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建云·说家风:《孟子》篇】穷,则兼善天下;达,却独善其身:可以吗?

家风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张建云国学家风课

关注


文/张建云

《孟子》127天开讲。

今年我一个苹果都没摘。

小区里有苹果树、桃树,还有不认识的其他果树。那些果实都没有打农药,而且就在散步的石板路边,抬头可见,随手可摘。一两个、三五个,有时也不为吃,就是看着好随手就摘了。

有人很过分,带着口袋来摘,妻子在树上摘,丈夫在树下接应。有时是丈夫在树上摘,而且还使劲摇,把那颗承受一个人的体重就不堪重负的果树使劲地摇,树上的人极其欢乐,与果树摇成一体,树下的妻子雀跃,孩子兴奋而高声地喊:爸爸加油,爸爸加油......

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很危险,无异于给孩子上了一堂侵占社会利益的公开课,夫妻同心,父子同乐,举家上阵,把旁若无人地违背功德当成理所应该,而且没有丝毫的羞耻之心。

我走上前去呵止:你们觉得这样好吗,这树是你家的吗,就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

应该是我的口气重了,那树上的男人一怔,如一只树熊一般傻停在树上,不再摇晃,也没有下来。树下的妻子不干了,叉腰质问我:你是谁,你管得着吗,我家在这小区里买了好几套房......

我是不能与他们争执下去的。世界上有两大无奈,一是秀才遇见兵,二是男人遭泼妇。匆忙撂下一句略有痛痒的话,在他们一家三口同仇敌忾的目光下离开。

回去的路上思考,我并不高级,也不纯洁,因为偶尔也会摘一两个满足“随手之欲”。我摘一两个,他摘几十个;我装在衣服口袋中,他装在工具口袋中。我摘后送给妻子,说刚摘的,还新鲜,吃吧。他们也会把口袋中的送给亲朋,说刚摘的,还新鲜......

因为败仗,逃跑五十步的士兵是没有资格笑话逃跑一百步的。只不过你恰好逃了五十步,他恰好逃了一百步,都是逃跑,逃兵的里程中没有英雄可言。我与那家人一样,我摘一两个与他摘几十个都是摘,那果实都不是我们自家的。虽然小区没有做出规定,虽然你认为“我交了物业费”而强词夺理,但这会侵占别人资源,不管是谁的,反正不是自己的。

秋天到了,硕果又在枝头,今年我决定,一个果实都不摘。

实则,这根本不是摘果实的事,而是一种自律的培养,一种家风的养成。随手摘,就可能随手扔。如同打自助餐,很多人没有自律意识,到最后不是吃多了,就是浪费了。浪费很可耻,因为公德意识不够;吃多同样可耻,因为毁伤了自己的身体。

我最近在训练抵御屏幕弹出的那些猎奇猎艳裂暴猎贪的新闻,但还是不能做到对之视而不见。看了一眼后,就有点击的欲望。即便克制不去点击,也耗费了那一刻的心力。

弹出的页面如同日子里的诱惑,如同随手可摘的果实,不可克制,不去淡化,不去消除,就无法从容面对眼耳鼻舌身意带来的麻烦。所有的麻烦与灾祸都是从“第一次”“就一次”开始的。

有个故事,虽然有点老,但还是要讲的。讲给孩子,也讲给自己。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正如许衡所言,随手摘梨、纵览弹窗、不能克制自助餐,都是“我心无主”。心没有主就是贫穷。穷的时候更需要抑制想发迹的心: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不是所有的情都要沾,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要尝。这便是孟子的忠告:穷不失义。

什么是义?

就是让正派的和正常的人舒服,给予他们方便。我的家训是:做一个给别人提供方便,而不是制造麻烦的人。

孟子又给出一个标准:达不离道。

什么是道?

说道之前先说什么是德。

德就是关系。父母和儿女的关系,夫妻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我们谈过,如今又增添了朋友圈的关系。

把这“6+1”的关系维护好就是有德,其中一项关系不好,就是缺德。

道,就是维护好这“6+1”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心中理想。譬如儒家之大道是大同世界,佛家大道是极乐世界,道家大道是清静自然世界,中国共产党的大道是通过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世界。

这一点在家风教育中尤为重要,除了赚钱、上学、过日子,您的家庭理想是什么,这决定着孩子是否有作为。

所以有的人达却离道,简称离经叛道。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影响就开始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不顾德行,忘却初心,失去心中的梦想。这自然会招致麻烦,引来祸端。

在一个正常的家风教育中必然要灌输给孩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精神引领。但前提,父母要先懂,父母要先做。

孟子曰: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士得己焉,是交朋友、干事业的根本条件。有了义才可以得到知己,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你走在一起。假若背信弃义而相聚的人群,就是狐朋狗友、沆瀣一气之流。大多优秀的人都是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的。

故民不失望,民是老百姓,是下属,是孩子,是学生,是跟随你的人。你有愿景,有仁义,有良知,你身边的那些人才不至于失望,不至于离你而去。

古代君子读书和当官的目的就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孟子换了一种说法,叫: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得志,就是得势,有了成就。泽,是惠泽,是造福之意。

假若还没有能力,还没有机会,还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就继续修身、律己、养心、建德,然后做好准备,再从你的房子里走出来。孟子曰: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孟子给出了教育的总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但我们最怕的是:“穷,则兼善天下;达,却独善其身。”很多人的人生错了,无非是错了顺序,错了理想。于是错了幸福,错了大人孩子。

今天的原文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中国家风》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学习笔记.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海说7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官场不欢迎正人君子?
守身养志、立命殉道做自己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2乐义存神过化善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