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苑】苑广阔||父母的“窗帘之约”



父母的“窗帘之约”

                文/苑广阔

自从父母从乡下老家搬来跟我同住,也快五年的时间了。五年里,父母从开始时的各种不适应,闹着要回去,到慢慢适应城市的生活,总算是安定下来。

去年夏天的一天,小区里发生的一件事,打破了父母平静的生活。

和我们隔了两栋楼的一户人家,是一个独居老人,老伴多年前已经离世,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深圳工作,女儿则在南京上班,老人也就成了我们常说的“空巢老人”。

这一天,儿子和女儿打了好几次电话给老人都打不通,委托物业的人上门查看,才发现老人已经离世了。据事后大家猜测,老人应该是夜里突发疾病,身边又没有人,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父母听说这件事以后,唏嘘感叹了很久。在父母看来,在农村老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村里有老人生病或者是卧床不起,如果没有子女或子女没在身边,不但左邻右舍都会前去探望,而且大家还会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排好班,日夜前去老人家人轮流守候,所以绝对不会发生老人独自在家去世的情况。

这天,父亲又在沙发上看我帮他订的报纸,突然一拍大腿:“有办法了!”

我吓了一跳,连忙问他:“咋了爸?你看到啥了。”

父亲顾不上回我,拿着报纸,穿上鞋就出了门,一边走一边说:“我得去物业一趟。”

父亲做事向来风风火火,我也没有多问,吃完早餐就去上班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小区微信业主群就在讨论一件事,说是小区物业出面,把小区内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都统计在册,然后由十多位身体健康的老人组成了志愿者队伍,义务在小区内巡视,重点巡查的对象,就是那些登记在册的老人。

如果老人一切安好,就在早上7点到晚上7点把家里的窗帘拉开;如果老人遭遇了意外情况,比如在家里生病了,或者是摔倒了,那么就在这个时间段把窗帘拉上,一旦志愿者们看到有哪位老人在本该拉开窗帘的时候窗帘没有被拉开,就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或者帮助联系老人的子女,以避免家里的老人发生意外。大家对这种做法,美其名曰:窗帘之约。

邻居们纷纷对这种暖心之举表达了赞赏,还有业主把老年志愿者巡视小区的照片发到了群里,我仔细一看,走在最前面的,不正是我父亲吗?

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几天父母出门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在外呆的时间也明显长了呢。开始我没留意,现在才知道是去做志愿者守护小区的独居老人去了。

晚上回家,我带着骄傲的语气对父母说:“你们两可以啊,都成了志愿者了。”

父亲一脸自豪地说:“这个主意,还是我给物业出的呢,那些参与巡视的老头老太太,都是我们互相推荐的。”

看我一脸佩服的表情,父亲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当然了,这主意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看报纸的报道看来的。既然人家能做,咱也可以做啊,反正老人有时间,又不费事。”

怪不得那天父亲正看着报纸,突然就跑出去找物业去了,原来就是为了这事。

不得不说,我也打心眼里佩服父亲和其他老人的古道热肠。谁说城里人人际关系冷漠,大家都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了?父亲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做得不就是专门关心别人的事情吗?

你还别说,就在父亲他们坚持他们的“窗帘之约”两个月后,就帮助了小区一个独居老人。

这天早上9点多,父亲和另外一个老人,巡视到小区八栋二单元时,发现名单上的一个独居老人,窗帘没有拉开。父亲去报告物业,他的同伴上楼去敲门,门敲开以后,才得知屋里的独居老人突发心绞痛,挣扎着把窗帘拉上“报警”。

随后赶到的父亲和物业,连忙帮老人找出速效救心丸服下,然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最终老人被送到医院,转危为安。

现在父亲每次提起着这件事,都是一脸的自豪,还说等他和母亲年纪大了,我们不在家,他们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小区里加入他们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了。

作者简介:苑广阔,上世纪70年代末生人,山东人在广西,大学毕业,做过杂志编辑,当过机关秘书,现已职业写作十五载,还请多多指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业、业主共接力,点点星光,凝聚希望!
78岁老人独居28年无人问津,分得300万拆迁款后,两个儿子立马赶回家,老人:想分钱没门​
【乐益行·桃花源】今又重阳,志愿情满桃花源
沪上一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无人知晓,邻居发现时尸体已腐烂生蛆
51户上海独居老人的现状
独居老人该靠儿女 还是靠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