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瘀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活血止痛药

  1.川芎
  【性能】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1)
血瘀气滞痛证。为“血中气药”,是治疗血瘀气滞要药。
  (2)头痛,风湿痹痛。为治头痛要药,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2.延胡索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气血瘀滞诸痛证。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用法】煎服,研粉吞服。

  3.郁金
  【性能】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
  (1)气滞血瘀痛证。
  (2)
热病神昏,癫痫痰闭。
  (3)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
  (4)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使用注意】
畏丁香

  4.姜黄
  【功效】活血行气,
通经止痛。
  【主治病证】气滞血瘀痛证;风湿痹痛;牙痛,疮疡痈肿,皮癣痛痒。
  5.乳香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
疮疡痈肿;气滞血瘀痛证。
  【使用注意】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活血调经药

  1.丹参
  【性能】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瘦证。
  (3)疮痈肿毒。
  (4)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使用注意】
反藜芦。孕妇慎用。

  2.红花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
  (2)癥瘕积聚。
  (3)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
  (4)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要药。
  (5)瘀滞斑疹色暗。
  此外,还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3.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病证】瘀血阻滞诸证;肺痈,肠痈;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4.益母草
  【性能】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为妇科经产要药。
  (2)水肿,小便不利。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

  5.牛膝
  【性能】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应用】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为治疗经产病要药。
  (2)腰膝酸痛,下肢痿软。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4)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能引火(血)下行,以降上亢之阳和上炎之火。
  【用法】煎服。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6.鸡血藤
  【功效】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

  
  活血疗伤药

  1.土鳖虫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2.骨碎补
  【功效】破血续伤,补肾强骨。
  3.马钱子
  【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用法用量】
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内服不宜生用及多服久服。本品所含有毒成分能被皮肤吸收,故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敷。孕妇禁用,体虚者忌用。

  
  破血消癥药

  1.莪术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2.水蛭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51
基础知识中药学之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活血祛瘀药相关知识各种总结
红花
《本草精荟》:活血通经止痛:红花的功效与应用
血瘀腹痛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