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诗歌●诗歌评论】吴永煌 ▎暖男才子的弹子山情结——我所认识的诗人学者高嗣照先生和他的弹子山诗歌系列

暖男的弹子山情结

 ——我所认识的诗人学者高嗣照先生和他的弹子山诗歌系列

我心目中的高嗣照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一个普通人。说他普通,是他一开始以教师为职业燃去了青春年华;说他不普通,是他是一位以诗而名闻方的诗人学者。这样,其实就已经是才情两俱了他以普通平凡的一面稳稳地走进了许多朋友的心里,“结出了人生美滋滋的果实”;他又以不普通的一面赢得许多人为他大翘拇指,如品茗一般在心中荡起一腹书生意气。

高嗣照给人扑面而来都是暖

在我的家乡安徽宿松县城东边有一座常年苍翠欲滴的青山,因形状滚圆而得名弹子山。在弹子山东南面,有座一千多人口的村庄,高家大屋,以前是宿松县城的一个城郊村,如今已经是面貌一新的宿松东北新城了。名的诗人学者高嗣照先生就生长在高家大屋他自号弹子山人。不管村庄的区位和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高先生始终还是弹子山人自居不仅从他的号可以印证,而且在他的诗歌和书法作品里,几十年来无不流露出对故乡弹子山挥之不去的情

才因情生,情因才现。几十年来,高嗣照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暖男”,是弹子山下才情横溢的诗人学者。我与嗣照先生相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初。记得那是1990年夏天,我到县教参加全县中学语文优质课评委会,闲暇时,凭着原来在外地从事宣传工作的热情和冲动,走进了县委大院,敲开了县委讲师的办公室,接待是高嗣照先生。

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彼此谨慎。高先生对我会是什么态度,我在察言观色的话语中仔细揣摩着。开始,他对我一口外地口音,脸上和眼神流露出一丝疑惑。我马上自报家门:“我是宿松人老家就是许岭求雨岭的。”“那你口音怎么有些像华阳河农场的?”宿松县境内有华阳河农场,在长江与黄湖之间的复兴洲区,是安徽最大的一家国营农场。

“我从小就去新疆读书,在新疆兵团工作,刚刚调回老家复兴镇中学。新疆兵团基本准普通话,华阳河口音有些相似。”我进一步介绍。

我这么一说,高先生热情地请然后,我们谈了些关于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的话题,话与情渐轻松而浓厚起来。临别时,他热情地对我说:“吴老师,以后有时间过来坐坐,县里也准备成立文联,到时候欢迎你也参加。”出门还特意对我说:“我家就住在宿院子里,有空去喝茶聊天高嗣照先生就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第一次交住中我就这样认定了。

于是,下次到县城,就直接去了高先生里。还有幸见到了时在县委宣传部的张向荣先生宿松师范学校的吴忌老师,他们都是县里有名的本土散文家和作家。不久,我就收到了高先生让县文联秘书长邓庆珍老师寄来的县作协入会通知书。于是,有了机会经常去县城与高嗣照先生在一起讨论我们自办的《南方诗歌》小报的作品,见过现在依然凤毛麟角的散文诗作家司舜。高嗣照先生还先后将我的写诗心得体会和几首小诗刊登在《南方诗歌》上。今天,让我体会到那时候写的诗歌虽然“小儿科”,但也为我后来写诗、作文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也就是从1990起,我开始不断读到高嗣照先生的诗歌。遗憾的是,三年后我离开了老家宿松,调往新疆工作,自诩算是“援疆”的“先行者”。而后的二十多年里,我们虽然有着电话联系,但只有2004年我绕道回老家时,夜间仓促地到高先生拜访过一次。当时,已经是县教育局局长的他,虽然公务十分繁忙,他却早早地在家里等候我。老领导老朋友何强志先生我走高先生家时,我们一见如故。他热情备至地给我让座,沏茶,谈笑风生,我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度过了难忘的一夜。临别时,高先生还特意送给我一大盒中国名茶——黄山毛峰说是新疆不产茶,喝了老家的茶就不想家了回到了新疆,实际上让我是越喝越思念家乡,想起暖男才子高先生

一直到去年,当我有了微信后,在朋友圈加了高嗣照先生,对他的近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高先生1984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诗歌、文、评论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中国诗人》、《清明》全国80余家报刊。已著有诗集《感悟人生》、《归来的雪》、《抵达秋天》、《触摸月光》、《高嗣照现代诗选》等著作

微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欣赏高嗣照先生的大门闲暇之余,我阅读了高先生大量诗作。感到他的才情不减当年,像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有“春光锁不住”的热流在他诗句里流淌,随着我的思绪涌入我的心田,暖暖的……

故乡宿松也在高嗣照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家乡诗人浪濯、刘鹏程、吴忌、司瞬、张劲松、汪长祥等先生的共同努力,于2018年秋天成功申办“中国诗歌之乡”。

高嗣照诗歌的弹子山情结

弹子山是高嗣照先生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

2012年,他在《献给弹子山》这首诗写道:“从我记事时起从我一出生/你就守护在我身后就这样默默地/端坐着像我蹲下身的父亲 沉默寡言//儿时的春天给我岭上一丛丛烂漫的野花/给我夏夜的萤火给我放学后的/牛群牛背上悠扬的牧歌......”

诗人以记叙和描写的手法,述了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与弹子山结下不解的情缘在这里,弹子山确实像一位敦厚而善良的父亲,在诗人心中显得是那样高大、伟岸是弹子山无私地给了他童年无穷的快乐。父爱如山育诗人的弹子山,也如他心中严心里有爱,人生就有歌。《献给弹子山》是一首发自心的歌,是诗人挥之不去的爱。

其实,高嗣照先生早在1996春天就写下了一首,后来在圈内被称为他的代表作《弹子山》“一天天远离你又一天天走近你/山岗上的苍松 明月/清晰可见遥远年代的荒冢//又有我的亲人走进了下界/茂盛的草木 五月漫山的松花/止渴惟有弹子山的茶//我的童年赤脚前行/弹子山的云至今飘浮在一个/穷人家孩子的梦里夏夜的萤火//四月手捏黄秧 九月割荞麦/漫长的饥饿 野菜疯长的荒地/我最早认识山坡上长不高的马尾松//春天牛羊依恋青青的山旁/弹子山头夏日听泉 秋天望雁/腊月 乡间一队队迎亲的彩车//今天走到了哪里白云萦绕/松枝折断滴下透明的松脂/晶莹的泪照亮了山下蜿蜒的路//树长万丈一只鹰又从山脚下/飞走最初的巢筑在山头”。

弹子山可以视作为诗人高嗣照先生的情根。的灵魂深处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弹子山,不会不忍离开这生他养他的灵魂栖息地所以,他一直生活在弹子山脚下。因为,弹子山上掩埋着他的列宗、列祖,山下依然居住着他的乡亲父老,有“弹子山头。夏日听泉,秋天望雁/腊月一对对迎亲的彩车。即使长大“飞走”,最初的巢在山头高先生对弹子山爱得如此之深,拳拳如故。这让我著名诗人艾青那首《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高嗣照诗歌里始终铭记着自己的故亲

高嗣照先生是弹子山脚下高姓第几人?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从小就生长在弹子山,他父母亲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  高先生写父亲、的诗里,可以看出他的父母有着弹子山一样敦厚、坚韧善良的品性,也可以出他对父母亲人深深的眷爱。

他在《父亲》这首诗里这样描写:父亲,这些天老是在 思忖—— /旱烟筒抽得 叭哒 叭哒地响/黄昏时分父亲又扛起锄头往地里走/嘴里自言自语该死的天还不下雨’!//夜很深了父亲一个人又坐在黑夜里/只有眼前吹落的烟蒂,依然在一闪 一闪/禾苗在一天天地枯黄/多像父亲那张愁黄的脸//天还没有开眼/父亲又在牛棚里翻得哐啷 哐啷地响/估计又是在给老牛上草/反刍的老牛无声地注视着父亲//午间母亲将饭菜搬在餐桌上/喊了一次 又一次‘吃饭了——’ 父亲好像渐渐变得有些耳聋/依然一门心事在砍柴火//听烦了就向母亲嘟哝一句/——‘就你知道吃饭’首诗让我想起了罗立中先生的那幅名的油画《父亲》,深沉、坚毅,而一脸苍桑。

高嗣照先生以深沉的感情,用白描的手法,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刻画出勤劳、朴实、善良、敦厚的父亲形象。他笔下的父亲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父亲的生活原型,应该是他这个时代农民父亲的典型代表。正是父亲勤劳、节俭和诚实,才养育出高先生善良、勤勉、诚实的诗人品质。 

诗人用特写镜头,精微细腻的刻画描写,塑造了一个勤劳诚实、纯朴憨厚典型农民父亲形象。这是诗人高嗣照对父亲终年耕作于弹子山下一种默默感恩方式,是以诗的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歌颂、崇敬和礼赞。

是的,这他的父亲,一个诚实而勤劳的农民父亲!爱牛胜过爱自己,就那么一句“就你知道吃饭,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我想作者这首诗呈现我们眼前父亲形象,不仅仅他自己的父亲形象,而是弹子山脚下这片土地一群子民。

诗人这样鲜明的艺术语言堪称惊世之笔,源于心底爱的笔下“父亲”的呼唤。罗丹说:“像在艺术领域的其它部门一样,诚挚是唯一的法则”。只有用生活唤醒生命,用诚挚唤醒诚挚这样的诗歌作品才能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让人感受到现代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

天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高嗣照先生对母亲的情感充分体现在2019年清明节写的一首《今天 我要用无声来探望母亲》“让每一缕风安静下来不要再向地面/使劲地吹让每一缕阳光停止/播洒让每一棵青草在四月停止说话/因为我来到了这座青青的山岗/--来到了这日夜魂牵梦绕的墓地//今天我要用无声来探望我的母亲//你屋后的弹子山青松苍翠而茂密/门前是八百里浩浩的长江滚滚不息/幼嫩的花草在阳光下安静地开放/而村头没有一声犬吠没有鸡鸣/多么像此刻我已静止的心 和无言的/痛默默地 笼罩着这寂静的墓地……”

在这里,爱是一种“疼”,爱到了“静止”,爱到了极致!让风“安静下来”,让阳光“停止播洒”,让青草“停止说话。此时,应该是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年年清明时节高先生都要来到了弹子山上,探望他日夜思念的母亲。此时,不需要热烈、不需要喧哗、不需要任何仪式,只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和无言的“痛”,就已经足够!

其实,高嗣照先生的诗歌不囿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都充满了满腔的热爱。诗人2016年出版的诗集《触摸月光》中:“人在旅途”、“环视欧州”、“那一场雪”、“触摸秋天”等组诗,都是直接对自然、社会与人心的关注。

诗人高嗣照先生说:诗歌是我另一种生存的力量,是诗人人格的自由飞翔。写作诗歌,对于我是一次次生命的壮行,一次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次最好的精神解救,写出一首好诗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诗人高嗣照先生对诗歌独到的见解彻悟,我想这也是他几十年来,对诗歌孜孜以求的不歇动力。

安徽诗歌编委会

主  编:晓  渡
主编助理:海  漠
文字主编:陈韶华  陆春阳
微刊主编:珺  忆
音频组稿:宦美玲
首席校对:李  旸
文字编委
彭剑明 许文舟 王维勤 刘腊华 左新国 崔冬 陈怀 李春林

井明华  郑玉忠  怜子  程渝  珠珠  凡非子  高绪华

朗诵团队
李阿文  万群  金眉  闫淑敏  金红磊  徐绍东  子燕
梦儿  邵梅   笑溪  王琳  老查  蓝调心情
郑光涛  沐一   张朝霞   李小丽  梧叶  张亚伟
微刊团队
 雨后      陈凡  珠珠  天宇   桑吉   陌芷君  献周  珺 忆
投稿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人:杨益生《献给弹子山人》
【今日推荐】放飞白天鹅的人~胡世远
安徽诗人‖【张志强的诗】
伊沙:有主题变奏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名家典藏】总第1187期 高嗣照诗九首 及创作体会 ||诗人应该是地域的代言人——组诗《写给松兹新城》的创作体会
祝宝玉(安徽)||全国第三届“诗渡•海上云天杯”2022年度诗歌奖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