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质朴父母不舍情

质朴父母不舍情
文/崔红旗
 
父母离开我们不觉已经十七八年了。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老去,回过头来慢慢沉淀、咀嚼、回味,似乎有了新的发现和顿悟,对父母的怀念也就少了些肤浅,多了几分不同以往的深度况味。
父母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家儿女,一生勤俭,与人为善,平凡得像草木,普通得如土地,在他们身上浸润着淳朴真诚的人生底色和生命光泽。
父亲是个普通的老人,一个有着革命经历的普通老人。我的爷爷奶奶早亡,父亲的两个妹妹成了童养媳。兵荒马乱年代山里人闭塞保守,爹娘齐全的宁肯困守穷山谁也不愿出去当兵。不满十七岁的父亲走投无路,生活无着,便在家乡山西省长子县投奔八路军县大队成为一名战士,后转为刘邓的二野部队,随大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建国初作为志愿军一员又投身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返回东北医院得以治愈,脑部尚留下一小块弹片未能取出,便于1954年复员转业到河北张家口,后一直在司法劳改系统工作。
当兵前他目不识丁,浑不知事,是革命队伍教会他识字明理,使他开阔了眼界,唤醒了觉悟,走出了混沌。从此,就把自己的命运与事业紧紧拴在一起。
常常惊异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忠诚、负责俨然是浸透到了血脉中、骨髓里,从不曾有过一丁点儿动摇和偏移。父亲觉得自己比起还在山沟里没出来的同龄玩伴,比起牺牲的战友都要幸运,甚至可以说是洪福齐天,而这都是革命带给他的造化,是组织给了他温暖,给了他新生,给了他一切。所以,平时工作中,日常生活里,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保持着对工作的认真,坚守着既定原则和自律,从不逾矩。我从小记得,每逢过节,他都在单位值班,平时也很少回家陪伴我们,仿佛单位才是他的家,他的全部生命属于公家,只是到了晚年离休后才有了大把时间与我们共度时光。
在近半个世纪工作生涯中,父亲像耕牛一样兢兢业业,莅事忠勤,且为人耿直,生活简朴,心思简单,特别是后来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更是审慎,不敢有丝毫懈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朴实和清廉,有的老同事说起父亲时至今还在称道他艰苦朴素,对生活要求不高,淡泊名利,真正做到了公私分明,对公家东西从不贪恋,对随意占公家便宜的行为向来深恶痛绝。
父亲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赖于母亲的鼎力相助。母亲娘家距父亲村只有两里多地,中间隔着一座小山包。母亲在家排行为长,她父亲也死得早,下面是一双弟妹,家境贫寒,从小就表现出很精明、干练,头脑活络的样子。嫁给父亲后,父亲当兵在外,家里一应事项全靠母亲一人打理。春耕、秋收、冬藏,推碾、担柴、挑水,山乡生活事无巨细艰辛困顿难以想象,她却样样追求完美,都做得周全,在大山环抱的乡村度过了那段孤寂难挨的岁月。
亲朝鲜战场负伤在东北医治后,觉得伤情好了,仗也打完了,脑海遂萌生回乡务农想法。不识字的母亲连夜让人写信给父亲,用活生生事例,告诉他村里极度穷陋,情况又复杂,回来没什么出息,还是在外面闯荡好。最终母亲的先见之明,阻止了父亲,使其从此打消了回乡做事的念头。
为了让父亲了无牵挂的工作,母亲在父亲转业的翌年亦迁入张家口市。原本有机会出去找份正式工作却一直没能去找,父亲说找什么呀,就在家带孩子干家务吧。这成了她一生的憾事。随后,母亲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我们身上,自然也把家里大事小情承担下来。
母亲在老家过惯了苦日子,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因为父亲除了单位工作闲心不操,疏于理家,她就时常于家里诸事上拿主意拍板做主儿。每年春节前打扫房子,平时买煤买粮,甚至添置一桌一椅,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天长日久,父亲被惯得什么家务也不会做,成了甩手掌柜。母亲也时常抱怨他说油瓶倒了不知扶,来家就像住店似的。但抱怨归抱怨,事后该咋样还咋样。母亲还是那么辛劳,父亲还是那么自在。年复一年,都是如此。
爱屋及乌。母亲任劳任怨,对父亲几乎百依百顺。就连父亲同事来家蹭饭,她也非常好客和殷勤,每次都不避烦难,尽心尽力做山西老家抻面和炒饼款待客人,为父亲争得不少颜面。父亲在单位原本就有非常好的口碑。
小时候,有几年在我们已能自理不再黏人的情况下,母亲忍不住出去做临时工,在街道办的毛线厂纺毛线。早出晚归,用菲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我跟着母亲无数次去过毛线厂。在东关街一座教堂似的老旧大殿里,几十个妇女一人一台纺车,一手摇着纺车转把,一手捯饬着长长的纺线。母亲通常中午带饭,吃的是玉米面窝头和小米粥,还有土豆,咸菜。她有咳嗽的毛病,但她什么也不顾,一个劲儿灰头土脸地纺啊纺。 
以后更多的年月里则全职在家忙家务做家庭妇女。晚年的母亲为此兀自不甘,常为自己没能获得一份稳定工作,没能拥有一份退休收入耿耿于怀,埋怨都是父亲耽误了她的好事。父亲嗫嚅地安慰道:出去干什么也不容易。我们现在够吃够花,活得不也很好嘛。
母亲对父亲一生谨慎的做法,也颇有微词。嗔怪他树叶掉下来怕砸了头。其实,他们之间长期相处,早已彼此影响,惺惺相惜了。母亲平时也总是叮嘱我们本分做人遵规守纪,无论做什么决不可胆大妄为,还时常以父亲谨言慎行为例引导我们。 
父亲母亲脾气性情既有诸多相投之处,又迥然不同。母亲急性子,凡事要强要面,追求极致,所以总是一副着急忙慌风风火火的样子,又爱说爱笑爱唠叨,是外人眼里的红火人。父亲却刚好相反,属慢热型,寡言少语,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十分淡定。母亲褒贬父亲木讷,“活在门里了”。父亲则奚落母亲是“舌头长,生怕别人当哑巴”。表面上似乎性格南辕北辙,但实际上谁又能说他们相互没有影响乃至同化?说穿了是殊途同归,同样的心地善良,为人厚道。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父亲外冷内热,骨子里却也很和善。 
对我和姐姐的教育父亲很少疾言厉色,总是身教重于言教。对旁人也是竭诚以待。60年代末,单位一个同事到外地出差一时回不来,家属突发急病,孩子又小,父亲听说后立马喊上另外一个同事赶到其家中,用平板车把她送到医院,把小孩领到单位照看,由于救治及时,病人很快转危为安。同事出差归来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像这样体贴同志关心他人的事情父亲不知做过多少,尽管他一向内敛,低调,默不作声,却落了个好名声,以至于他去世时,前去殡仪馆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感叹说一个好人走了。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一辈子尽管免不了也争也吵,但却从未失态大吵大骂过。往往是父亲真的发脾气了,母亲说两句也就沉默了。母亲发火,父亲便不再吭声,就好像配合默契似的。反差与互补,龃龉与妥协,生活中的辩证法,或许是许多家庭的生活常态和幸福缘由所在吧。
岁月如白驹过隙,母亲终年劳心劳力,姣好的容颜日渐消磨,中年以后日见苍老,身躯越发弯曲佝偻了,双手皴裂,布满大小不一的口子,多处粘着胶布,像斑驳纵横的老树皮一般。直到晚年也闲不住,白天她有做不完的事,忙不完的活。晚上靠着床铺看电视,这是她难得的歇息时刻,但看着看着,不知什么时候昏昏欲睡,终于竟睡着了。她太疲惫了。
二十年的离休时光里,潜移默化中,父亲的性情也悄然有了某种改变,比如也开始为家里事操起心来。他不擅言辞,却时常惦记我和姐姐工作、生活情况,总在关键节点上及时提醒和叮嘱一些注意事项,还教导我们在家多体谅母亲的辛劳。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赶上学校盖教学楼,由于教室紧张,半天上课半天在家。父亲主动提出帮助照看孙子,每天风尘仆仆徒步往返十多里,整整一个学年风雨无阻,直到教学楼建成恢复正常。
父亲也逐渐适应漫长的离休生活和周边环境变化,变得勤谨起来。母亲做饭忙不过来,让他去附近购货点买一些诸如酱油、醋、盐等物他很顺从,乐颠颠地“奉命行事”,从不厌烦。内裤,袜子之类小件有时也自己动手洗洗。
而在大部分闲暇时间,遛弯散步之外,却总爱守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山西梆子,或是观看央视《新闻联播》和戏曲频道,自得其乐。
父亲平素缄默不语,只是见到久违的老同事例外,才因兴奋而话稠。有一年春节前夕,几个离退休老同志在餐馆里难得聚餐叙旧,他很高兴,回到家里还说个不停,久久沉浸在老友重逢的美好回味中。
他没有别的嗜好,就爱喝点小酒,却也喝不多,每顿一小盅。平时喜吃面食,蔬菜,鸡蛋,豆制品,肉类则不母亲几乎没有什么不吃的。我们至今犹感温暖和难忘的是逢年过节一家老少团圆欢聚的情景。满满一桌飘香的佳肴,家人在侧,灯火可亲,其乐融融。父母喜上眉梢,我们欢喜不尽。“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父母彼此一生没说过甜蜜的情话,更不懂什么是浪漫,不知浪漫为何物。但却深得相依为命的真谛,用行动诠释了特有的相互关爱和疼惜。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生命最后的二三年里,每天都有唠不完的嗑,总是沉湎在陈年旧事回忆中,又似乎都变得有点桀骜不驯,斗嘴格外多起来。聊天时母亲说某事是白,父亲偏说是黑;母亲即使说对了,父亲也矫情地反驳。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像小孩子似的,一副互掐的样子。
父亲的冷幽默,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每次吃饺子,他包的饺子在箅帘上立不住呈平躺状态,我就跟他打趣道:爸包的饺子怎么和别人包得不一样,站不起来啊?父亲面无表情的回应道:怎么,你还想让它跑起来吗?我们听了,使劲憋住笑。母亲嗔怪你爸聊天总是一聊就聊死了。
母亲热爱生活,眷恋生命。晚年时常感叹自己苦了一辈子,刚赶上了好日子的边儿,却已到迟暮之年,流露出对岁月难舍的伤感和无奈。
那年冬天,73岁的母亲终因肺心病反复住院救治无效驾鹤西去。母亲一走,父亲顿时陷入没着没落境地,失魂落魄,更加沉默寡言了。父亲执意让我们陪伴来到母亲坟前,暗自垂泪。寒风中瘦削落寞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羸弱,看着令人心酸。
翌年夏秋之交,父亲最后一次踏上老家的土地,心情愉悦。那里是他的根,他一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怀有深深的乡愁,思念不已,这种情怀越老越强烈了退休后回过几次老家,这一次他依旧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走亲访友,兴致很高。看不够的山水,听不够的乡音。从山西回来后,他便张罗着给老家一个生活困难的发小邮寄治腰疼病的药品。我们也更努力更上心给父亲以温暖关爱和呵护,以慰藉他那颗孤凄的心。
入冬时节,父亲突发感冒咳嗽不止,被我们送到医院。虽经精心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日趋恶化,肺部感染导致衰竭。父亲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豁达地对我们说:死没什么,你们也别太难过,把我一把火烧了就是了。弥留之际,想起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情不自禁哼起耳熟能详的《志愿军战歌》老泪纵横。住院27天后竟也追随母亲驾鹤仙去
泪水淹没了我们,家人又一次为失去至亲痛彻心扉,无限哀伤。
父亲离世时78岁,相距母亲去世,也不过一年多一点。我记得听人说过,两口子若感情太好,走的时候就会前后脚相跟着。父母的宿命似乎应了这话。
现在回想,母亲对父亲体贴入微自不必说。而父亲对母亲又是多么的依恋不舍!他们二老牵手一生,虽然晚年拌嘴不断,但那又何尝不是他们那辈人相互眷恋绻缱的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漫长岁月的磨合,生活细节的磨砺,彼此懂得最重要,它是维系深挚良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秘诀。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我住家离父母家很近,每天下班后有事没事总会先去看看父母,呆上一阵再回家。姐姐有一段时间因患胰腺炎也长住父母家。即使儿女千方百计倾心尽孝,却永远也代替不了他们彼此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所谓最长情的告白就是不离不弃的陪伴,其中夫妻间生死相依亦弥足珍贵。
寒暑易节,花开花谢。每年清明时节,我们会随着成批的扫墓人群去到西山公墓。在父母合葬墓前叩拜祭奠,过往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情景便历历在目。“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我们每每忏悔自责在父母生前作为子女有些事情没有做好,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一切都已无法弥补。
欣慰的是,唯有忆及质朴无华的父母相濡以沫的零零星星彼此难舍难分的点点滴滴,我们心头就会怦然一动,无限温馨父母的品行和精神也已烛照在我们的灵魂里,昭示我们后加深着对人生、对亲情,对父母感情世界,乃至更宽范畴的夫妻之道的理解和感悟,也从中汲取了无形的精神养分和力量。
 
                

征稿启事 

一、常设栏目:
名家:首页头条推出,不限体裁和题材,重点推出名家约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小说坊: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篇小说、小小说,闪小说。中篇小说20000字左右,短篇小说5000字左右,小小说、闪小说1500字以内。
散文苑:各类题材的散文及散文诗佳作,3000字左右。
诗生活:组诗、短诗,不超过50行,谢绝口水诗。本栏目不接受古体诗词投稿。
新批评:主要推送文学评论、文学观点文章。2000字以内。
象牙塔:主要刊登教师作品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习作。2000字以内。编辑部将根据来稿情况适当调整栏目。
二、投稿须知
1、本刊(纸刊)所有来稿均从《颍州文学》公众平台选稿,不愿意推送的勿投。凡投稿均视为同意平台推送。
8、投稿唯一邮箱:yzwxbjb@126.com。投稿时请用附件形式,将作者简介等信息复制粘贴在正文下面,连同个人生活照附件发送。要素不全恕不用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作家 || 散文:最是一年椿好处(重庆/何龙飞)
乡愁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云闽|乡愁如坟(148)
杨六九 | 老家的房子
这些画面里,锁着所有在外的丰县人乡愁
散文||远去的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