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从口入——吃出来的脾胃病

李东垣《脾胃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人每天都离不开吃,饮食上如果有出了问题,对身体影响是很大。说白了,现代的脾胃病,多半都是吃出来的。

想要不得脾胃病,就要避开一些饮食上坏毛病。它们不仅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及吸收,消化不了还进一步变成湿邪、热邪、痰邪,成为重要病因。

饮食过量异常

饮食过量异常一般有过饥、过饱两种情况。

过饥:即吃的量不够,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由于吃得过少,脾胃生成的气血也减少,久则出现乏力,消瘦,头晕,脸色苍白,心慌,气短,手足不温,怕冷等症状。

大多数为了减肥的女性,为了苗条的身材,吃得甚少,久而久之,使得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变少,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气血不足。更有甚者,脾胃属土,出现土虚不运,水泛为痰,则可能成虚胖。

过饱:即吃的量过多,超过人体脾胃运化能力,容易饮食停滞,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往往会出现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口臭,牙龈红肿疼痛,呕吐泄泻等症状,还容易产生湿热,造成肥胖。

此外,还有一种是由于饱饥失常,一般多见小儿,原因是小儿脾胃功能较弱,且自己没有自控能力,吃得过多而不自知,容易被饮食所伤,出现面黄饥瘦、精神萎靡、毛发干枯等症状。

饮食偏食

食物与中药一样,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之分,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味的功效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相同。饮食的偏食,日久均可致病。

最常见的是荤素上的搭配失调。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肉类食物的比例在加重。特别是过食肥甘油腻厚味的食物,会生“痰”“火”,出现血脂升高,肥胖等病症。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以此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

但是,如果长期偏吃某种食物,会使该脏腑机能偏盛,久而久之则破坏脏腑之间的平衡,导致脏腑病症。

比如味过于甜,容易伤脾,损伤其运化功能,则可能会出现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肥胖等。

此外,饮食不洁也会致病,有不少胃肠道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洁净所致,比如腹泻、痢疾等疾病。

饮食时间不稳定

我们经常说一日三餐,每天有吃早、中、晚三餐的饮食习惯,正常人到了吃饭时间,即使是不饿,也应该适当喝水或进食。

唐朝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这是保护脾胃不受损伤的重要习惯。

过时不吃,容易出现过饥,脾胃没有水谷消化,无法化生气血。

而现实生活中,医生、长途司机等因为职业关系长期不能定时进食容易造成脾胃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饮食速度过快

吃的速度也非常重要,吃过快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食物,造成肥胖,而且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加重了脾胃的消化负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消化食物,当能量不足无法支撑脾胃的消化功能时,出现腹胀腹痛、灼热、嗳气等症状。

而且无法消化的食物,容易变成痰湿,造成肥胖。

这种多见于现在的上班族,为了上班赶时间,狼吞虎咽,甚至有些边走边吃,这样最容易伤脾胃了。


综上所述,脾胃病大多是由于吃得不对引起的。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关系密切,脾胃的健康关系我们身体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吃对”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吃才对脾胃最好?

饮食的原则——吃对养胃
不挑食,五味平衡
食物干净,不发霉
三餐定时,细嚼慢咽
吃不过量,七分饱
吃的东西:吃不挑食,丰富多样,食物五味平衡,人体所需精微无偏颇;食物清洁不发霉,不吃过夜菜。
吃的时间:早、中、晚餐必须定时,尽管不饿,也适量吃点。
吃的速度:细嚼慢咽,推荐咀嚼36下才咽下去,有助消化。
吃的多少:不过量,以七分饱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之美』中医的病因说——饮食之病
脾胃病是吃出来的,这四个饮食坏毛病要马上改
【技术交流】中医治肥胖3:胃强脾弱生痰湿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多吃点什么?
中医谈饮食失宜
中医饮食与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