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翁衡临|爱劳动的父亲

作者简介


翁衡临,祖籍江西,现居江苏扬州。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百姓文学专栏作家,《现代作家文学》特约作家。百十篇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如《西部散文选刊》(含原创版)《做人与处世》《江苏地方志》《速读》《大楚文学》《井冈文学》《西北作家》《百姓文学》《仙女湖》《扬州日报》《似水年华》等纸刊。获得2019年西散原创“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征文优秀奖,第二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组三等奖等奖项,有作品收录在《年味》《芙蓉国文汇》《青年作家年鉴(2017卷)》《语文读本(高一版)》等。

春/暖/花/开

爱劳动的父亲

 文|翁衡临

也许是遗传了爷爷的基因,父亲退休在家后,非常喜欢劳动。爷爷几乎劳动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近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干插秧等体力活动。七十多岁的父亲则从早忙到晚,很少见他闲坐在家里。尽管后来不再种水稻,也总是见他忙碌不停。归纳起来,父亲主要忙三件事情,每件事情他都做得很认真。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砍柴。只要一有功夫,或者说只要一闲下来,他就拿上工具到山坡上去砍柴。不像我们小时候,常常是去耙柴,现在柴草多,反倒没人耙了。因为枯枝树根更好烧,更耐烧,所以父亲更喜欢砍柴。每次他都能砍几十斤回来,每次回来的时候脸上都露出一种收获的喜悦。尤其是捡到大树根的时候,想着劈开以后可以烧好几天,父亲更是喜形于色。其实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家里的老屋已经堆了很多柴,根本不缺柴烧,可是他依然乐此不疲。我不知道,除了砍柴的实际意义,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父亲是不是在砍柴的同时还会欣赏风景,还能够愉悦心情,我想,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山里有风景,因为劳动和收获的喜悦也是人生的一大意义。

有时候他也会带母亲一起去,甚至在母亲得了重病,经过治疗得到短暂好转后,母亲还跟着他一起去砍柴。母亲虽不能干重活,但可以帮助拾柴,甚至帮助在后面推板车——随着父亲年岁的增长,有时他会用板车拉柴。砍柴虽然辛苦,我倒希望母亲常能参加,可是,两年前母亲走了,再也不能跟父亲一起砍柴了。父亲只能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山坡上,继续寻找枯枝树根。我跟父亲说,你现在一个人在家,也烧不了多少柴草,不用再去砍柴了。你本身有高血压,年龄也越来越大,一个人出去遇到麻烦,也难找到人帮忙。虽然父亲没有听进我的话,没有断了砍柴的念头,可是砍柴的次数比以前少了。

去年上半年,父亲骑车被人撞断右肘关节的尺骨鹰嘴后,实在不能去砍柴了,才彻底断了砍柴的念想。然而恢复几个月后,虽然不能用力砍柴,可只要有机会,父亲还是会去捡些细小的柴草。由于乡镇医院医生处理不当,父亲的右肘关节无法完全伸直,干活已大大受影响,也只能干些轻便的活。像锯木柴、劈柴等比较重的活,父亲也不怎么敢干,怕加剧骨折的伤情。本月初我回家的时候,还帮助父亲干了点锯木柴、劈柴的活。也只干了个把小时,手掌便起了几个泡,并且累得实在干不动,看来是长期不劳动所致。有两条健康胳膊的我都干不动,何况是带着一条骨折胳膊的父亲,然而父亲居然坚持自己干了一会,那真是军人坚强的意志在支撑他,可谓勇气可嘉。

其次,父亲喜欢干的活是种菜。可以说,如果在家里找不到父亲,他要么在山坡上砍柴,要么就是在菜园里侍弄蔬果。之所以说蔬果,是因为父亲不仅在菜园里种了青菜、茄子、辣椒、丝瓜、南瓜、苦瓜、豇豆、空心菜、韭菜、萝卜、大蒜、香菜等常见的蔬菜,他还在菜园里种了少量的西瓜、香瓜等。最早老屋的位置如今成了菜园,加上跟别人家调换了一块老宅基地,父亲一共种了两小块菜园,而且两块菜园之间只隔了一米宽的一条小路。

父亲每天都要到菜园里去看看,要么浇浇水,要么拔杂草,总要在菜园里找点活干。当然,最高兴的事,是每天可以摘到新鲜的蔬菜。只是如今父亲一个人在老家,也吃不了多少菜,他就想着给左邻右舍送一些。弟弟家住在小镇上,有时候也会回来摘一些,可摘得并不多,大多数还是送人。父亲不仅热爱劳动,还很热心肠,他甚至还会送些新鲜的蔬菜给在镇上居住的我的高中同学。因为我离家千里之远,每次要倒腾好几次车才能回到扬州,想携带些蔬果实在不方便,因此我之前几乎没带过菜返程。仅有的一次是去年从老家返程的时候,因为会经过合肥,看到菜园里有许多长得又大又新鲜的辣椒,于是摘了一两斤全部送给了喜欢吃辣椒的老同学。我自己真正带回过一次蔬菜,也是本月初回家的时候带来的。因为在高邮上班的高中同学开车回老家,我才有机会在他的后备箱里放了些萝卜、莴苣和香菜,以及几根长到花生地里的竹笋。有点遗憾的是,因为换季,萝卜、莴苣和香菜都长老了,不怎么好吃,但考虑到难得带一次菜回扬州,还是给两个好友送了一些。我知道可能味道差些,可是春笋的味道还是很香嫩。再说那是从家乡千里迢迢带来的,意义也不一样,重点已经不在味道,而在分享父亲劳动成果的喜悦。

再有一件父亲喜欢干的事,便是养鸡养鸭。可能是勤俭节约惯了,父亲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当然也包括吃剩的饭菜,那么养鸡养鸭便是个好办法。去年的一场瘟疫把几只鸡鸭都搞死了,唯剩下孤零零的一只鸭。可能是受尽折磨、九死一生的缘故,今年以来还没有生过一个鸭蛋。生蛋是养鸡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鸭蛋特别好,既是凉性的,营养价值又高。之所以说鸭蛋营养价值更高,是因为父亲养的鸭子吃得特别好。父亲每次买鱼的时候,不仅把自己买的那条鱼的鱼杂留给鸭子吃,还问卖鱼人多要来一些鱼杂。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到池塘里去网鱼。他把网放在池岸边,第二天再去收网,总能网到几条小鱼、泥鳅之类,经常自己舍不得吃,剁碎了倒给鸭子吃。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情,显示了他对动物的无限爱心。我有时候跟他半开玩笑地说:“你对家人都没有对鸡鸭那么关心。”因为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粮食喂给鸡鸭吃。他解释说,鸡鸭叫个不停烦得很,吃过食便安稳多了。我知道,这只是一部分解释,从他的言行中,我确实看到了他对动物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比方说,如果少了一只鸡鸭,他找遍村庄也要找回来。

于我,是支持父亲种菜的,可是对于砍柴和养鸡鸭,我并不很赞同。菜园靠得近,只要施肥、浇水、拔草即可,不是太辛苦,而且每天可以吃到新鲜蔬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活动活动筋骨,有利于父亲锻炼身体,只要不是太累即可。而砍柴是比较辛苦的活,父亲年岁大了,家里也不缺柴,所以砍柴还是免了的好。养鸡鸭虽然有蛋吃,可是弄得家里太脏,到处都是鸡屎鸭屎,而且也很费神。更让人头疼的是,如果遇到瘟疫那就白辛苦,还可能有危险,例如流感便很可怕。可父亲喜欢养,弟弟家也有需求,因此父亲最近又养了十几只鸡,已经有一斤多重了。

父亲年岁已高,思想不大容易转变,有些事我也只好劝劝而已,实在劝不了,也只能顺其自然。只希望父亲不要太辛苦,把这几件事当作爱好即可,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父亲的身体向来很好,也许适当地活动活动,对他也有一些益处。再反过来想想,我偶尔回家,还能吃到父亲亲手种的蔬菜,亲自养的鸡鸭,是多么的幸福啊!看到菜园里绿油油的菜,看到庭院里鸡鸭满地跑,让我知道我的家还在。父亲现在不仅是天,也是地,他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地,撑起了一个家。虽然家已不完整,虽然少了一丝温暖,可毕竟有个遮风避雨的家,有个长辈可以与我一起回忆那些难忘的少儿岁月。当在外面漂泊累了,当在外面受了委屈,还有父亲可以倾诉,尽管更多的时候是报喜不报忧。

2019年4月24日于邗江金地新居

《作家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舍洲散文//父亲的桂子
春节回家干农活,才知道自己早已力不从心
民间故事:父子俩上山砍柴
【霍山往事】037-砍柴
【散文】玫琳 | 老家的柴禾垛
[今日头条]陈敦泳的散文《永远的思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