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红琼:诗如清泉画中流

  

邓红琼:诗如清泉画中流

——邓红琼诗集《时光画笔》读后

文/邢海珍

       在读过许多新诗作品之后,感觉如今的诗人们追求深度的趋向明显,这当然无可指责。但许多人一味跟风,只知拧紧眉头、故作高深就不好了。尤其涉足叙事,几乎达到乱象横生的程度,以把沉重感塞满诗的空间为能事,诗远离清晰、简洁,苦苦地陷入晦暗和杂乱之中难以自拔。
       在当下汹汹而至的诗歌潮流中,女诗人邓红琼的诗集《时光画笔》让我眼前豁然一亮,她的诗如霁月山风,如清泉潺潺流出。诗的话语从容典雅,空灵深邃,不无现代风范,但又坚守汉语诗学的传统精神,富有充沛的情境之美,可读性强,是与生命的至情至性高度融洽的诗意抒写。在一首题为《另一种倾诉》的短诗中,诗人这样写道:

用白描,虚构一座山
盖我所居,等北风吹来一场雪
浩浩荡荡,越过松岗
覆盖我深藏的烈焰

沁骨的白,是我的另一种倾诉
在变奏的风声里
一遍一遍经过你
清空所有忧伤

你洁白的应答
是时光与万物的重逢
暮色初降时,我麋鹿般的眼睛
有暖暖的火炉升起

       诗中构拟了一座超越现实境界的“山”,营造了浩浩荡荡又有“深藏的烈焰”的“雪”的意象,在另一种倾诉里,清空忧伤,穿过逆境或困境的“风声”,生命的目光里是“你洁白的应答”,“有暖暖的火炉升起”,这样的诗,没有过于费解的、故作深沉的缠绕充塞其间。与当下那些流行的“叙事”之诗相比,邓红琼的诗的确是“另一种倾诉”,她是用明晰清畅的抒情来表达对于世界人生的感悟,让人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融入自我的境界之中。
邓红琼的诗美质充盈,就像潺潺的清泉从画中流出。她的诗属于清词丽句的类型,是王国维所说的“有境界”之诗。在《时光画笔》的后记中,邓红琼写下了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切感受:

       感谢诗歌,让我永葆一颗年轻而纯粹的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坦然地面对人性的虚无和岁月的磨砺。当生活披上诗歌的羽翅,精神便有了新的高度,让我可以俯瞰世界,以更开阔的视野塑造自己的灵魂世界,并学会担当和承受生命之痛。
诗歌,不仅仅是我世俗的飞翔,更是我内心的河流,以波澜不惊的状态撞见分行的自由,或搁浅,或勇往直前,与时光对弈,如梦如画。

       可以看出,邓红琼诗歌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追求,她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精神高度,以更高远的目光看取世界和人生,力求以诗的方式荡涤灵魂,进而达到提升和修炼的目标。她的创新精神,是建立在牢固的诗歌传统的基石之上,达成与读者最大可能的心灵沟通。她的诗在题材的选择上多是贴近生活和人生的,比如乡愁、亲情、爱情、思念、自然风光等等,都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心灵跳跃的律动。我以为,这应该是邓红琼诗歌的一大长处。我历来十分推崇诗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拓荒精神,诗歌是需要有一大批探索的勇士们去付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努力,但又不能否认诗是在一定限度内有自己文体规则的,是需要更大一批像邓红琼这样的坚守者,使现代汉语在诗歌中展开艺术的翅膀,最大可能地飞进读者心灵的空间,在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中实现诗与人的交流,实现人生、家国、时代、自然的诗性融洽。
《时光画笔》中的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精神深度求索的重视,无论是情怀的抒写,还是思辨的陈说,都有不俗的意蕴含纳其中,与形而上的灵性之光总有丝丝缕缕的关系。如在《与秋对视》的诗中写道“北风吹过时,繁华散去/枝头落下的清寒/在低矮的草尖,与秋对视/熟悉的风景,渐渐沉入暮色”,虽然表面写的是大自然的草木凋零,但又深含寓意,指向了人生和生命的过眼繁华,即使是那些“熟悉的风景”,也将“渐渐沉入暮色”,诗中的意旨表述十分自然清晰。如在《近乡》中写“小桥流水依在/旧石板上,有桃花与莺啼燕语对应/此刻,请允许我成为/大山的一部分,与枝头苏醒的/往事,脉脉相连”,写山光水色,抒写的是“我”的感受,人成为大山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容,是所谓“天人合一”情境的自然呈现。
       邓红琼的诗清新晓畅、明白易懂,但又不是只写生活的表象而缺乏思考的深度。在不同维度交汇的精神空间中,诗人强化了艺术创造的主动性,诗意情怀和诗意境界最大可能地向着读者的接受敞开。在突出独特感受促成情境或意象生成的前提下,语言的打理从容自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不事雕琢的状态。诗集中那些写乡情乡愁的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邓红琼的诗学追求,诗的意象、细节多取自生活近处的熟悉事物,但她的眼界是开阔的,有格局有襟抱。比如《故乡》一首:

写到故乡,就有蛙鸣从一盏水色里
抵达风的入口

山茶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
坐在山坡上
数着突然而至的羊群
那些记忆里的人,沿着叶的脉络
缓缓走来

想起二姐的长辫子,父亲身上的橄榄绿
还有远去的鸽群
清明的雨
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一棵棵稗草,在雨中弯下腰
聆听,黄土里的乡音

       诗人笔下的故乡蛙鸣、少女般的山茶花,以及山坡上的羊群,都是那样出之自然,几乎没有特殊的渲染,无论是词语的搭配还是比喻拟人,都能在灵动中达到既栩栩有生气,又深含着思辨的心机。“一盏水色”在组合中既充满了主观的精神指向,又表现出一种浑然天成之美,深情又极富美感。把山茶花喻为“情窦初开的少女”,虽不是多么奇特,但却形态毕肖,有十分传神的效果,可以说是平中见奇,具有古典诗词的情韵和境界之美。山茶花“那些记忆里的人,沿着叶的脉络/缓缓走来”,写到了人,从自然到人世,花与人被诗人的妙笔幻化在一处。诗接着就有故乡的亲人出场,写到“二姐的长辫子”,父亲的“橄榄绿”,亲情婉转,意味深长。清明的雨,前世今生,雨中的稗草,听见了“黄土里的乡音”。语言表述顺达平易,其中的某些象征隐喻因素使诗的意境、意蕴更为深切悠远。
      清代诗论家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有这样的表述:“夫所谓诗中有我者,不依傍前人门户,不模仿前人形似,抒写性情,绝无成见,称心而言,自鸣其天。……我有我之精神结构,我有我之意境寄托,我有我之气体面目,我有我之才力准绳,绝不拾人牙慧,落寻常窠臼蹊径之中。”邓红琼的诗重视抒情,又有很强的“言志”特色,是见风骨、有个性的诗,诗人的真情、美意、识见综合为充沛的创造精神,是在传统的基点之上提升诗意的品位,即如“称心而言,自鸣其天”,诗人的抒情主体体现了面向世界的开阔胸怀,从心而出,又浑然天成。重视心灵间的沟通与交流,强调诗意创造的独立性。诗走向读者的前提必须是优秀的诗歌品质,即使大众化的接受也不是简单地降低诗的文化艺术水准,而是自我与世界高度融合,实现诗人创造过程的良性状态。
       邓红琼的诗眼界非常开阔,社会人生、自然天地、生存关注、思绪骋怀,她不仅善于勾勒提炼,也巧于罗织心象,写实与虚化,形上之思与细节呈现,都能落笔从容、生气灌注,《时光画笔》中的许多诗都能给人留下深切的回味。诗人所写的一些有关历史现实的诗,绝没有空洞的时尚政治理念,摒弃了标语口号的庸俗痕迹,重视艺术美感效果,既有鲜明的时代政治色彩,铿锵有力,又能以意象和情境达成诗的心性、感性效果。她的红色诗歌鲜明流畅,快人快语,绝不缠绕拖沓。“我不花前吟诗/也不刻意等待鸽子振翅而飞时的抒情/我只是,撷取阳光的语言/反复擦拭一支井冈山的老枪/让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在我的眼前巍峨”(《八一的井冈山》),把政治的内容和词语化为诗人自我的情怀与感受,这样的政治抒情在一定程度上使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农民工诗人》更见个性,有很强的生活现实精神和足够的切身体验,“将最后一包水泥搬完/抹去额头的汗水,闭上眼睛/世界骤然安静/脑海里长出无数花朵/在意念里,开开合合//摸出手机,进入微信群/将精心码好的诗歌发出/波澜不惊的内心/仿若那些文字,走出重负后/独自成王/诗歌是他身体突出的火舌/不是让自己灰飞烟灭/而是在疼痛里,将尘世的虚伪与困顿/一一戳穿”,简笔写真,靠的是情境与细节构成,虽然只是几句下来,一个鲜活的农民工形象呼之而出。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底层人,从诗中汲取了足以自信的精神力量,体现了小人物戳穿“虚伪与困顿”的使命感。
      在《时光画笔》的诗集中,邓红琼善于在意象和诗意情境的营造中,强化创造精神,做到内外融通、虚实相济,把主观的情怀与客观事物合为一体,她的诗别有洞天,是别一世界的“另一种倾诉”。在此以《用春天的方式,打开玉树》一诗为例:

沿着通天河,我用春天的方式
打开玉树
将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高原红和格桑花
衬托出一个肥沃的版图
万物在经声佛号里,各得其所

在这里,每一个时间的节点
都彰显中华水塔之美
白雪皑皑的雪山,以神灵之境
吸引八方来客

没有人知道,我在靠近这片神奇土地时
内心的静谧
宛如湖水,颐养一方梦境

奔流的通天河,洗练飞鹰的翅膀
风云际会
一幅幅神奇的画卷
泼墨出中国梦的新篇章

       诗人“用春天的方式”打开玉树,打开人生世界的胜景,格桑花、雪山和水塔之美等诸多事物,溶解在心灵之中,托举着高原的神奇画卷。诗写得静谧平和,修辞很典雅文静,没有躁气,就像清泉流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特点,与大众的接受性没有隔阂。玉树本来是大地震的灾区,但邓红琼却以明亮通透的诗意精神来造情造境,足见内心世界的辽远开阔,诗人情感中的达观和坚忍,燃烧的是理想与希望的火焰。诗的结尾,把天地的境界舒展开来,通天河、飞鹰的翅膀,暗含了大时代的精神气象,在宏阔的时代画卷之上,敞开了中国梦的诗意情怀。
      《时光画笔》中的诗没有任何阅读障碍,明白如话,但这并不妨碍作为诗人的邓红琼对诗性深度和艺术美质的追求。这些诗并非沉重的抒情类型,虽有知识女性柔婉的忧伤在,但其主调就像天空的明媚,没有云山雾罩的遮蔽。邓红琼不是思想负重太大的诗人,她重在驱动情感,让悟性在情境之中处于流动、闪烁的状态,镜花水月,借助景物的呈现,著意于无形。《潮白河之恋》开头有这样两节:

我梦见,明净祥和的乐声
伴随着月光里的莱茵河
在我的身体里奔流不息
我披着莹莹碧水做成的嫁衣
成为这个世界最幸福的新娘

四百五十八公里的大爱
赋予我热恋的土地水白风清
生命的宽阔流进千家万户
倒映五谷丰登和欢声笑语
我们用一脉青山,爱着营造甜蜜的甘泉

       诗在进行曲般的情绪和节奏中激发着心中的活力,伴着对“我热恋的土地”的深切感恩之心,在“爱”的核心里透视出抒情主人公极其丰富的内在世界,是一种“大我”的悲悯精神和家国情怀。从梦写起,引入“月光里的莱茵河”,“幸福的新娘”身着嫁衣,是“莹莹碧水做成”,宽阔的潮白河水流淌着“四百五十八公里的大爱”,两岸丰收的祥和景象寄托了诗人深厚情谊,甚至个人的爱情因素已经扩大为广义的人情人性内涵。

       法国著名诗人勒内.夏尔在《诗论》中说过:“诗人在自己走过的路上应当留下的不是论证,而是足迹。只有足迹才能引导。”这里的“足迹”一词是与“论证”相对而言的。从严格意义上说,诗不是说理,不是理论的形态;而“足迹”则是感性的,让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说是“足迹”来使诗人的主观情思得以寄托与栖居。在艺术表现上,邓红琼是重视感性而不是放纵“论证”的,她的诗虽然不无一些“直言之”的成分,但总体的追求是具象的呈现,是意象、意境所构建的较为典型的“新诗”体式,具有较强的现代汉语的规约性,这样的诗在传播和接受上不无优势。如《洱海》一诗所写的:


岚烟渐渐散尽,遥望天空
心从未如此澄静
灵魂化作时间的羽毛
迎着下关的风,上关的花
飘向十九峰

雪峰之巅,一轮明月
照耀我水晶般的梦
我的热恋是不能自拔的
如十八溪上的一朵浪花
向着你奔流

       像“心从未如此澄静”“我的热恋是不能自拔的”这样的句子比较直白,但它连结着那些情境要素,对诗的整体性也是起到了凝聚的作用。诗中的山峰、明月、流水诸多景物都适时地进入了意象的状态,诗的情境具有清爽、明净之美,一些如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显得从容自然,不见雕琢的痕迹。无论是写山水的实景,还是对于内心或梦境的虚化,都体现出表意的准确性,自然质朴的空灵之境,本身既有禅意,朴素的文字可以读出形而上的思辨意蕴,话语的个性特色自在其中。
       当前诗歌的繁荣景象夹带着许多污泥浊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些时尚跟风的乱象造成了对真正诗意创造的遮蔽,这就要求每一个诗人应有自己的清醒与定力。邓红琼坚持自己的追求,不盲从,不守旧,写自己的诗,说自己的话,形成了风格,她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时光画笔》是一部不错的诗集,以清丽明媚之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路遥远,来日方长,相信邓红琼在将来的创作中会更加努力地提纯诗意,朝着更高的境界迈进,会取得更为骄人的成就。

        点评者简介:邢海珍,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评论及理论研究。在《诗刊》、《星星》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作,曾获黑龙江省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被评者简介:邓红琼,笔名文心若水,文心,现居珠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诗渡》杂志社长兼主编。荣膺“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2019年度全国十佳新锐诗人”等奖项。作品见《诗刊》《诗选刊》《人民日报》《星星》《诗潮》《诗歌月刊》《中华诗词》《作家天地》等海内外300多家报刊及诗集、年选,出版诗集《爱与忧伤》《时光画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美人如玉
王家新:首届“苏曼殊诗歌奖”获奖致辞
刘金钟先生《遐思集》序
壬青微观 | 写给七岁的子曰(马兴诗歌赏析系列之三)
招小波的诗(28)| 唐琼香的米缸放满诗集(外五首)
诗人的心永远年轻——刘惠萍诗集《掬水流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