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诗歌●青春诗会】朱慧劼 ▎钟山绿(组诗)

【作者简介】朱慧劼,笔名无歌,安徽宿松人,1991年10月生。省作协会员,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作品散见《人民文学》《星星》《钟山》《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北京文学》等,参加第四届中国诗歌新发现夏令营。有诗集《他乡与故乡》。

钟山绿

不知道你离去是什么季节

吾师,我们未曾蒙面。

这葱茏的五月,法桐不再惹人哭泣,

我更敢抬头观望蓝天。

是绿让人留恋,绿是土开的花。

我们在舟中住,任风牵引,

恨不得成为波涛,

从此不再流浪,不写悲伤的诗。

而你终是那个浪子,在南京。

而我终是那个浪子,在南农。

吾师,这个春天,钟山空绿,

唯有诗知道,我们曾在此停留。

刊于《扬子江诗刊》2020年第1期

秋千

冬夜从琐事中折返,地上的月光难拾。

树上的孩子挥动翅膀,犹如树枝颤动。

在童年的梦里,缘何不笑?

这冬日里剔骨的风,吹到你那里了吗?

我请你转寄的信,你是否收到?

你还给我的零落枝头,我将带走。

刊于《诗歌月刊》2018年第10期

离山

夕阳于山中踱着。

有人在钟山之巅执网,收回恩赐之物。

孤独,如城市之肋骨浮于夜色。

银月发白。

难以前行,非因道阻。

这失宠的人间。舌苔偏食阴凉之物。

而倦鸟需归山林。

而山中渐无人声。

刊于《钟山》2016年第6期

故乡

(一)

写下她,如同写下此生沁入骨血的羞愧。

一些伤疤与生俱来,过往长进身体,而我在洪流之中。

那些未曾猜到的成了悖论:

走得越远,就越要回到这里。

回到这里,在这大山中,

做最不合时宜的一根刺。

(二)

持续地用他人的词语,来避免空气中刺骨的冷。不适感依旧不减。

跟一个老农民讲社会学,和小伙伴说未毕业,结婚生孩子还早。

然后囫囵吞枣地听一些吹嘘,并夸赞。

大山依旧在生长,绿树变卖了大半,尚有荒草。

村子里,一些人被种在土里,一些人破土而出,还有些在发芽。

“土”成为禁忌。他不喜欢“土里土气”成为一个形容词,

他从土里长出的,终将去到那里。

在城里,他说归去,他就变成了箭,

在这里,他说归去,他就做回了石头。

可是归去啊归去,岁月之中他只有渡船。

他第一次在水库里坐船的时候,他以为他见到了大海,

可那毕竟不是。

刊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9期

在山坡上读《亚洲铜》

——给叔叔

亚洲铜,亚洲铜,

青草枯萎是迟早的事情。

还有这一湾河流,

还有那三两清风,

还有飞鸟,还有流云,

一切不会永恒的是一切。

亚洲铜,亚洲铜,

土地的颜色也是我皮肤的颜色,

四季不过是这大山中,

不败的昙花,

只有你,和祖先一起,

须臾间,就成了永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山杂志
艾若诗歌:春天,两个海子
海子:亚洲铜
【砚城文苑】吕凤君 :哦!亚洲铜
土言寸的诗(六)
小学生春天要读的30首诗(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