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韩光||院里有堆柴火垛


院里有堆柴火垛
文/韩光
 
时而回乡下老家,有人站在小院前总会说,看柴禾垛像模像样的,真打算在家长住啊?我说,不是前年春节疫情,恐怕一大家人缺柴捡的吗!由此,想到在2020年春节那段特殊的日子里。
1
1978年我孤身一人走出小刘庄,迄今四世同堂十多口人,屈指算来已是四十多年。2019年在老家盖了两层带院的楼房,故提前向已成家立业的孩子们放话,今年春节必须回老家过年。
距离年关越来越近了,老伴张罗着置办年货,同时盘算着一楼小厨房虽有电磁炉、液化气两套班子,三五口人吃饭尚能应付,一大家十多口人的“大锅饭”,显然“火力”不足啊。这时候女婿开车拉来一口带灶的大连锅,还有拆卸来的包装箱木条,吃烧不是问题了。
年三十晚上,院子里支起大锅煮牛肉,锅里翻滚着酱红色的汤水,锅下升腾着红黄相间的火苗。城里长大的孩子们哪见过这场面,两个孙子从锅灶里点燃火把,在空中作金龙狂舞;两孙女用扔弃的树枝余烬在水泥地上,画着极尽夸张的抽象画!喊叫声嬉笑声乱成一团,小院的热闹劲好像乡间“篝火”晚会!
闹腾一阵之后,家人围坐一起边吃饺子边看春晚。祥和热闹的晚会气氛因主持人发布新冠疫情急转直下,号召大家过年不聚集,不串门,不走亲戚。生命安全大如天。原计划的串门拜年、走亲戚等项目,不得不通过电话一一取消。就连孙女专门为新年画的《小老鼠过大年》,虽然挂在墙上也显得有点尴尬。
到了年初三,疫情更加紧张,进出村口的道路封闭有专人登记值守,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出。疫情愈发严重,情知米面肉蛋蔬菜准备充分,而女儿拉的柴禾烧不了多久,附近超市买不到液化气,我借助烧的问题,向孩子们讲起缺食少柴岁月的往事来。
2
清早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把烧柴当为七事之首,不无一定道理。娘常说居家过日子,锅上一把锅下一把,吃和烧一样重要。
过去在农村,大家小户都有柴禾垛,基本内容由芝麻杆豆杆棉花杆红芋秧之类构成,日子不可常算,仅此不够烧的怎么办?社员们让孩子用竹耙子搂豆叶、用锄头倒麦茬、用豆夹子夹豆茬、有的到城郊捡煤渣等。每到秋风吹拂落叶,妇女孩子掂着扫帚在沟坎角落,将大小树叶能收尽收进筐里;男孩子㨤着粪筐,在坑半坎侥幸碰见小树桩发现宝贝样兴奋,准会撅着屁股刨半晌,也能够凑乎三顿两火。
一次,我家锅底缺柴烧不开水了。父亲去泉河边挑半筐黄胶泥回来,几经摔、打、揉、捏,转眼变成形态各异的泥叫吹儿。父亲挑着玩意儿外出一圈,换回一担沉甸甸的旧鞋底,一直烧了半个月。多亏我有个酒厂上班的舅舅,托他时常两块钱买车酒糟晒干拉回来。烧酒糟需用软柴引着,慢拉风箱,否则火吹跑了,待燃烧的酒糟凝成块状,用火钩中间捅个眼,那风火口像富士山火山爆发,冲击锅里水花翻卷如盛开的牡丹花。
乡亲们有烧牛屎的,有掰家具的,有拽房草的,西院老侃爷挑货郎担,用针头线脑换些牛骨、羊骨头往灶膛里填,村里立刻弥漫着钻人脑髓的冲劲儿,害得人人捏着鼻子。
后来生产队组织青壮劳力,去三百多里的河南禹县拉煤,毕竟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直到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责任制,吃、烧紧张问题逐步得以缓解。党的富民政策农家日子逐渐殷实,厨房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年代,连蜂窝煤也懒得烧了,城里人使用的液化气、电磁炉,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仍有精于算计过日子的老人,坚持沿用柴禾锅灶做饭的习惯。看依稀袅袅的淡蓝色炊烟,树稍间气若游丝,犹如恍惚的心事渐随风流云散……   
疫情下压抑的人们,不时有三五聚拢村东丁字路口闲聊,走出乡村又回乡村的我为融进乡村,用乡里人的话教育家人,到哪山砍哪柴,回到老家要入乡随俗,见了乡亲要主动打称呼,不知道称呼的要问云云。孩子们与乡亲们的热情往来,让我老脸沾光。
3
疫情形式越来越紧张,居委会干部开着车逐村巡逻,电喇叭里不时传来不串门、不聚集的喊话声。孩子们作业画画,我和老伴顺着村北沟边溜达,欣喜地发现沟半坎一个大树根,七八条粗根暴露在外,活脱脱一个八爪鱼!看起来徒手何奈不了它。“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来邻居金亮大哥家的砍刀、金才二哥家的窄铁锹,喊上小儿子大孙子轮番上阵,又是砍又是刨,不大会儿一个个热汗津津。这时从县城来乡下看望我的作家灿光、坤宏,大家七手八脚一起上,终于把那个死活不肯就范的大家伙给挖了出来。
有些事情容易上瘾。也许捡拾柴禾过于用心,看见树枝两眼瞬间擦出“火星”。一次在县城郊,见一建筑工地里散落满地枣树枝,我同爱人又搂又抱地装上电动三轮,那情形如同黄鼠狼顶只大老母鸡一趟趟往窝里搬运。在工地两人连续装了两天仍不足性,又让三弟用他的大三轮拉了两趟。爱人从街边地摊买把砍刀,将四肢伸展的树枝一一肢解,我负责将其垛在院子西南角,不长时间一个两米多高、饱满丰盈的柴禾垛,在村东北头可谓鹤立鸡群。
疫情期间物质短缺的那段时间,柴禾垛保证了家庭锅底正常冒烟。2021年春节响应国家防疫号召,两个儿子两家就地在合肥过年,老家院子里的柴火垛基本毫发无损,只是经历了近乎两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黑乎乎的柴禾垛似乎低矮一些,好像淳朴憨厚的老农,忠实地蹲守着那份欲说还休的乡愁。
老家院里似乎不合时宜的柴禾垛,有的人看是乱风迷眼的烟火气;是难以割舍的断舍离;是抗击疫情的特殊符号;是捡拾乡野的燃情记忆!每看见她,总有种不可言传的安稳与踏实;即使在寒冷冬季想起,心灵深处顿生一缕如春的暖意…… 

 
作者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临泉县作协名誉主席,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文学《吕霞光传》、《艺术家》、《最美乡村教师任影》等十余部。散文集《野艾蒿》获首届安徽散文一等奖;散文小小说多篇曾获国家、省级一等奖,入编中学8年级语文教辅教材。

爆款热文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 漫谈开门七件事(一)
散文《老土灶情结》黎强
【西散原创】尹乾作品 | 生活在燃烧
“柴火”的正确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28篇】焉家启||年——必备的一捆干柴
过度解读见“消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