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医录:要想身体好,五点来注意(二)睡眠
 


    健康长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于健康,睡眠是关健性因素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缺乏睡眠与缺乏饮食相比,更容易带来死亡。——只有在睡眠状态下人才能得到彻底休息,肌体的新陈代谢才得以正常地完成。那为什么不放在前面讲?因为过于关注睡眠问题,可能反而会造成失眠。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记得高中时候就开始关注,并在同学间引发热烈的讨论。据有关资料,从婴儿到成人,睡眠时间呈现逐渐减少。成年以后,有的人每天睡五六小时就行,有的人则需九小时。我就属后一种,并为此沮丧很久。直至得知爱因斯坦每天也要睡九小时,这才释然:一个人成就大小与他睡眠时间的长短并不呈反比,重要的是时间利用;我所该做的是珍惜睡眠之外的时间,因为我的比一般人要少。

但对于睡眠少的人我仍然非常羡慕。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这种差异?似乎只能归于禀赋的不同。在随着中里老师书进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睡眠时间变得非常地少,少到我有些惊慌不安起来:只3到4小时?后来我想:也许我们并不需要那样长时间的睡眠。只要睡醒之后思维敏捷、体无不适、精力充沛、情绪良好,就说明已经体息足了。今年我专门就此进行了试验与观察,结果发现经常是睡一个小时或50分钟就醒了。五脏加上心包,一天下来也只要5、6小时。如果只计肝、脾、肾,则仅须3小时。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也看了,集体诵读《论语》一段,服饰设计显现出深厚的美术功底……次日一查,开幕式总导演是张艺谋,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位本就学摄影出身。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段时间每天只睡三小时,“……我是出名的能熬。”——问题的关键不在睡觉时间长短,而是睡眠的质量

从学中医到现在一年多了,如今我每天睡6小时就够了。这又让我记起,从前有因为看电视而晚睡,第二天又得早早爬起的时候,次数多了发现6小时是一个分水岭,如睡足了这么长时间,次日的各种活动就还能勉强撑得住;低于这个时间则不行。不由更加叹息接触中医太晚。另外,我发现自己也有几次睡眠持续较长的,只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受寒了,以前提到过;二是动怒以致脾胃受伤,最长记录是连睡21至23小时。看来是外邪与七情的作用,导致身体花费更多时间进行修复。

 

晚上什么时间休息比较好呢?中里老师和吴清忠先生都提倡早睡,对于身体方面问题很大的一些人,甚至于最好19点就上床。林光常博士也说“晚9-11点熄灯就寝,放下生命中的一切忧伤。”他们这都根据的子午流注。那么习惯晚睡的人来说,怎么进行调整呢?

象我就不是那种倒头就能睡着的。但记得中学时候有一次班上组织去外省玩,爬山。回来时又走不少路,到家后用热水泡了脚,坐在床上和母亲说晚上要看这节目那节目,忽然睁眼天已亮了,原来我刚说完那几句就对着电视机睡着了。还有几年前我减肥那阵,白天看五六小时书,下班后又提前一站下了公汽,尽快走回去。晚饭以后,想再看点英语总也做不到,老是看了两集电视剧就睡了。——白天更“辛苦”一点,在脑力或体力方面,晚上就很自然地早早想休息了。

最重要的不能着急,得放松些,不然的话就有可能象这位取名“盼望”的网友:“以前每晚11:30睡觉,每天睡5-6小时。自从看了《人体使用手册》以后开始每天敲胆经、早睡,每晚10点左右睡觉,但这样反而睡不着了,经常两三点才能入睡,有时整晚都睡不着,失眠越来越严重。”倒不如不管什么钟点,想睡了就睡。因为身体既知道它需要什么,慢慢地就能自己调整过来,可能你都觉察不到。我在这个问题上原来也是吃足了苦头。我先前就寝比这位还晚,两三点,四点左右,五六点,甚至八九点钟都有过。在身体因别的一些缘故垮掉以后,考虑怎么调养和恢复,W医生说,晚上九点就要准备休息了。稍后她要求这条必须做到。但我试了,就是不行!!最后我说算了,随它去吧。夜里若睡不着,干脆爬起来看书,大约过了50分钟左右就会感到困了(或是看场电影,可能中途就睡着了)——这叫兴奋抑制:在大脑皮层重新建立一个兴奋点,会抑制前一个兴奋点的活动。然后有天猛然发现,我也可以早睡早起了。

 

当然,学了中医以后,知道睡不着也许是心火盛,也许是肝火旺,还有可能是肾阴不足。可以刺激一些穴位来解决。关键是操作时人要放松。若神经虽仍兴奋,身体已然懒怠,夜间就不要进行太多的经络锻炼如敲带脉和推腹等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象我那年刚从新疆回来,每晚躺到床上后都非常想写。那时已经十二点左右,写还是不写?

后来在报社工作,白天出去跑,晚上把稿子写了,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再修改。我也曾担心过这样会不会影响健康。偶翻旧杂志,在《读者》上看《梁实秋的忘年恋》,其中讲到他与韩女士的婚后生活,两人的作息大不一样,梁是读书写作至深夜,然后睡到中午的,但他活到八十四!如果不是在医院抢救时输氧管出了故障,窒息,他还可能活更久。由此记起很多搞文艺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有的每天凌晨三点钟起来写,有的象梁实秋一样日日至深夜,但长寿者并不鲜见。《内经》第一篇说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后半句讲的只是生活要有规律,并没有说什么钟点。第二篇里写着“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指出在不同季节作息宜有所变化。第三篇才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收。是故暮而闭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但依现代人的生活,能做到的恐怕不多。只要生活得比较规律,可能身体会有一些代偿机制。何况《内经》在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后面,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闲”就是“静”)要求“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第一个“从”通“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整四季作息改善睡眠
西安济众堂丨中医养生保健,调整四季作息改善睡眠!
一份健康的作息表 快戳!
你会轻松倒时差吗?
轻松倒时差
保持这样的习惯,每天都比别人多出一小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