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说家风《诗经》篇】女人为什么要回娘家,男人为什么要照顾妻子的家人?(第3篇·总第2817篇)

文/张建云

《诗经》里的家风智慧:第3天

我的朋友岳树理有个和悦夫妻关系的尚好方法:与妻子回娘家的时候他主动买东西,买得很多,多得让妻子心疼。于是在妻子欢喜的嗔怨里看望岳父母。

树理不单在钱上大义慷慨,还以身作则照顾岳父母,即便妻子没时间,他也每周必到岳父母家,买菜做饭,刷锅洗碗,还亲自给老人家理发。

树理的做法给我很大启发,全心全意为岳父母服务就是照顾妻子,照顾妻子就是教育孩子,妻子反过来也会照顾他的父母和家人,待孩子长大也会如法炮制此种家庭关系。其乐融融、皆大欢喜,这便是家和万事兴的根本含义。

我的岳父母对我和妻子的日子付出太多心血,从结婚之初的清贫到如今日子的小康,无时不在无私奉献。岳母还是我的读者。我的文章必读,必转,必点赞,必打赏,每次五元,连续多年。


我知道,与妻子过好日子,让他们提及放心、开心就是儿女的孝心。正所谓母与子贵。我也是她老人家的儿子,她也会以我为欣慰。如同我的父亲健在的时候经常在电视里寻找我开会的身影一般。或许我与妻子走入了孝的高级境界: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结婚是两个家之间的事。男人不单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要照顾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亦同。夫妻把双方家庭都当作自己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但从情感上来讲男人应该适当偏爱一点妻子的家庭。偏爱只是个说法,更确切地说法是回报。因为岳父母把女儿嫁给男方,无论山高水远还是近在邻村,都要到男方过日子,生了孩子姓男方的姓。

中国夫妻自古以来重视回娘家,这在《诗经》里叫:归宁。

简体的“宁”和正体(繁体)的“寧”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宁”像上下及两旁有立柱,中空可贮物的容器,本义为贮积,读zhù。由贮藏引申出久远的意思,再由久远引申出久立,这个意思后来写作“伫”。再由“伫立”引申指人伫立的地方,古代宫殿的门和屏之间,以及正门内两侧屋之间都称“宁(zhù)”。“”的古字形像室内的桌上安放着器皿,“皿”可盛放食物,表示丰衣足食,生活安定,由安宁引申为问安。所以,归宁应该是正体(繁体)的“”。意思是回家问候父母。


一个女人在家里把日子过好了,夫妻关系和谐美好、孩子学习积极向上,如此回娘家是问候父母,因为父母会开心和安心。假如日子过不好、夫妻常吵架、孩子正逆反,回娘家就诉说不如意,这不叫问候父母,而是被父母问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孝敬的水平还需要提升。因为父母跟着操心和不舒心。

《诗经·国风·周南》的第二篇是《葛(gé)覃(tán)》。葛,是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

葛布可以制作衣服,多在夏季穿戴。粗布葛衣叫“綌(xì )”,细布葛衣称“絺(chi )”。据说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葛衣葛布的织造。读过《论语·乡党第十》的朋友对“綌(xì )絺(chi)”二字不陌生。

覃,是长、悠长的意思。在此描述葛的藤蔓(wàn)同时预示着女子想家了,想爸妈了。

开篇前2句为:

葛(gé)之覃(tán)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qi)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jie)喈。

施(yì):蔓延。

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

萋(qi)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

于:作语助。

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喈(jie):鸟鸣声。

葛草长长的枝蔓如同悠悠的思念,在山谷中生长;黄鸟喈喈的鸣声好比雀跃的心情,于灌木中飞翔。时而栖息,时而欢畅。这位优雅、贤淑的女子准备好了,要回家了!

第3、4句:

葛之覃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xì )为綌(chi ),服之无斁(yì)。

维:古代又常用作语气词,放于句首或居中。

莫莫:草木茂盛的样子。

此刻需要提出疑问:上一句的“萋(qi)萋”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的“莫莫”也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有何区别?

莫,古字形像太阳落在草木之中,是“暮”的本字。此处的“莫莫”是在夕阳照耀下的草木茂盛。

刈(yì):斩,割。

濩(huò):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chi):细的葛纤维织的布。

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斁(yì):厌倦、懈怠。


这位想回娘家的女子从早晨一直准备到黄昏。她准备什么?您要回娘家的时候准备什么?做卫生、洗衣服、收拾里外。这是爱生活,这叫过日子!

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xì )为綌(chi ),说明女子不单做卫生还自己织布做衣服,有粗有细,有里有外。在家穿粗布,外出穿细布。

服之无斁(yì):对于衣服来说,不挑剔,不追慕,可繁可简,上下从容。如《弟子规》所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种教育在现代家庭需要拾起来,勤俭节约 ,以身作则,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工作、事业和爱国上,尽可能不被“双十一”降服,守候一夜,两眼通红,尽情消费,后来发现在打折的诱惑里掏空这月工资。尤其女人,大多衣柜满满,总是差一件衣服,一生都差一件衣服。

第5、6、7句: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hé)浣害否?归宁父母。

师氏,古代家庭女子老师的专有称谓,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意思是,虚心请教老师的为妇持家之道,并约定何时出发几时回来。

薄,是语助词。

污(wù):洗去污垢。

私:贴身内衣;衣,指外衣。

浣(huàn):是洗的意思。

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为什么、怎么。

否:不。

归宁:回家看望、慰安父母之心。

这女子要回娘家了。回得多么体面,多么完备。女人的日子在每一天,每一处都尽显精致、高雅贤淑。回到家,当女儿;与丈夫,做妻子;同公婆,是儿媳;对孩子,为母亲。时刻记住自己的4种身份:妻子、母亲、女儿、儿媳,尽职尽责,尽力尽心,尽善尽美!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葛(gé)之覃(tán)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qi)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jie))喈。

葛之覃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xì )为綌(chi ),服之无斁(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hé)浣害否?归宁父母。

作者简介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葛覃》:一个出嫁的女子有四种美德,回娘家时的快乐心情
葛覃翻译赏析_来源诗经
【诗经逸译·国风·周南】葛覃、卷耳 | 齐桐
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古时出嫁女儿回门记
中华传统文化赏析——《诗经》
美丽的心事 ——醉读诗经之国风-周南-葛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