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东佳伟||回忆斑驳,清泪又两行

回忆斑驳,清泪又两行
文/东佳伟
 
余光中曾云:“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像童年。”我小时侯家乡朴实,尽管贫于物质,但是富于自然,裕于时光。
                                                                                                                   ——题记
 
我的故乡在江苏南通,因近于海滨,所以那里水产丰富。家门口不远处有条五六米宽的长河,翠绿翠绿的,充满了生机。长河向两边绵延,一眼望不到头。我的姥爷总是会在临近中午时撒下渔网,翌日,他会起个大早,去查看渔网的收获。每天无一例外,总是收获颇丰,因此我总是能大快朵颐。长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说是它滋养了我的童年。
 
那时可真是无忧无虑,可以随意地看云听雨、观花草虫鱼、赏夕阳西下,稚小的我才得以于亲近于自然。 
我喜欢听春雨,听故乡的春雨。当清晨醒来时,若发现绵绵细雨轻敲窗棂,心中可别提有多欣喜了!那细雨真是神奇,总能漾起心中缠绵的情思。闭上眼睛,默默聆听,生命在春雨中萌动。似乎细雨洗净了心中的污秽,使世界更加空灵,澄澈。起身下床,缓步下楼,踏在石制的楼梯上,脚下发出有韵律的清响。拔出门闩,拉开“吱呀呀”的木制大门,这时,我总是不顾家人劝阻,冲入雨中,与花草嬉戏,柔柔的细雨轻抚身体,痒痒的,说不出的舒服。
炊烟是家乡最美的一张名片。那时家里面用的是炉灶,每当晨光熹微,或是亭午日暮,我会坐在在一旁看爷爷为炉灶点火。只见爷爷先抓起一把枯枝,插在炉灶的洞口边,再熟练地点燃火柴,丢进枯枝的间隙里,待火苗旺盛了几分,然后再用手将枯枝慢慢深入炉灶内,继续添加枝叶,随后拉开鼓风机,火势则会增大。有时天气潮湿,火苗点不着枯枝,爷爷会掰下一小块塑料泡沫,先用火柴点燃,塑料泡沫迅速熔化,小火苗居然旺盛了几分,爷爷会迅速撕一张纸为小火苗助燃,随后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方法总比困难多。
“山村炊烟朝阳起,远陌青山夏日长”,对于我来说,公鸡报晓并不足以拉开一天的帷幕,而袅袅炊烟却可以。炊烟使得乡村温暖,充满了烟火气。临近黄昏,落日,晚霞,碎云,归鸟,煦风,麦浪,长河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乡景。而炊烟正好为此充满了温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喜欢趴在窗前,看乡村炊烟四起了,或是与小伙伴们在田埂上论各家炊烟,流年舒缓且缱绻。
仲夏夜,草木葳蕤,星光点点,银辉照繁星,似棋九天布。我依偎在外婆怀里,稚嫩的小手伸向夜空。月华与星光成为乡间最美的照明灯。外婆轻摇蒲葵扇,为我驱赶蚊虫。不知疲倦地将我在怀里摇啊摇,我慢慢地阖上了双眼,只听见外婆微微唱起: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一只馒头一块糕。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一只馒头一块糕, 
宝宝闭眼睛快睡觉, 
醒了以后吃糕糕。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声声童谣,伴我入睡。这一觉,睡得香甜。
随着乡村入冬,天空中也开始飘零起片片雪花,但不像北方,并无铺天盖世之势。因此眼中并不是一望无际的白色,而是零零落落的白色,却也使乡村之景有了层次!即使草木活力不再,但年味却愈酿愈浓,人们喜形于色,为新年的到来忙里忙外。
 “三!二!一!”随着父亲话音落下,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农村有着“鞭炮一响,黄金万两”的俗语,寓意着家庭运势红红火火,兴旺富足。即使鞭炮声惹得耳朵隐隐作痛,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溢着幸福。
后来啊,我随父母去一个城市上小学,回乡的时间越来越短。到了初中,一年也只有十几天而已。我近了红尘,远了乡村,心中思念之情难免愈发浓烈,因此每当回乡时,我总是最兴奋的。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心中再也克制不住激动,跑向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那些美好缱绻的时光无不一一重现。每一张椅子、桌子、每一片瓦、一块砖我都再也熟悉不过了。老家没有瓷砖地板,没有琉璃灯,只有水泥地板,只有白炽灯。但对我来说,这些足以媲美世上最豪华的装潢啊!
一天,父母对我说老家要拆了重盖。伏案于书桌上的我猛地抬起头来,疑惑的目光带着惊讶掷向父母:“为什么呀?!”我几乎是本能地就脱出了口,“因为老房子太旧了啊。”母亲自然答道,我想要说出什么,但就是说不出来,我只得怅然地低下头,书籍摆在眼前,我并无心思阅览。于是将目光抛向窗外:高楼林立,光怪陆离,霓虹灯光闪烁,纵横交错的马路把土地割的支离破碎。
一月,我随父母一如既往驾车回乡。正是深夜,寒月悬空,星光黯淡。当我们又来到了熟悉的路口,一排房屋中唯有一间亮着,姥姥姥爷两个苍老的身影伫立灯下。我下了车,其中一苍老的身影向我奔来,面带慈祥紧紧抱住了我,我本想紧紧抱着她的。可是,外婆好单薄啊,我不敢使太大劲,只敢轻轻搂着她。外婆的头顶,已白了一大片,风很大,外婆凌乱的头发在月下翩跹,闪着晶莹的月华,显得格外刺眼。外婆抬起了头,满目慈祥地望着她的外孙,满脸褶皱无法黯淡炯炯的目光,眼神如水潋滟了寒冷的月华。 
泪,早已遮迷我的眼。
当我走进新房,有了瓷砖地板,有了琉璃灯,没了水泥地板,没了白炽灯。灯光很亮,很美,对我来说,却很晃眼。看着周围焕然一新的家具,我竟有些无所适从。
破晓时分,我从窗外望去,却意外发现门口的菜畦少了一大半。一问才知,那一大半的菜畦是因为拆迁所填。门口有了一大片苍白的空地,显得索然无味,毫无生机可言。剩下的那一小片菜畦,如摆设一般,显得些许可笑。现已晨光熹微,此时乡村应炊烟四起,可良久,只是升腾了几缕,在广袤的苍穹中,竟显得格外突兀。
我郁闷地在屋内呆着,突然想到门前不远处的那条长河,于是便拉着姥爷带着渔网去捕鱼,可他竟说那条长河早就没有鱼捕了,我拉着姥爷的手顿时松了,惊诧地望着姥爷,他此时也开口了,说:“走,我带你去看看。”当我来到那长河边,那条熟悉的长河变得陌生了,水是浑浊的,准确地说,水是墨绿色的,河面很静,静得死气沉沉。姥爷说:“十月来到这时,这水已是这样,我撒过几次网,但鱼很少很少。”我静静地看着长河,晌久说不出话来……
夕阳晚照,残阳如血。窗前的我,一人独愁,没了炊烟,乡村之景也没了温度。寒冬凛冽肃杀了无际的田野,荒草连天疮痍了旧时的美好。这年竟没有下雪,难道是我错过了下雪时期吗?我无从得知,但毋庸置疑的是,记忆中的乡村快成为过眼云烟了。
夜深了,窗外是无边的黑暗。我辗转难眠,回想着记忆中乡村,可回忆渐渐模糊,与我渐行渐远,我也不知什么时候睡去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作者简介:东佳伟颍州中学在校学生。喜欢写作,闲暇时爱写作文。

征稿启事 

一、常设栏目:
名家:首页头条推出,不限体裁和题材,重点推出名家约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小说坊: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篇小说、小小说,闪小说。中篇小说20000字左右,短篇小说5000字左右,小小说、闪小说1500字以内。
散文苑:各类题材的散文及散文诗佳作,3000字左右。
诗生活:组诗、短诗,不超过50行,谢绝口水诗。本栏目不接受古体诗词投稿。
新批评:主要推送文学评论、文学观点文章。2000字以内。
象牙塔:主要刊登教师作品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习作。2000字以内。编辑部将根据来稿情况适当调整栏目。
二、投稿须知
1、本刊(纸刊)所有来稿均从《颍州文学》公众平台选稿,不愿意推送的勿投。凡投稿均视为同意平台推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继聪 | 草命
散文欣赏《炊烟是乡村的根》作者:刘亮程
飘逝的炊烟的散文
行走丨怀念炊烟
炊 烟(散文)
又见炊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