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霍乱的五大治法——附思维导图
userphoto

2022.05.29 四川

关注



386

条   


   

   

   

   

原文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这段主讲:论霍乱病的辨治。

讲解:

既言霍乱,必有突然出现的剧烈吐利,如果又兼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等,则是属霍乱兼有表证,此时当根据临床证候采取不同的治法。

脉浮发热,头痛身疼等,是表证的特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则是水邪内结的表现。水邪内结,三焦水道不调,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津液运行失常,不能上承于口,则口渴欲饮水。水邪内结,浸渍胃肠,于是导致霍乱吐利。治用五苓散疏散外邪,化气行水。待到三焦条畅,津液运行复常,则胃肠无浸渍之患,霍乱吐利则愈。这就叫“利小便实大便法”,也就是利水止泻法,亦有人称之谓“急开支河”法。

寒多不用水,也就是寒象明显而口不渴,这和第277条所说的“自利不渴”类似,乃是中阳被伤,脾气下陷,升降失常,从而导致了吐利并见,治疗则用理中汤(丸)温中止泻。

方剂

理中汤(丸)

方义

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脾阳得运,寒湿可去,则中州升降调和而吐利自止。本方原为治疗太阴病虚寒下利的主方,因具有温运中阳,调理中焦的功效,故取名“理中”,又名人参汤。病情缓而需要久服者用丸,病势急而需要及时救治者用汤。

服理中丸,要用热水和服。服药后腹中由冷痛而转为有热感的,说明药量适当,可以照此量服至痊愈。如果腹中没有热感,说明病重药轻,应当增加药量,由日服五六丸,再增加三四丸。当代服用理中丸,常是早晚各一丸,疗效不明显,可能和药量不足有关。

病重者改服汤剂,并要求服汤药后约一顿饭的工夫,喝热稀粥200毫升以上,助药力以内温,并盖棉被温覆保暖。所述药后护理方法,对保证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在《伤寒论》中,方后注明要饮粥的有桂枝汤、理中汤、三物白散、十枣汤四方。其中服桂枝汤后啜热粥,是为充谷气,资汗源,振奋胃阳,鼓舞卫阳,助药力以外散。服理中汤后啜热粥,是为培脾土,健运化,除寒湿,助药力以内温。服三物白散后不吐不利者,饮热粥,既可保胃气,又可助巴豆的辛热之性而促进吐利,因巴豆有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之的特性。而利过不止者,则饮冷粥以制约巴豆的辛热毒性,减轻吐利。服十枣汤得快下利后,要求糜粥自养,则在于补养胃气,防止邪虽因峻下而去,胃中正气却反而一蹶不振。以上皆是药食并用法,药得食助,相得益彰。

理中汤方后加减法:①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筑,原本是一种打击乐的古乐器,在此引申的脐上悸动;肾气,此指水气。脐上悸动,这是水气欲冲之相,去白术之壅补,加桂枝以温肾降冲,通阳化气。②吐多,是胃寒饮停而气逆的表现,去白术之补土壅塞,加生姜以温胃化饮,下气止呕。③下利严重者,是脾气下陷,脾阳失运所致,还需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止利。④心下悸者,为水邪凌心的表现,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⑤渴欲饮水者,是脾不散精,水津不布所致,宜重用白术健脾益气,以运水化津。⑥腹中痛,为中气虚弱,筋脉拘挛,重用人参至四两半以补中气。⑦里寒甚,表现为腹中冷痛者,重用干姜温中祛寒。⑧腹满者,为寒凝气滞所致,去白术之壅塞,加附子以辛温通阳,散寒除满。

理中汤(丸)临床十分常用,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以及小儿消化不良营养缺乏所导致的慢惊风等,属于脾胃虚寒者。也可以加减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属肺脾两虚者,用本方加用化痰药物治疗有效。


   

   

   

   

配图


388、389

条   


   

   

   

   

原文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88)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389)

这段主讲:论霍乱吐利亡阳和论霍乱亡阳,里寒外热的证治。

讲解:

霍乱吐利交作,极易伤及脾肾阳气。阳虚不能摄阴,则汗出不止;阳虚四末失温,则手足厥冷;吐利致阴液耗损,阴阳两虚,筋脉失温失濡,则四肢拘急;发热恶寒是兼有表证;证属霍乱吐利,阴阳两伤,又兼表证。根据“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当先补里。但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因此治用四逆汤,先温补即将散亡之阳气,俟阳回吐利停而汗出停止,则阴可以自复。

既吐且利,就是霍乱吐利交作。上吐下泻,津液耗损,小便当少而不利,此则小便反利,也就是小便清长,这是肾阳大衰,阳不摄阴的表现。大汗出,则是阳虚不能固表所致。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的表现。心肾阳衰,鼓动无力,则脉微欲绝。虚阳被盛阴格拒而外越,于是形成了“内寒外热”,即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这是剧烈吐利之后,阳气大伤,病重且急,挽救危阳刻不容缓,故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以摄阴,不效可再投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


   

   

   

   

配图


390

条   


   

   

   

   

原文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390)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这段主讲:论霍乱阳亡阴竭的证治。

讲解:

吐已下断,即呕吐下利已经停止,但更见厥逆、脉微欲绝,说明吐利停止并非阳复,而是吐利太甚,以致水谷津液涸竭,无物可吐无物可利而自断。汗出是阳不摄阴;厥冷是真阳告竭,四末失温。四肢拘急不解,为阴阳气血虚竭,筋脉失于濡养。脉微欲绝,为阳虚无鼓动之力,阴虚血脉不充。故证属阳气外亡,阴液涸竭。治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益阴和阳。

治法

回阳救逆,益阴和阳。

方剂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方义

本方由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而成。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猪胆汁苦寒性润,一则借其寒性,引姜附之热药入阴分,以免阴寒邪气对辛热药物产生格拒反应而不受药,这就是引阳入阴,“甚者从之”的意思;二则借其润燥滋阴之功,以补充吐下之后阴液之涸竭;三则制约姜附辛热伤阴燥血之弊。


   

   

   

   

配图


385

条   


   

   

   

   

原文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5)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这段主讲:论霍乱亡阳脱液的证治。

讲解:

霍乱吐利交作,气随液泄,阳随气脱,真阳虚竭,肌肤失温而恶寒:阳气虚衰,无力鼓动气血而脉微。进一步发展,直至泄利无度,阴血耗伤,无物可下,利无可利,而利自止。此利止决非阳气来复,而是阴液涸竭,所谓“利止,亡血也”,也就是阴液大伤的意思。故急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生津。

治法

回阳救逆,益气生津。

方剂

四逆加人参汤。

方义

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滋液。

《伤寒论》中,白虎汤加人参汤证见大烦渴不解要用人参,通脉四逆汤证见脉微欲绝,利止脉不出者也要加人参,本条的利止亡血亦加人参,联系起来看,可见人参不仅益气,而且确有生津补液的作用。有山西上党人氏王纯义医师,早年亲自多次走访当地一老药农得知,古用人参非当今辽参或高丽参,乃是上党地区(山西省长治地区)出产的一种人参,属五加科植物,其功能既有人参的补气作用,又兼有西洋参的生津效果,而且不助热。因此白虎加人参汤证如此热盛,仲景用之也毫无顾忌。此种上党地区天然生长的人参,产量极少,在唐宋已经逐渐退出临床应用。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该药农在紫团山白云洞洞口附近,发现过两颗该品种的人参,于是就以荆棘、枣刺遮盖,防人盗采。遗憾的是,数年后再次上山,已是踪迹皆无,至此再也没有人看到过上党人参了。上党地区还盛产党参,但党参是桔梗科植物,和人参并非同科,现在上党地区只有党参在大量生产。


   

   

   

   

配图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高清导图加小编微信进社群获取

02

漫画说伤寒论


       

       

点击此动图进入漫画版伤寒论


       

03

漫画说金匮要略


       

       

点击此动图领取《图说金匮要略》PDF高清原版


       

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经典医案、方论
伤寒论注(十四) 霍乱
《伤寒悬解》霍乱——理中丸,五苓散,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9
附篇一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382条迄391条)
总结《伤寒论》中少阴病和霍乱病篇用到干姜和附子的方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