的袋子,流着口水,却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爷爷说这些花生要留着过年待客的,没有他的命令是谁也不能动。
  嘴馋的小孩怎么办呢?我们成群结队的来到爷爷的花生地,被收获过的花生枯秆堆在路边,我们就像小蚂蚁一样上下翻检,总会在那些花生的枯秆上发现一些“漏网之鱼”。有时候在院子疯跑着玩儿,突然肚子饿了,找不到什么吃食。几个小孩子就都拿着小铲子来到爷爷的花生地“寻宝”。被收割后的土地裸露出黄色的肌肤,我们猫着腰在地里东寻西找,幸运的是不管啥时候,尽管寻找过无数遍,但却每次都能找到几颗花生。后来寻找花生竟然发展成一种乐趣,玩“火眼金睛”的游戏,大家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的花生最多,就是大赢家。刨开土壤,搬走石块,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一块花生地变成了寻宝台,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兴趣,大家总是乐此不疲。东瞅瞅,西瞄瞄,刨刨土,踢踢石,唱唱跳跳,打打闹闹,欢快的笑声如云雀飞到天边。一遍遍的反复寻找,每次找到了就欢欣雀跃。我们这群小蚯蚓的足迹踏遍了这块花生地,在土壤里找到遗落的花生就如获至宝,赶紧剥开花生壳,塞进嘴里。相比吃花生的幸福,寻觅的过程更让人沉醉,上瘾。我们总是痴迷于这种看似无聊的寻找,仿佛找金子一样,认真、专注,毫不松懈。那块花生地总是如此的慷慨,总不忍心让我们希望落空。

  小时候在泥土里寻觅到一颗花生就能让我们兴奋半天。可是现在,任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没有多大快乐。幼时,心思单纯,欲求不多,今日,为俗物所累,心如紧绷的皮筋,丢失了童真和快乐。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所有庄稼人都变成了地里的庄稼,如花生一般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终将慢慢老去。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奈何流年握不住,只空对头顶明月,一声嗟叹!

作者简介             

     李薇,90后女子,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第七届高级作家研修班学员,《快乐作文与阅读》特邀编辑。在《散文百家》《新青年》《湖北日报》《牡丹》《河北日报》《洛阳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余篇,荣获全国征文比赛奖项50余次。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2--3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威嘉|爷爷的锄头
王潇骏 | 那梦中的田野有秋香
爷爷的锄头
学种田
我在湖北深山,和爷爷奶奶一起抗疫的日子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杨陈:​ 芳高(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