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说家风·致良知篇】总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该洗心了(第64篇·总第2433篇)

文/张建云

《致良知·说家风》开讲第64天。

明朝的官学思想是以朱熹为主的,如同当今的马克思一般被党政高度认可。但王阳明却偏偏挑战了朱熹。

阳明先生为何要攻擂呢?

第一个是他内心志向所致:从小就想当圣人。

阳明问老师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

老师说是高考。

那时间的高考国家是管分配工作的,考上可以做举人,做进士,而且是民间子弟唯一以入朝为官的途径。

先生说那算什么头等大事,做个如孔子一样的圣人才是头等大事!

当时说完这想法后老师揶揄、同学奚落、父亲怒斥不务正业。但先生后来就真的成了圣人。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想当牛顿一样的科学家、鲁迅一样的作家、王羲之一样的的书法家,您就尽可当真,以后备不准真的能成为什么家。

先生之所以挑战朱熹主要是因为《大学》里的一个思考模式:格物致知。

怎讲?

当时“格物致知”这个词几乎是整个明朝学术最普惠的词了。于清代以前,我国没有科学一词,而替代科学的就是“格致学”。在阳明先生之前,知,被理解成为智慧,被朱熹解读成“理”,也是朱熹先生理学的主要依据。

致知,就是到达这种智慧的境界。

朱熹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理,人只有掌握了理,掌握越来越多的理,才能有智慧。所以,需要格物。格的意思是追究、探寻事物的道理。这是自然,人没有理,不懂理就是个糊涂虫。假若想明白万事万物就要掌握成千上万的理。理储存在心中,所以心就应像个仓库一样大得无限宽广才好。

阳明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去格亭前的竹子。没想到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也没格出什么理来,还大病一场。这个故事被称为“亭前格竹”。

多年以后,先生37岁,在贵州龙场悟道:世间万物、天地自然、鸟兽鱼虫、河流山川、寒来暑往、冷暖人情过于繁复,若将每个道理都掌握其中难上艰难,但有一道理,只要修为,人人可成的路径:格心。

格心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在心中,让心光明,则世界通透。此心法既是彻悟之道,又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壮举。心如同一缕光,只要将心安住,令其光明,就可以照亮宇宙所有。

这就是先生的“心即理”“心外无物”之说。

先生举例子。

好比孝敬父母。孝敬的理,孝敬的情感究竟是在我的心中,还是在父母的身上呢?如果真在父母身上,那么,父母去世后,孝的理和情在我心中不就消失了吗?

再举例子。

看见孩子落在井中,顿生同情之心。这也是理。那么,这个理到底是在孩子身上,还是在我内心的良知上呢?如果在孩子身上,孩子被救上来,或者没被救上来而死去了,那么我的同情心就没了吗?

于此处,先生把致知的“知”化解、升级成良知的“知”。

何为知行合一?

良知与行动的统一。

假若你背着妻子看别的女人心动,想出轨就出了,这不是知行合一,而是恶念纵横,是德性败坏。

生活当中,我们大可不必改变所有人,只需安抚自己一颗心。看身边人有些不顺眼,妻子(丈夫)不如意,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心,单位老王、小李事太多,就把自己心上的灰尘擦拭干净,光亮良知,改变念头,深刻反省。于是,日子繁花似锦,幸福吉祥!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6节》:

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是皆所谓理也。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批判朱熹,认为他的格物穷理说就是玩物丧志
做人有良知,才能当明白人,做正确事|王阳明
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何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
圣 人 之 学 -- 心 学
格物致知,何为格物?阳明与朱熹的不同见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