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宁界·心灵美文】:王晓云 ‖《高原上的山竹》


 不论大漠烽烟还是长河落日,亦或一条小溪、半弯清流,每一颗文字都是甘宁界人的精神绝响,是你逼着石头走下去,书写的朋友!是你逼着石头走下去,阅读的朋友!

无数颗文字舞蹈的天堂!

无数颗心灵自由的牧场!

   关注甘宁界ganningjie-st   

石头在这里和你相约!

✦“北斗星”诗社社刊《北斗星》选稿基地(合作平台:《甘宁界》《西吉万象》《六盘山诗文》《塞北诗词书画》《墨韵诗音》

✦“文学之乡”大型纯文学季刊《葫芦河》“北斗星诗社”专刊选稿基地。

今天,你分享了吗?

【甘宁界·心灵美文】:王晓云 ‖《高原上的山竹》       

 
王晓云

高原上的山竹 

王晓云        

《高原上的山竹

——我心目中的作家王永欢

宁夏·西吉·王晓云

 滇西作家王永欢

         近两年出现了“三疯”:爱好文字的人们兴起了疯写诗文,疯办平台以及加微信好友疯聊。颇有名气的马永欢老师就是我在网上疯聊相识的。

       记得网聊之风刚始,我就急着想把自己推向全国,好让全国搞写作的人都知道我王晓云的存在,还特意加了好多关于写作的网友,接着便肆无忌惮开玩笑,调侃写作的网友,还无顾忌把自己某刊物发了什么文章,某平台发了什么诗词一股脑儿推给网友们,想着他(她)们看了定会有不同评说,自己坐等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奉承带来的沾沾自喜,大有与那些不爱写作的人相比显得‘鹤立鸡群’的感觉。后来看了一篇文章是专门写鹤立鸡群,文中驳斥了鹤如果立于鸡群,那就不是好鹤的一说后就想赶紧收敛,但还是经不起虚荣的诱惑,又把自己胡诌八扯凑合成的自认为意境深刻的诗文晒在写作群里和好友面前,网友不断的恭维、调侃,使我飘然。遗憾的是我很少得到那些文友们眼里仰慕的‘老前辈’网友赞赏或留言,当时我就想不明白他们与我无冤无仇,为什么那么看重张三李四等等的文章,对我的文章不屑一顾?真叫人心中添堵!都加成好友了!难道我什么地方得罪了那些‘高人’?不行,下次我得与几位附近写作有名的老师多聚会,结果饭吃了,钱花了,他们还是对我的文章不屑一顾。给我的心里无形中添堵。哼!礼尚往来吗,怎么都没有人的心呢?等着,是你们先不仁,休怪我以后对你们不义,我也不可能给你们的文章点赞!

       平台上好友还在疯狂的互动,我也在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朋友圈子时,聊了个网名山竹的网友,交谈中知道他叫马永欢,是某地某学校一位教师,其实我并不想知道他的生活细节,只想多一个文友好给我这个‘才女’点赞。于是很随便地和他大大咧咧网聊,方显自己‘出口成章’的文才,殊不知渐渐发现他竟比我以前认识的好几个有声誉今已被网友们称为‘老前辈’的文友还低调含蓄,此时我脑海里冒出这样的怪念:真不亏他的网名,一颗深山老林兀自生长的竹子,没什么了不起。看着他的头像揣测也就是一米六七的身高吧!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满脸流露着憨厚笨拙,老实巴交的样子,口才不是那么伶俐,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这样的人肯定不是我的对手,这是我的初步判断。因为我们地方排名第一的中学几个大作家我都见过像,交过手,他们还夸过我如何如何的聪明,才女等等。自以为他们说我是才女,就说明他们有的文章也一般,也就不必看他们的文章。我决定还是好好看一些名著,看名著才是大家风范吗。莫不过,有一天我故意看了马永欢老师发在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因为他和我聊天时太过于谦虚,给我的感官似乎隐隐有点说不上来的味道,使人老压抑,不妨细细读读给他的文章挑挑刺,把揪出的几个问题并排立于他的对话框,我就不信他不会像我身边的大作家那样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才怪哩!

        当我阅读马老师的文章时,总觉得读起来顺昌,不饶舌,真情像一泓清泉流露,看到最后,让人爽心悦目,回味无穷。不知不觉中自己就像被他的文章俘虏了似的连他本人都产生了亲近感,可惜再没见过他发到空间的文章,很想和他多说说话,通过继续抽时间网聊,一次比一次认真。我王晓云,他马永欢;他回族,我汉族,但在内心没有什么隔阂,从不介意回汉,他看到了我的诚心后,聊天的语气更热情了,我心里更想把那份不见刻苦努力地‘实际行动’,仅仅是口头对文字的虔诚虚伪向他裸露。我说爱好写作,他说写作是个辛苦的道路。

        辛苦什么?我咋觉不着,我是匹烈马,驰骋疆场,横冲直撞,还有什么能难倒我的吗?所以自认为他可能在写作中遇到过不少困难才说这种话。算了,不介意,反正谈得来就好,再说人家对我那么谦让。接着几次聊天,他还是那样低调平和,当他经不起我追问写作方法时,加重语气建议我:要静下心好好读书,不断历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我真有些泼烦这种死钻牛角的人!强压心中已经燃起的傲火将一篇自认为很不错的文章《美丽的校园我的家》发过去,想刁难他一下有何反应。结果不一会他的话回来了,照样是:好好学习,再努力!我直接不耐烦了,怎么只有这两句就打发人啊!问:老师你看我写的到底怎么样,哪里有问题就指出来,须臾间,我的手机屏‘哗’亮了:好好学习才对,我写了十一年了,总觉得自己的文章还有些拿不出手。

        当时我就蒙了, 真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胡乱猜测道哪到底谦虚什么?是真的还是假的啊?难道他在轻视我吗?或者他忙的没顾上阅读只是敷衍我?或者他的文采功底不深,不知道给人评说文章,肯定不会说吧!算了,不理他了。

       就在那次网聊的第二天,由于晚上热恋了多半夜网络,起床很迟,合着睡衣来到窗前,发现外面天气灰蒙蒙的一片,太阳做了错事似的用雾霾含羞遮面,偷偷地爬在楼顶探头探脑;秋风萧瑟,院子里的小树上叶子有的灰溜溜被秋风扫落;有的还在枝头被飍风逼得瑟瑟发抖,它们排着参差不齐的队依枝不舍,害怕归根。我突然意识到了落叶的忧伤和悲催,曾经在枝头翘首妩媚,如今到低调的时候了吧!伸手开大了一扇窗子,风像一群饿疯的幽灵从纱窗眼挤进窗牖,来不及反应和躲避,扑了我个满怀,嘬着嘴咂吮着我的血液,我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披上了外衣。目光移到几盆半死不活的花儿,沮丧的心又赶紧往手机上移。

        一个个平台在我灵动的指尖掠过,突然,一篇《滇西边地回族文化的凝眸与回望》作者:张勇——以马永欢散文创作为例出现在我眼里,我好奇地打开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原来马永欢老师不论从教学或者创办文坛事业,都是位受大家尊敬和信赖的好老师。文章一开头就说:‘从2005年开始创作,到2011《桑叶情》的结集出版,迈出了一位回族作家漫长艰辛而又充满思考、饱含深情的艺术探索之旅,这就是本文所要特意向读者推送、介绍的回族作家马永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屏息凝神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接着又读了一遍,几乎吓出了一身冷汗,大有无地自容之感。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是我一叶障目,有眼不识泰山。

        原来我几乎没有打进眼里的回族老师马永欢在偏远山区的高原上养精蓄锐十一年,他在创作路上对自己份内的工作恭敬桑梓,边敬业边搞文学创作,吃了不少的苦。从他2014年《永平记忆》的解说里可知他一路奔波一路写作,最终收获累累。文中说他的《四美如春》获得大理州2015年度公开出版图书奖,让我更是振撼,顿觉自己真是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丢尽了颜面。我又看到文中写到‘2016《古道回韵》,加之即将出版的《银河曙光》,构成了回族作家马永欢的散文创作历史。’我继续看,越看越觉得惊奇与羞赧。虽然没有看到马老师写的全部文章,但从看到的每一篇,那种挥洒自如,气势豪放,用词富有创新,不袭前人,具有独特的风格,愈加显得文章精美,结构严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他的文章大多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因此,马老师在我心里‘嗖’地一下子窜到我心中所有文友中的第一位了。整个自己好似伴老师度过了十一年之久的文路跋涉;仿佛周身的血管长久都是滞塞的,如今才得以舒畅。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端正态度,赶紧回眸本地几位写作前辈的作品,感觉与马老师的作品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使我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有了吊在半空中马上会掉在地上摔个稀巴烂--遗臭万年的感觉,深深意识到那些文化底蕴深的老师们都是大智若愚之人。自己大字没识几个,在写作上八字没一撇,就傲世轻物 ,沾沾自喜 ,目空一切 ,得意忘形了。哎!王晓云啊,你的这超胆子敢给老天爷做楦头!

        从那之后,我带着满腔羞愧又搜集着认认真真读了马老师的多篇文章,才知道世代居住于永平的马永欢老师的生活琐碎,老师的散文本土化、地域化、民俗化。老师为了回乡民族文化的提升促进回乡人民生活的幸福,不畏病魔缠身,摩顶放踵,响应党的号召,把写作当成他的放学之后的第二职业,拖着病身子与永平县级领导协热爱故土的社会人士,为了永平县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埋头苦干,集思广益。

        往后,我和马老师网聊时就对他滋生了许多敬重。马老师从不说我的拙文毛病百出,只是提醒我‘多看书,看好书。’‘勤积累,多练习。’老师说他专心写作十一年了都感觉问题重重,让我好好学习,等过几年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

       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一下子那种心高气傲,不服输的劲儿跑得没影儿了,连浮躁也找不到了,彻底静下来进入了蛰伏学习期,以后的两三个月很少翻看群聊或者大致看看群里文友们写的好诗歌或文章,再没发现马老师主动与我聊天地记录,本以为马老师把我早忘了,我也没敢打扰他。确偏偏在一次我无聊地翻睄网友们网聊的对话时,惊喜的发现马永欢老师向我打招呼,我赶紧向老师问了个好。他和我没聊几句就要地址,言说准备给我寄一本书。我一下被老师的厚爱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难以言表,急着发了一长串谢谢,因为第一次有著名作家主动给我寄书,真的是受宠若惊。我赶紧发了地址,没几天就收到了一本封皮写着《永平回族》几个醒目楷字,名字下面有一串看不懂的经文,我想肯定是‘永平回族’的意思。接下来就是一座被花草树木围着的山巅擎起的一座高大雄伟的清真寺---曲硐回族新建的文化城的杂志,山下还有一座寺。回家忙给老师发了感谢信,和老师寒暄了一会儿,才知道文化城下方那座清真寺已古老百年,两处都有高出的、尖顶如塔的部分在强光中色泽如蓝、绿宝石,那是清真寺的‘邦可’楼,日邦五次。日出前的晨礼(帮答),午后的晌礼(撇什尼),太阳平西时的晡礼(底盖尔),日落黑定前的昏礼(沙目),夜间的宵礼(虎伏滩)。这会儿快日落西了,应该是底盖尔了。肯定有警钟似的邦达,把仁慈、公正、诚实守信和自我奉献的精神洒向分居在这座清真古寺下安拉的信徒,给他们宣传伊斯兰圣地的古老文化吧!

     ‘去文明古镇观光’如七个小精灵瞬间在我脑海跳跃起来。

       放下手机,我一头扎进《永平回族》里用心品读起来。我深刻感受到马永欢老师对桑梓故土的特殊情感;感受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和倾诉自己对永平回族文化的热爱和赞美。老师为了他的文章更接地气,在身边、村庄走访,自己摄像,探本穷源。原书第二十八页就有张勇老师的那篇《滇西边地回族文化的凝眸与回望》,如果你用心去阅读它,你才会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到马永欢老师就是一眼汩汩有声的溢着的泉水,为需要他的大地流淌着甘泉。他不但在文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再教育上为了困难的学生,自己随然不是划粥割齑,也是因为自家生活不宽裕,还常忍着胆囊炎一次次的巨痛,把自己取药的钱帮助了困难学生,以致病情加重,一次在课堂上胆囊疼得生汗如豆子从额头滚落,最后晕倒在讲台上,吓得学生连喊带叫跑出教室惊动了其他老师,赶紧送到医院才暴露了真相。

        马老师在学校不但敬业教育,团结同仁,还支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常与爱好写作的学生老师打成一片,他掉在口头的一句话是:既然不是当官的料,就干好份内的这点事。如果你连份内事都做不好,还谈何关心别人,还想当什么官?就是你当了官,也不是什么好官。

       从其他文章中都能体会到,马老师那种片读不懈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他所在全校师生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社会人士,给他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自从我看了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永平回族》一书和马老师的好多文章,如醍醐灌顶、更觉得汗颜。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糊里糊涂,脑如白纸、心如狗舔还动辄作诗写自己认为所谓的好文章,且谋着写部小说以惊世人。总之和马老师多次网聊,被老师的语重心长的关心鼓励深深感动,不由人浮想联翩,自然尘埃落定了。

        是想,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后人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去学也只能了解皮毛,或者说只能是沧海一粟,像我这样不要说什么一粟,只不过是一个有爱好文字的兴趣而又空空如也漂游文学大门外的人。老师虽然邀请我向他投稿,但是,打铁还得本身硬。我清楚自己只是一个空壳子,写不出能登大雅之堂的文章,就再也没有主动和马老师以及地方文学前辈们网聊,几乎把自己关在家里,如饥似渴,贪婪地汲取文字营养,琢磨那些文学前辈的文章的写作用意。

        总之,我和马永欢老师相识恨晚,他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我决心要像马永欢老师那样,把每一天生活当作创作的源泉,在创作中诚实的再现自己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云南】马永欢|位置
【悦读·第500期】精品 | 云南作家马永欢:渐行渐远的土茶罐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5032【马永欢】作品 :一个村的游记
《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签约诗人)候选人作品展:马永欢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马永欢:春花般的文字之力(散文)
【读马恒建先生滇西征战贴文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