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卫春:《人世间》中的文人戏



 
《人世间》中的文人戏

       

       张卫春


由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春节期间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期热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光字片老周家第二代两个北大,第三代两个清华,一个山东大学;大儿子副部级省会市委书记,大媳妇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业务尖子,女儿是名教授,女婿冯化成是著名诗人,蔡晓光是名导演。这些人物以鲜明的形象,精湛的演技,赢得一片叫好。整部剧文人的戏占了很重的分量,涉及知青上山下乡、中小学生上学、大学恢复招生、文坛是是非非、出版界编辑的辛酸悲苦、影视界鱼龙混杂等文化大背景的广角,也从文人性格、风骨、气质和抗争精神等方面,反映了文人因社会性因素所引发的内心波澜起伏。有面有点,有浑阔有微致,有白描有细节,让文人戏有了文人的精神内核,有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有了时代社会政治的典型标志。

作品放眼改革开放前后的城市农村变化,着力使用人们生活中典型生活元素和时代标签,重在表现社会变革中的人情世故、世态万象、精神品性等。
我因职业的关系,更看重几个精细刻画的情节:一是周蓉和冯化成因诗歌评奖而起的矛盾冲突,一是周蓉招研究生时,前面给了蔡晓光面子应邀吃了一位投资人的饭,把人家姑娘夸成了花,而后面随之把招生指标给了一位信誓旦旦要回贵州当教师的男生。还有就是周蓉为了房子都不肯求人,却主动为了晓光一部戏而求人。这几个情节真实感可以达到十二分,但很多人认为其中矛盾重重,不合情理。
要想把这些矛盾冲突看明白,首先要了解周蓉、冯化成、蔡晓光的性格,其次要明白维系他们关系的纽结。
周蓉性格的核心是自我。不听父母安排独自跑到贵州,拋下苦恋苦追她的蔡晓光去追寻远在千里之外的冯化成,放弃省会城市生活和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到僻远的农村,吃、住、工作在大溶洞里,既当妻,又当妈,还兼任一所学校唯一的老师,一走就是七八年。到北京大学读完书先留京就业,又说服冯化成一同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吉春。她这所作所为无可厚非,驱动她的其实就是自我——知识分子骨子里的独立精神。她做事首先考虑的是内心,我心甘情愿,我想做,我做好这件事就能实现自我。后来冯化成提出离婚,她伤心,不是因失去丈夫而伤心,是没有自己做主就被离婚,实质反映的还是她的自我。
冯化成其实是男性周蓉,他同样有一颗蓬勃跳跃的珍珠般的自我救赎、自我实现、自我塑造的灵魂。只不过他更能忍耐,更能适应,更敢于接受挑战。不管他如何承受,如何忍耐,如何沉默,他心胸里那颗心永远在燃烧,且燃烧得那样桀骜不驯;他思想中始终在寻找独立的高地,且寻找得那么虔诚执一。正因如此,他欣赏追他到北京的周蓉,感佩追他到贵州的周蓉,更愿意把全部身心交给倾心倾情奉献于他的周蓉。他处于人生蹇途时,周蓉就是点燃他那颗心的火把,就是他更愿意和敢于接近高地的衬托。所以,前面为了周蓉,他可以舍弃很多,忍受很多,有时还不得不委曲求全。比如为了房子他到一家能分到房子的文化馆工作,为了玥玥他心有不甘地挤在岳父母炕上,为了得到认可屈尊自放京外。但他的自我从未丢失,写纪念周总理的诗,车站朗诵诗,北大朗诵诗都是因为自我的存在。为了能在诗赛中获大奖,他竟不惜丟弃文士的骨气去送礼求人。这看似舍本逐末的,为周蓉不齿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把高傲的头抬得更高,把文人的腰挺得更直。这就是冯化成,俨然成了“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杜甫,成了化高儒为文丐的东方朔!于是,为了各自心中的自我,为了向高巅而折节的冯化成与坚守文人清高的周蓉就爆发了冲突,秉昆进家看见姐姐姐夫在家,一地碎玻璃,姐姐手也破了还在流血,以为姐夫打姐姐。这场景中的冯化成,心碎碎到流血,情脆脆似玻璃,一地鸡毛的惨状,文人文士的那点自尊随着奖状框里的玻璃摔了个粉身碎骨!这其实是冯化成落发为僧,青灯孤守的开始。是文革后,在物欲大潮中,文人独立精神的破落。为什么他要离开周蓉,而重新选择一位长相不及周蓉的文学青年?还是因为自我,他在周蓉那里已经找不到落差,甚至成了负值,也就是说周蓉在大学里的光环大于他,他在妻子这里找不到自足自傲的自我,于是背信弃义选择离开。但现实的惨酷最终让冯化成在洁身修为中找到自我,更多的文人呢?


与冯化成苦行僧似的文人不同,蔡晓光更代表着文化界人士,这类人心中也有文化的灯在点亮,但骨子里少了不随俗而绝尘的文士气骨,他们外表光鲜亮丽的支撑是丰厚的物质和广域的人气。影视界、文旅界、出版界、书画界、摄影界、传媒界等等,这类人如雨后春笋扎堆蓬勃生长起来。
蔡导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周蓉清高,他甘心从俗帮助维护周蓉的自我,所以,在冯化成之外,蔡晓光可以让周蓉继续自我,继续骄傲,女儿心中的那种情愫本就沒有枯萎,这一来二去得到霑霖浇灌,又重新萌芽,乐见被呵护、被包容、被捧着的公主心得到充分满足。如果说帮助蔡晓光是她内心回馈的万分涌泉之一,而不惜坏了周晓光大事的周蓉坚持把研究生名额给一个清苦男生,只是为了一直在心里长着的那个自我。可能有人觉得这样说把周蓉降低了。我认为她为了自我是真心,扶贫助力乡村教育是一个符号,换一个也这样。这就是周蓉,这才是周蓉。
与冯化成的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而在蔡和周之间,本来更大的得失可能引发剧烈冲突,怎么就温柔地化成糖水,竟起不了一点冲突,为什么?
从二人的表情看,内心都有波澜,但蔡晓光能看到周蓉小性子后面的自我追求,她把帮助贵州办教育当作一生的使命其实源于自我,与其说是一种大爱,毋宁说是她生命的第二个增长点给了她一种独特的更自我的标的,一种融汇到生命中的东西。把利益与爱人的生命加以权衡,天平自然倾向周蓉这一边。这个栖身影视圈,身边有一大圈铁粉的文化人,能够让周蓉得到这份骄傲。
为什么周蓉为了房子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去求人,甘愿为了晓光能执导一部影片而低三下四地替人办事?这除了夫妻情深,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在起作用。文人惺惺相惜有之,尊重艺术有之,懂得艺术家内心追求有之,为了文人情怀甘愿舍弃一切有之。正因如此,才会有蔡晓光最后执导改编周蓉作品的契合,这是两个文人心灵相交相融
三个文人,作家、教授、导演,为观众诠释了文化圈和文人精神,文士节操与文化世相的生态,呈现出精神回归与文明进化迭代的标的,指明了物质几何级增长背景下民族精神塑形的方向!
当然,除此之外,郝省长夫妇、老秦老曲夫妇、周家老夫老妻、周秉义郝冬梅、周秉昆郑娟等这种婚姻模范,表面看起来,他们演绎的只是道德楷模,实际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中华民族一以相承的精神特质,这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主因。他们一生中都经受大的波浪,有的甚至是惊涛骇浪,但人格的、精神的船从未搁浅,前进的帆桅也不会倒下。这也是文化的大戏,文明的大戏!




1








作者 :张卫春,天镇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第25届中国图书博览会大同市“最美读书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作协会员,天镇县作家协会主席,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德阳分会理事,《天镇文艺》编委。
作品有长篇小说《魔洞》,短篇小说《车来车往》等十多篇,散文《公园的小树林》等30多篇,诗歌《纪念海子》等100多首。有十多篇作品散见于《小品文选刊》《青年文学家》《散文诗》等纸媒,三十多篇参与结集,两首诗歌入选《2016年度中国诗歌选》,其他散见于各文学网站、公众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有美貌招人嫌 |《人世间》里被厌恶的她,在原著里其实挺可爱
《人世间》剧终,主演们发文告别:辛柏青感性,黄小蕾温暖
《人世间》:周蓉最大的幸福是一生被爱
《人世间》周蓉:什么才是对的人
《人世间》冯化成出家后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可悲可叹,却不可怜
一文看懂《人世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