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学-经络系统-笔记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经脉和络脉,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主干;数目少

  络——分支;数目多

  经络系统的组成表:

       十二经脉

  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经络系统的主体,“正经”。

  1.十二经脉的名称:手足、阴阳、脏腑

  手——外行线分布在上肢:手六经

  足——外行线分布在下肢:足六经

  阴——六脏——阴经——太阴>少阴>厥阴

  阳——六腑——阳经——阳明>太阳>少阳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

  四肢部: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各分三阴三阳,前、中、后三条区线。

  上肢外侧(手三阳经):

  前缘——手阳明大肠经

  中缘——手少阳三焦经

  后缘——手太阳小肠经

   

  '阳、少、太’

  下肢外侧(足三阳经):

  前缘——足阳明胃经

  中缘——足少阳胆经

  后缘——足太阳膀胱经

   

  上肢内侧(手三阴经):

  前缘——手太阴肺经

  中缘——手厥阴心包经

  后缘——手少阴心经

   

  '太、厥、少’

  下肢内侧(足三阴经):

  前缘——足太阴脾经

  中缘——足厥阴肝经

  后缘——足少阴肾经

  特例:

  足内踝上8寸以下:

  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

  少阴在后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表里关系:脏腑的属络关系就是经脉表里关系(6对)。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举手向上:“阴升阳降”

       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指、趾)交接



食指
无名指
小指
大趾内
大趾外小趾




肺、大
包、焦
心、小肠胃、脾
胆、肝膀、肾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鼻旁目内眦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心中
胸中

       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名称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2.奇经八脉的作用

  其一,沟通十二经脉,统帅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

  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

  阳维脉主一身之表,维系全身阳经;阴维脉主一身之里,维系全身阴经。

  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分布

十五络脉分布
别络分出走向
十二经脉络穴相表里的经脉
任脉鸠尾散布前
督脉长强散布侧
脾的大络大包散布后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经筋的分布

  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每遇骨节部位则结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是怎样分类命名的?十二经脉的分布和循行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人体十二经脉高清配图详解!
中医基础:奇经八脉
关于十二经脉的这些秘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解码神秘的经络》第二节、经络家族起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