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僚堪舆文化——曾氏砂手的来源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水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可以让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砂手,是堪舆术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杨公风水中把风水建筑左右环绕的山脉,或者房屋左右的地形称为砂手。在风水格局中,泛指环卫诸山讲究“宁愿青龙高万丈,不许白虎半抬头”,砂手藏风聚气,驻福祛祸,是龙脉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风水先师在认识山川河流后通过长期的总结实践中得出,水有阻拦便静,静则能为人所用,水为财,多则富,故有砂手阻拒的地方则富。今天来讲,兴建水库,顺砂而筑坝,多在青龙方(东方下游)建砂坝,形成下砂收尽源头水风水学来说就是下砂手杨公云“惟有下砂能救贫,世代永无贫”,董德彰云“下砂收尽源头水,儿孙买尽世间田”足以说明下砂手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元素

在民间,三僚村曾氏在村庄东北角人工堆砌的下砂最为典型。三僚曾氏砂手位于三僚曾氏祠堂的青龙方,把“仙鹅孵蛋”形山余脉与三僚龟蛇把持的水口相连,此砂手高约2至3米,宽约3至4米,整个山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毛竹,象一道绿色的屏障,护卫着三僚曾氏村落藏风聚气的水口。

好的风水都是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通俗地说就是房后背靠青山眼前能得水,左右两旁有护卫。三僚蜈蚣形山脉的尾部,空荡荡地不能藏风聚气,影响着着曾氏人丁的繁衍明初曾氏的风水大师曾从政,发动族人在曾氏总祠下方水口筑起砂手,屏护三僚水口,以使祖祠贮财聚气。但因曾氏当时人丁未旺,曾氏族人只要修建砂手,紧邻的沈氏一族人多,势力强大,便蜂拥而来把砂手一铲而平不让曾氏在自己的上方筑这道山梁曾氏族人多次修建砂手,均被沈氏破坏。

明朝永乐年间,曾从政多次为明成祖请到北京,施展堪舆术,授官太史明成祖第三次请曾从政上京为祈年殿择址后,曾从政因年老体弱,不服北方水土,卧病北京。明成祖询问曾从政有何要求时,曾从政说:“臣不求金银,但求圣主助臣修完祖祠的砂手。”曾从政病故北京后,明成祖念其有功皇室,遣宫中的黄衣太监二名,护曾从政灵柩还家二名太监到达三僚村后,着令县衙,征发民夫,三天内在曾氏水口堆起了一座巍然山梁。二名太监中,其中一个不服三僚水土,病故于三僚,三僚曾氏感激其建砂手有功,合族为其送葬。“太监墓”建在砂手之上同时也借太监的“皇家官身”镇守曾氏砂手,防止沈氏再仗人多破坏砂手。

从三僚曾氏族谱反映,这座砂手的建设,是三僚曾氏人丁兴旺的开始。三僚村自古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先有陈刘沈,后高曾廖。意思是说:三僚村居民,先有陈氏、刘氏、沈氏,后来才有高氏、曾氏和廖氏。亲临曾氏砂手,你会发现在砂手下砂连接山脉余脉的地方是没有铺设砖瓦,为的就是能使龙脉的山气一直顺势而下,汇聚的山气不会出现断裂而一直延伸到三僚河,为此能永远掌握曾氏的风水命脉,使得曾氏人丁兴旺,风水永流传。

现在,这座雄伟的曾氏下砂已经历时近六百年,曾氏人丁大旺,成为万丁之族,而沈氏却在三僚村里消失殆尽。知天认天而改造天,一个村落的风水布局,改变了一个宗族的命运,不得不感叹,风水之术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便能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为民造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僚风水】曾氏砂手的故事
浮掠三僚风水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的神奇与尴尬——江西赣州兴国县三僚村见闻
曾尚书彭泽始祖考察记
风水口诀,五分钟入门
人工风水里面蕴藏的期望和争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