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学者高度点评《文学的日常2》,多维度剖析其成功原因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让人耳目一新,在众多热闹却苍白的节目中,这个节目因为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有趣表达,让人有惊艳的喜悦。在新疆漫步谈乡村哲学,在辽阔西北致敬江东父老,在充满劳绩中诗意栖居,在街头漫步看身边普通人。

作家和作家,作家和朋友,围绕作品和日常生活,自然生动地谈人生谈感悟,没有矫情。在实景拍摄过程中,我们看到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在随时随地的交谈及采访中,我们听有趣的语言,看对真实生活的文学表达。现实和思想在互动中流转,并流淌着丰富的营养,能够带着观众一起思考,用文学照亮了现实。

从东方的诗书画印,到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人性,神性的思辨,文学毫无疑问担当了人类文明母体的角色。即便进入到视听艺术强势影响着文本阅读的当下。文学依然以其独特的人文属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通过镜头语言记录作家与其朋友的对话,以朴实无华的白描艺术手法,展现了文学触角对于现实生活的敏锐性,也自然让观众站在文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人世间。

《文学的日常》以淡墨轻舒的笔触,晕染了我们平凡的生活,这种即时性的生活流忠实记录,与作家十月怀胎般孕育其文学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流产生了碰撞。如果说以往纪录片更多记录的是具象化的人与事件,那么,记录作家创作过程中思想的形成,则是意像化的记录,这种记录构成该片一个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质,也是对于纪录片在艺术创新上的突破。

没有比现在更能证明先人辩证智慧的时代了:无边无际的信息中,阅读无所适从;近乎无边无际的物质中,生活乏善可陈。

幸好有人能感知到这种窘境。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的日常》是一档“野心”极大的节目:它于纷扰中关注文学、诗性、人生,乃至生死;它于迷蒙中提升人们阅读的“烈度”,提高人们生活的“浓度”。它勇敢地尝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带人们的心灵去找栖居之地。

刘亮程的新疆、于坚的建水……看下去,《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至少能平复一点点焦躁,带来一点点宁静。

文学由“人”创作,承载的也是人的生活与情感。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走进刘亮程、于坚、李修文、双雪涛、李洱、陈彦等作家的创作之地,为观众揭开了文学和作家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予观众真实具象的文学思考与丰厚细腻的人生感悟。

《文学的日常》没有大聊作家们的创作论,而是从文学作品出发,打开了层次更为丰富的生活样貌。作家与朋友们在漫游间与人情、诗意、哲思邂逅,观众也得以随之展开一次精神上的远行。同时节目也从作家的观察出发,直面现代生活的困境,并以思想来理解生活、反刍生活,帮助观众重新发现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延续了从朋友的拜访切入,带领观众走进乌鲁木齐、敦煌、建水等地,探寻刘亮程、于坚、李修文、双雪涛、李洱、陈彦等作家的生活,在对谈、走访、体验、观察中,展现作家与作品之间的血肉联系和奇妙碰撞,也将《一个人的村庄》《致江东父老》《飞行家》等优秀的文学作品铺展在观众们的面前。

用文学照亮日常是《文学的日常》这档节目的初衷,它试图用纪录片的方式在作家、文学与观众之间架起桥梁。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位作家捧读他们作品的场景,仿佛一个神圣的仪式,向观众发出召唤,沉淀下我们浮躁的内心,在书籍中收获宁静与省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意栖居于“文学的日常”
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片,一部让我们遇见好的作家的纪录片
文学,来自日常生活外部的光
格非:在“心灵鸡汤”的意义上阅读文学会离文学非常远
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
作家讲坛 |李浩:文学议题,自问自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