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年味多一些仪式感

让年味多一些仪式感

   又快过年了,“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以前过年有味道了”之感慨却是越来越多。 是吃的穿的住的玩的不如以前吗?当然不是。这方面的东西不是比以前少了,而是要比以前多多了。仔细一想,忽然明白了,年味之所以没有随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变得更有味道,而是不如以前,是因为我们在忙忙碌碌里太偏重于物质的追求而冲淡了我们的精神审美,丢失或淡化了过年的仪式感。

张灯结彩过大年

    因为忙,生活节奏加快,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太注意花点时间耕耘精神家园而委身于“凑合”。凑合的工作,凑合的婚姻,凑合的朋友,凑合着过日子……就在我们被“凑合”包围的时候,生活当然也是凑合,活得越来越不精彩。

    想活得美,就要懂得审美,就要制造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缺少了仪式感,生活将是既无聊又无趣。过年是生活的大节点,尤其需要仪式感,否则,年味就会乏味。以前过年的年味比现在有味,也是因为以前过年的仪式感比现在隆重之故。

以前过年,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多种滋养人的文化因素在过年的仪式中集中体现,赋予和激发人的生活审美和年味。

杀年猪

   以前一到接近过年,家家户户操办年货,而且在年货的筹备过程中也充满仪式感。

    比如杀年猪。那是要祭年神、祭天地、祭祖宗的。祭祀的内容主要是感恩过去,祈祷新年。一家杀年猪,大家都来看,户主家不但很热闹,还很光荣。户主的祭词也朗朗爽爽,情真意切,声声入耳:“天地神明,泽被生灵;列祖列宗,后昆为荣;仰天地之恩泽,惠祖先之荫芘,国泰民安,家和业兴,五谷丰盈。兹逢大年之禧,XXX家谨以牲醴,仰祈昭格,俎豆斯土,来年风调雨顺,谢天谢地谢祖隆恩。尚飨!”每个人都听到了。祭祀完毕,在场的每一个人也都跟户主一起,与神明完成了一次对话,心里立即多了一份庄重和憧憬。杀年猪的屠夫也有祭词:“畜牲畜牲你莫怪,你是凡间一碗菜,今日用你祭大年,脱掉毛衣换紫衣……”不但把自己的“残忍”化解为无形,还把自己的“残忍”说成了对被宰年猪的光明修渡。屠夫边高声念叨边手起刀落。这时,猪的嚎叫声和屠夫的高声祷告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告别旧年,唱响新年的乐章,听得人眉开眼笑,激情飞扬。杀一头年猪,便已给予了主人家和左邻右舍众里乡亲无限丰富的精神享受、启迪和向往。

    以前过年,不但办年货过程中充满仪式感,迎新年的活动也充满仪式感。各家各户一定都会搞好卫生过小年。房子的天上地下,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要清扫,弄得一尘不染。家里的铺盖也会在小年前全部清洗一次,弄得干干净净。这种仪式感的生活,不仅是辞旧迎新的需要,还有一层神秘的虔诚。因为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到天上去向玉帝述职,搞好家庭卫生也是为灶神饯行的仪式。小年这天晚上还要飨以供果和烧纸钱纸衣燃神香点神烛为灶神饯行,请灶神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打动玉帝赐福。这一仪式,还暗示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双看不见的眼睛盯着,间接地培养和促成着人慎独的品质。

    一到过年,贴春联自不必说,全家人还要穿最好的新衣衫,新鞋子的,家家户户,村里村外,大街小巷,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特别使人提神。临近过年的时候,大人还会特别告诫小孩子,过年的时候要讲吉祥话,哪些话不能讲。小孩子会把大人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在热望过年的同时,也有了过年严肃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

    年饭一定要在家里吃,全家人一起吃。兄弟分家了,吃年饭的时候也要一起吃。具体在哪家吃,由长者定,也可以兄弟间事先商量好后告知长辈。出嫁的女儿可以不回娘家吃年饭,但大年初二这一天一定要回娘家。一顿年饭,便把分散一年的亲情重新收拢了。

    过年的这一天,小孩子们一般都兴奋得睡不着,大人也没有睡多久就要起来做年饭。佳肴的香气飘来,孩子们怎么也睡不着了,爬起来看父母亲做年饭。这时,父母亲会把做年饭的一些讲究告诉孩子,孩子长大后,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做年饭了。吃年饭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要选在吃着吃着天就亮了的时间点上开始。预示着新年来了,天亮堂了,所有的歹运都走了,所有的好运都来了。

    吃年饭的过程也是充满仪式感的。年饭做好上桌后,首先是祭祖和敬年饭菩萨。点燃香烛、鸣炮,请神请祖宗吃年饭。把对天地的敬畏和慎思追远的情怀寓于辞旧迎新环节。 过年的这封鞭炮一定是一年中所有鞭炮中最长最响的。家家户户的年饭基本上都在这个时间点进行的。这时,大地立即沸腾了,到处都是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就在这鞭炮声中,全家人对着年饭桌上的祖宗菩萨焚冥币磕头许愿,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祭祀完毕后一家人便正式吃年饭了。年饭如何吃,也是有仪式感的。家里最年长的长者首先动筷子,然后按年龄辈份秩序逐一动筷子。这一程序走完之后,才可以自由吃喝。吃年饭可不能跟平常吃饭一样吃,要吃得很慢,边吃边聊,饮酒吃菜,尽说好话。吃饱喝足时天大亮了,这时人的心情也好极了。离开饭桌时也跟平时吃饭是不同的。平常不能剩饭剩菜,年饭则不一样,饭碗里要剩点饭菜,预示新年有吃有剩。一顿年饭,通过这种神圣而又平凡的仪式,便把格调、感恩、人伦、孝道、规矩、敬畏、期许等等大善大美完美概括和表达并植入到了人的心田并培养了人的审美。

    年三十晚,一家人都要沐浴,搞好个人卫生辞旧迎新。沐浴完毕,便是迎灶神回家。因为这一天灶神已经向玉帝述职完毕,要回到本职岗位履职了。这一仪式,又给人以生活步入正轨常态的暗示。迎完灶神,就是守岁。年前准备好的这个晒干了的大树蔸或者耐烧的柴火就是为今天晚上派上用场的,可以烧一个晚上。守岁的这个晚上,吃的东西很多,大人边吃边聊,孩子们时不时到外面放放鞭炮,然后又拿块糍粑来烤,或者交由大人烤,气氛特别温馨。守岁一般要守到子时,听到鸡叫才可上床入睡。鸡一叫就是子时,这时才算完成守岁,辞旧迎新收官。守岁还有另一层含义,大人守岁守是为新年奋发有为,孩子们守岁则是为长辈健康长寿。生命的盼望和未来的神往就这样从心底里成长起来,守一夜的岁,收获的美和善则是丰富和伴人一生。

    以前过年的仪式感,它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和沐浴灵魂的审美,丰富着人的精神家园。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远不如当下,而当下的年味却要比以前的年味差了十万八千里。原因就在当下年味的仪式感比以前淡了很多很多。

    年味的仪式感不是单一地吃好喝好玩好,物质的丰富是无法替代精神的快乐的。当人们到饭店里定制年饭的时候;当人们把远走他乡异国的旅游作为过年主要内容的时候;当人们用手机短信微信敷衍亲情友情的时候;当大人失去对年节的敬重,孩子们不知过年的热闹背后的神圣的时候;当社会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时候……等等等等,年味的仪式感便已经成了遥远的绝响,它那沁人心脾的养人育人的神秘的音符我们就只能偶尔听见甚至听不见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焉能不贫乏?年味焉能不差于以前?

吃年饭

    我们真的应该找回年味的仪式感了。它是一种通过程式、场景和心灵营造的文化。这文化是让人进入状态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实现人的心灵与客观世界呼应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帮人认识个体与群体建立立体丰富的审美情趣的重要而有效的法门。它既是人的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人不断发现美,懂得如何取舍,在大千世界是找到滋养生命的东西,舍弃和批判阻挡在幸福通道上的障碍,获得生命的大快乐大安详的精神引领。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也跟中华民族特别注重仪式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将士出征时会举行仪式鼓舞士气打胜仗;男女成婚要举办仪式,让婚姻幸福白头到老;逢年过节有仪式,重大活动有仪式……生活中到处都有仪式。是仪式文化增进和巩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永远是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既赋予人幸福,也赋予人力量和方向。

    让年味多一些仪式感,“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臻化自身,唤醒内心的愉悦,活出生命的格调和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年前的“年味儿”[图]
散文||家乡的年饭【征文】
[黄石文坛]朱晓霞的随笔《忆过年》
渔隐山房 | 过年
10个关于春节的民俗知识,你了解几个?
小年文案分享: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