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愁征文288号】潘立成:怀念妈妈



怀念妈妈

潘立成

今天是母亲节,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这淅淅沥沥的雨恰似我母亲的眼泪,流得很多很多。母亲的眼泪充满着辛酸、慈爱和期盼。
古人云: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三大不幸,谁只要经历一次,都是莫大的悲哀。我母亲不但这三大悲剧都经历过,并且还多经历了一次青年丧夫和3次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宋朝张侃有首《岁时书事》的诗,诗曰:“墙东古杨树,秋来已憔悴。非无岁寒心,政以枝条脆。阳春敷新荣,生育不择地。依依杨柳枝,风前舞娇翠。娇翠虽至柔,中有生生意。”妈妈苦难的一生,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似乎也富有这样的诗意。我母亲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是英勇顽强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

一、被遗弃的婴儿
1932年农历2月28日,母亲诞生在浙江省丽水县城以北约2公里的丽阳乡塔头村。我外公叫周朝宝。母亲一出生就不受我外公欢迎:因为母亲出生前外公已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周翠英,小的叫周素英。因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习俗使外公多么希望第三个是男孩!然而不然,外公非常失望,决定把三女儿送给别人。可是,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我外婆坚决不肯,两人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争吵。几个月后的一天,外公叫小叔公(即他的弟弟)趁外婆不注意,把我母亲悄悄抱到城里放在最热闹的府前一家人的屋檐下,自己躲在旁边看守。可怜的母亲不停地啼哭,一位善良的妇女经过这里,把母亲抱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端详了许久,觉得这个婴儿既可怜又可爱,于是就把她抱回家。小叔公悄悄跟去,跟到离府前不远的枣树荫弄一大户人家,打听到这个家的主人姓李。
外婆得知后经常与外公吵架,常以泪洗面。外婆实在经不起精神上的煎熬,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去城里找到枣树荫弄那户李氏人家,提出想把女儿抱回去的请求。李氏家人通情达理,见外婆爱女心切,深受感动,表示同意。外婆宁可自己挨外公打骂也不愿让女儿再被别人抱走,用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母爱,时刻呵护着女儿,外公只好作罢,给女儿取名翠娇。

二、青年丧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0年农历正月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中,我外公却因病去世了!当时母亲只有9岁,二姨妈12岁。18岁的大姨妈已嫁到离塔头村以西5公里远的联城乡常宅村曾章海家。我外婆是个被缠了脚的妇女,却要下田干活,带着两个幼小的女儿,那种生活真是艰辛之至,度日如年啊!外公在世时,一家人生活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外公不在了,整个家庭生活重担全落在外婆一个人肩上,三寸金莲岂能承受得了?亲戚朋友虽深表同情,却无力相助。
我大姨父村里有个叫潘廷贵的人——后来就是我爷爷。爷爷死了妻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很小。一个家庭失去男人不行,失去女人也不行。爷爷虽会干农活,而洗衣烧饭等家务就不会干。外公去世两年后,大姨父出面将我外婆赖玉凤介绍给潘廷贵即我爷爷为妻。外婆带着两个幼小的女儿,嫁人的目的是为了抚养女儿成长,因此提出必须将两个女儿一起带过去。俗话说:“宁可添一斗,不愿添一口。”意思说,宁可多给别人一斗粮食,也不愿家里多来一口吃粮食的人。现在外婆要带两口过来,爷爷觉得压力太大了。后来,经过协商达成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即潘家同意外婆将两个女儿带过来,但其中一个小女儿周翠娇将来要成为潘廷贵大儿子潘华君的妻子,即先当童养媳。在当时两个家庭都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下,这是没办法的最好办法。
三、顾全大局(1)
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不把大我妈妈3岁的二姨妈许配给我爷爷的大儿子?甚至还想为什么不把外婆带来的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爷爷的两个儿子?有人说我妈妈小时候就长得很漂亮,也许是我爸爸当时就看上了我妈妈,而爸爸的弟弟当时还太小,还不适宜为其讨论这些问题。
母女嫁父子给重组的家庭带来了和谐稳定的好处,等到潘廷贵大儿子潘华君、赖玉凤三女儿周翠娇都长大成人了就结婚。他俩结婚之后无比恩爱,于1950年农历2月6日生下我。1952年农历12月5日生下弟弟立平。
我和弟弟的出生给潘家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希望。一家七八个人,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热热闹闹,爷爷、奶奶都非常高兴!全家人都很快乐。
我的姑姑叫潘华仙,与我妈妈同岁,也长得很漂亮,但在17岁那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她在病重期间曾对我父亲说:“大哥,你以后对嫂嫂一定要好!”我奶奶和妈妈都说姑姑很懂事,很可怜,很可惜。
1952年,我叔父潘华龙被征兵到福建服役。1953年,我爸爸患病,因当时家里太穷无钱医治,不幸逝世!我可怜的父亲逝世时只有28岁!我妈妈才22岁,我4岁,弟弟立平两岁。那日子怎么过啊?
青年丧夫,我母亲精神上第2次遭受沉重的打击!
爸爸英年早逝,叔父去福建当兵,家里只有爷爷一个正劳动力。为了尽量减少家庭困难,妈妈除了和奶奶一起做缝补浆洗、烧饭喂猪等家务外,带我和弟弟的任务就落在了既是我外婆又是我奶奶的身上,妈妈尽量腾出时间随爷爷到生产队里干农活挣工分,既当妈又当爸,里里外外全都干!
当时参加生产队劳动的妇女极少,妈妈聪敏好学,人又长得漂亮,不仅全村出名,而且在邻村都有名气。于是,就有些人前来为妈妈介绍对象。但无论红娘或月老多么的热心劝说,妈妈都用既简单又充满人间真情的一句话谢绝。她说:“我如果嫁出去,家里两老两小怎么办?谁照顾他们?”这一句虽平凡却闪耀着尊老爱幼光辉思想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动!妈妈是用她自己美丽的青春来换取我们的幸福啊!

四、顾全大局(2)
1957年,我叔父在福建当了5年兵之后退伍回家。23岁的叔父年富力强,英俊潇洒,颇有军人气质。按当时农村习俗,应该找对象成家了。
妈妈认为:原来不忍心丢下这个家出嫁,是因为家里有两老两小,现在小叔回来接替这个担子,倘若再有人来介绍,也可以考虑出嫁。两个儿子是潘家人,可以留在潘家,也可以带着出嫁,就如当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出嫁那样。这也是生活所迫。
然而,此时我爸爸、妈妈双方的长辈至亲都在商量一件极其重大的事,即劝说我妈妈和我叔父结为伉俪。此事乍一听,似乎有悖伦理,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具体分析利弊,客观公正看待问题。亲戚们摆出许多理由来说明,我母亲和我叔父的结合对整个大家庭来说是最佳选择。大家认为:妈妈如果带着我和弟弟出嫁,我们就成为对方的继子;同理,对方的孩子也成为妈妈的继子。这种复杂的关系会引发许多矛盾。妈妈如果一人出嫁,我和弟弟留在潘家,我们就成为叔父及新娶来的叔婶的侄子。这种关系也很难处理好。况且,上面还有两老:一个是妈妈的母亲、叔父的继母;另一个是叔父的父亲、妈妈的继父。倘若妈妈嫁出去、叔父娶回来,整个家庭关系都发生变化,会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新矛盾。几乎所有的长辈、亲戚都认为:只有妈妈和叔父结合在一起,这个潘氏家庭才是和谐的、完美的、充满亲情的。
叔父在亲戚们的劝说下,顾全大局,表示同意。妈妈认为自己已婚且有两个孩子,现在要与小叔子结婚,社会舆论压力难以承受,表示不同意。但亲戚们始终坚持认为这是最正确的决策,一次又一次做妈妈的思想工作。在众亲戚和长辈严肃、认真的动员说服下,妈妈终于默许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亲上加亲的大好事!
果然如亲戚们所期盼的那样,母亲和叔父结婚后,整个家庭出现了繁荣昌盛景象:顾全大局的叔父与母亲感情深、亲情浓,于1958年生下了二弟立荣,1960年生下三弟荣廉,1963年生下小妹群莲。叔父与母亲正年轻力壮,拼命干活,他们对父母孝敬,对子女关爱,叔父待我和大弟立平视同己出,关心备至。
1958年,党中央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大办钢铁”的举措。我叔父和妈妈被抽调到县城动力厂去炼铁,奶奶因要带还在哺乳的立荣,也跟随来到炼铁厂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工棚里,睡在坚硬的地铺上,四周是乌黑的炼铁烟灰,环境恶劣。爷爷带着我和立平留守在常宅老家,烧饭、洗衣都靠自己。一家人分居两地互相照顾不到,各自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1959年开始,连那点剩余的粮食都吃完了,只靠吃番薯、萝卜、南瓜、洋芋等杂粮甚至是树皮、草根充饥。1960年农历8月15日中秋节,在万家团圆的日子,我可怜的爷爷死在常宅老家,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悲痛。
五、第一次患重病
1963年国民经济恢复好转,1966年又爆发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社会动荡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和每个家庭,大、中、小学停课,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972年,在县城读高中的我回到家里,听说妈妈肚子痛了好几天未好转,就用手拉车把妈妈拉到丽水县人民医院去看。妈妈因疼痛一路呻吟,我心急如焚,恨不得早一点拉到医院!可偏偏我穿的塑料凉鞋坏掉,拉一段路就要停下来弄一下碍脚的鞋。妈妈说:“我不知道你鞋破成这个样子,知道的话要给你买双新的。”我说:“妈妈,不要买的,就是走得太慢了。”我的鞋破了没告诉父母是因为:我1970年去读高中时已21岁了,初中毕业在家种了5年田再去读高中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当时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在读书。于是,我主动提出:在读高中期间不买新衣、新鞋,寒暑假、星期六、星期天一定回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尽量减轻家庭负担,自己养活自己。
十几里路花了1个多小时总算到了医院。妇产科叶雪梅医师给妈妈检查后说:“你母亲内出血,生命垂危,必须马上手术,你快去办住院手续!”
我来到住院部,一名男子叫我交几百元钱。当时很穷,只带了几十元钱,根本交不起这么多,只好向他恳求:“我母亲病情危急需马上手术,让她先住进去,钱我一定会交齐的。”那人任凭我怎么说都毫不同情,并“啪”地一下把窗户门关上。我想作最后的争取,用手拍了几下窗门,他打开窗门瞪着眼凶狠地说:“我下班了,你再敲门,我就叫人把你抓起来!”说罢再次“砰”地一声把窗门关上。我感到非常无助,感到那人的冷酷无情!
我万般无奈回到妇产科。叶医师问:“你住院手续办好了吗?”我说:“没有。因钱不够,住院部的人不肯办。”叶医师深深叹了口气,深表同情地说:“你妈妈肚子里已都是血了,而且还继续在流,再不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了!”她稍停了一下坚定地说:“他不给你母亲住院,我也要给你母亲做手术!”这是一句充满人间真情的话。我不仅当时非常感动,后来每次讲述到这句话时都会哽咽、热泪盈眶!她又皱了下眉头说:“你母亲因失血过多,还需要输血。”我说:“我到城里姨娘家借借钱看。”妈妈含着眼泪有气无力地说:“血就别输了,连住院费都交不起,哪有钱买血呀?”叶医师说:“血是必须要输的,但你们又没钱,我只好采取没办法的办法——把你母亲肚子里流出来新鲜一点的血抽一部份起来再输回去。你赶快把母亲抬到楼上去,我马上给她做手术。”
听了叶医师的话我很感动,立即把母亲抱上楼。母亲无数次抱过我,我第一次抱母亲。当我抱起母亲的霎那间,惊奇地感到母亲的体重很轻!我以前一直认为母亲是身材高大、身体很重的,此时才意识到母亲因劳累过度又缺乏营养,身体是如此瘦弱,如此轻巧!母亲一心关爱着我们5个子女,我们子女何时关心过母亲?甚至连关注都没有啊!
我把母亲抱到楼上手术室,叶医师成功地为我母亲做了手术,并将母亲身上流出的血抽了300CC输回去。做完手术,母亲躺在床上瑟瑟发抖,嘴里轻微地叫:“成儿,我很冷,很冷。”我去向医师要了床棉被,但两床被子盖上去,母亲依然抖得厉害,依然叫“很冷,很冷。”我又去问医师。叶医师说:“你母亲身体太虚弱了,血输进去体温一下子上不来,过会儿会好的。”后来,我很后悔当母亲需要输血时,因情况紧迫而没有坚持去城里姨娘家借钱买血,也没想到要求自己献血!我很对不起母亲。亲爱的妈妈,请原谅孩儿的不懂事,没尽孝!
那几天,我一直陪在母亲身边。母亲经叶医师和护士们的精心治疗、护理,总算转危为安,没住几天就结账出院了。

六、第一次跌成重伤
1975年,当时的联城公社林场组织一些生产队社员到坑口村叶山底林场掘山整地,准备植树造林。从山腰到山岗到处都有人在砍树、掘地。掘山属吃力活,一般都是男劳力干的,而一直在田里干农活的妈妈也参加了掘山。正当母亲聚精会神在半山腰挖掘时,突然有人对母亲大喊:“快逃!山上有石头滚落下来了!”妈妈惊慌地往后一退,没想到后面是悬崖峭壁,妈妈一失足摔了下去,跌成重伤!
显然,这属工伤,医药费应由公家支付。但那年代一个男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天只挣几角钱,无论农民家里还是生产队集体都很穷。没有钱就只好在公社卫生院里简单地看了下,敷了点伤药,根本没治好就回家了,留下了后遗症——左肩胛骨严重位移,给日后生活、劳动都带来不便。

七、第二次跌成重伤
1978年10月19日,大弟立平开拖拉机将生产队里的稻谷运到粮站去。当时交通条件很差,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差。母亲和几个村民到城里办事就顺便坐在运载稻谷的拖拉机上。当大弟开到一座小石板桥上时,小桥一边的石头突然松动坍塌,拖拉机上的人和用麻袋装起来的稻谷翻倒在水沟中,稻谷正好压在母亲身上,造成腰椎两节压扁、三节压裂的重伤!
妈妈被送到碧湖南山一家私人伤科医院去住院治疗,不知是医师技术还是医疗条件问题,妈妈的身体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差,后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医师也不敢再治,叫我叔父将母亲带回家去。
带回家去怎么办?一个严重而危险的问题摆在面前!
此时,我城里二姨妈的儿子吴立人,碰到我母亲几个月大时被枣树荫弄李氏人家抱养过的那家人的后代李祖福。需补充说明的是:我母亲长大后听说自己还是婴儿时曾被枣树荫弄一李氏人家抱养过,就去那户人家认了干爹干娘。李家人友好和善,与我们家作为亲戚互相往来。吴立人和李祖福都是我表哥。立人哥对祖福哥说:“常宅姨娘跌伤后在南山医院没治好,现在已非常严重了。你是否有认识的好医师能帮助救救姨娘?”
祖福大哥当时担任丽水县玻璃纤维厂厂长,是优秀企业家,认识的人很多。他把我母亲带到丽水地区医院,请骨科主任医师张本治疗。张本是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师,且是祖福大哥的朋友,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妈妈的病情化险为夷,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在此,我要向立人大哥、祖福大哥和张本医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谢意!
由于装有稻谷的麻袋压坏了母亲腰椎里的泌尿神经系统,且相当严重,又由于前阶段在南山私人医院没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妈妈的跌伤留下了尿失禁等后遗症,这给母亲后半生造成了无比的痛苦。

八、中年丧夫
倘若说前两次跌伤对母亲肉体上给予沉重打击的话,那么1987年叔父的去世,给母亲精神上更是一次致命性的打击。
1987年上半年,叔父就感觉身体不舒服,母亲叫他去医院看,他为了要干繁忙的农活没去。我和弟妹们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平时总以为叔父的身体很好,因为叔父当过5年兵,宽宽的、笔直的肩膀看去很帅气、很精神。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关心和过问父母的身体状况。后来才认识到这是缺乏应有的孝心,因为岁月不饶人,父母的身体也会渐渐退化、衰老的。经常关注、关心父母的身体是儿女的职责!但我们没有做好,我们太不懂事,我感到很内疚!
下半年,叔父越来越感到身体不舒服,母亲再次催他去医院检查,他仍不肯去。他说:“如果去检查出来,连晚稻都割不掉了。”可见叔父是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了。他为何坚持不去看?我们无法知道。叔父是个非常勤劳忠厚的人,他可能认为去医院看病会耽误工夫干不了农活?他可能认为去医院看病需要花很多钱?他宁可自己一天天熬下去,忍下去,耗下去。对叔父缺乏关心的我们子女全然不知其身体情况,更不知其思想情况!因为我们对父母的陪伴太少,与父母的交谈太少!
一天,叔父和母亲在黄豆田里拔草时身体非常难受,他弯着腰拔了一会弯不住了就蹲着拔,蹲着拔了一会又蹲不住了就跪着拔。母亲见状非常心疼,哭起来劝他去检查。叔父总算同意去了。
第二天,我从大洋路住处四楼下来正准备去上班,刚好在路口碰见叔父。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来城里叫我陪他去丽水市人民医院做B超检查。
医师做了很长时间B超检查后叫叔父先到门口等一下,然后将结果告诉我:肝癌!这真是晴天霹雳!我顿时痛哭不止。我在B超室勾起许多回忆,哭了很长时间才出来。父亲问:“你怎么会在里面这么长时间?”我说:“医师讲你的病情。”他问:“怎么样?”我说:“讲你肝里有病。”非常忠厚的叔父没有再问,我也没再告诉。
我把叔父送回家,叔父见到母亲就说:“我们的夫妻缘分已满了。”说完流下了眼泪!叔父也是位聪明人,他也许从我凝重的表情中猜到他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我将叔父的病情告诉母亲和立平、立荣等人,母亲如五雷轰顶,顿时嚎啕大哭!母亲说:“把房子卖掉给他治病!”
我们只知癌症的厉害凶险,不知怎么治才是最佳方案。医师说:放疗可直接杀死癌细胞。我们选择了这种方法。结果叔父治了一段时间不仅无好转,身体越来越差,病情迅速恶化。据说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后来想,这种放疗对叔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悔之晚矣!
1987年10月28日即农历9月6日,叔父不幸逝世!临终前叔父意识有点模糊,他说:“你妈饼还没烧熟,我要去看电影了……”我们一直认为身体很好的叔父离世时才53岁,从9月19日B超检查出来到去世只有40天!叔父是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整个家庭遭受重创,母亲更是经受了“中年丧夫”之大不幸!命运对母亲是多么的不公,多么的残忍!她经常一个人以泪洗面,有时捧着叔父的遗像痛哭,有时跑到叔父的坟前恸哭……

九、奶奶离世,妈妈更孤单
叔父逝世后,老家只剩下奶奶和妈妈。妈妈继续上山下田干农活,与奶奶相依为命过着节俭的日子。我们兄弟妹根据各人具体情况也会尽量回去看看。奶奶毕竟是80多岁了,渐渐衰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务就完全靠妈妈一个人承担了。在奶奶患病期间,妈妈做饭烧菜、端茶喂药,服侍着奶奶。
1990年11月27日,即农历10月11日,88岁的奶奶不幸逝世了!这给妈妈的精神上又一次沉重打击!从此,妈妈一个人住在老家,极为孤单!一个人烧饭菜很不方便,烧多了吃不掉,烧少了不够吃。我们回家时经常看到妈妈只是一碗咸菜一碗饭在吃。我们曾叫妈妈住到城里,但妈妈不肯。立人大哥曾多次动员妈妈:“你现在年纪大了,有这么多子女总要选择一个靠下去。”妈妈说:“靠谁呢?靠谁都不妥当。”妈妈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也很聪明,很会思考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叫妈妈住到我们家里来也只是口头叫叫,没具体行动。倘若态度坚决,主动把妈妈的衣服之类整理好,非常诚恳、迫切甚至强行把妈妈接来,也许她会来。我是长子,我那几年都没想到要那样去做,我应负主要责任!我那时还想,母亲一个人住自由自在,住在我们家也许会感到拘束。母亲住儿子家若感到拘束,那一定是儿子的责任。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真理啊!我知道太晚了!
妈妈一个人在老家实在太孤单,就和本村及邻村妇女去拜佛、念经。妈妈没读过书,学习念经非常困难,要一个字一个字去学、去认、去读、去记,比有文化的人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那几年,妈妈认到了经书上的很多字。我们星期天回老家,常看到妈妈一个人端坐在客厅高高的木椅子上虔诚地念经,念好一段就在黄纸上点一个小红点,点满一张再盖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红色印章。妈妈遇有不认识的字就十分客气地问我们,第二次、第三次来问时就非常客气地说:“又要麻烦你了,再和我说一遍。”几年时间,妈妈以惊人的毅力诵读并记住了好几部大小经文,真是神奇!
妈妈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加上她天资聪颖,无论什么事都做得很好。她念经也不例外,念字口齿清楚准确,声音清亮,整段句子的节奏、重点、感情、表情都把握得比别人好。这连那些有文化的妇女都不得不佩服。因此,每当大家集体念经或到哪里去做佛事、踏莲花时,大家都推荐妈妈带头做榜样,排在队伍第一个带领大家边走边念。妈妈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是楷模。

十、老年丧子
2000年,妈妈精神上又遭到一次无比沉重的打击!
小我10岁的弟弟荣廉,当年在丽水地区林业局车队担任副队长,他儿子瑜峰14岁、女儿雨丝4岁,妻子黄美琳没工作,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因生活所迫,他被几个所谓的朋友拉进去入伙,准备到碧湖镇大林村老矿井开矿。那是个多年废弃的井,井下积水很多,抽了3个月不干。于是决定放弃,荣廉一个人爬到垂直高度60米深的井底去准备把水泵用绳子捆住,由在井口的4个村民吊上来。不知何因?他下井后不幸遇难!
2000年3月18日,我接到美琳电话,立即和妻子玲琳、大弟立平、小妹群莲等人赶往矿山。立平冒险下到矿井叫喊、寻找无果。我们觉得回去无法向妈妈交待,决定再下矿井寻找。这时已是夜晚七、八点钟,矿山全黑,矿井里更是漆黑如墨,奉命来到现场的碧湖镇派出所所长带了几个警察和消防队员来看了一下,没采取任何措施就走掉了。村民都不敢下井。我们自己找来绳子和竹杆,这次我准备下去寻找。面对具有生命危险的时刻,只小我两岁的弟弟立平坚决要由他下去!他第二次冒着生命危险下到矿井,经过艰苦的寻找,用竹杆戳到矿井底下水里有柔软的东西——判断那是荣廉!等立平上来,已是深夜11点钟。确定荣廉已遇难,我们都非常悲痛!
3月19日,我们把妈妈接到荣廉家,告知荣廉不幸遇难。妈妈惊闻噩耗简直哭成泪人!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撕肝裂胆的痛楚使母亲一夜未眠,白发剧增!老年丧子,乃人生的三大悲剧啊!我可怜的妈妈怎么总会遭受这些肝肠欲断的大灾大难?妈妈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经历的苦难和打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十一、妈妈仙逝
妈妈因在肉体上、精神上屡次遭受重创,晚年生活质量很差。自2008年8月25日到2013年11月21日,5年里先后8次住院。在这5年期间,妈妈先是住在妹妹群莲家,后来在我家和群莲家轮流着住。妹妹承担起既当女儿又当儿子的责任。住在我和妹妹家比她一个人孤独住在常宅老家是好多了,无需自己烧菜烧饭,早晚有人陪伴说说话,生活上能得到照顾。到最后一两年,妈妈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夏天洗澡都要靠我妻子玲琳和妹妹群莲帮助完成。但由于我和妻子、妹妹和妹夫白天都去上班,妈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依然是孤单的。双休日,我们想把妈妈带出去玩玩,女儿艺峰还给她买来了轮椅。女儿以前曾给我的妈妈买来一根拐杖,女儿比我们考虑得还周到,做得还好!但妈妈自从不大会走之后就不肯去玩,她始终坚持一点: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妈妈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她甚至把自己逝世后将要穿的寿衣也准备好,说“以后让儿女省力些。”她在整理自己的寿衣时,心里该是多么酸楚呵!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陪妈妈说话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老年人普遍喜欢怀旧,喜欢子女陪伴说说话。一个人要在别人面前能畅所欲言心情才会愉快。妈妈无时无刻都在体谅子女,我们子女怎么就没有无时无刻体谅妈妈呢?陪伴是最好的爱。陪伴可以抵挡世间的孤独和寒冷,陪伴需要花时间、花精力,需要诚挚的爱心,唯有如此方能温暖另一个生命。我们没有做好,悔之晚矣!无法弥补!
妈妈随着年龄增大,行动不方便,在妹妹家接连两次跌倒,造成后颈骨骨折和大腿骨折,导致卧床不起。人一旦丧失活动能力,就容易产生并发症。妈妈2013年第7次出院后住在我家,群莲每天晚饭后来把妈妈擦洗身体。妈妈因大腿骨折不能行走,整天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社区每年组织一次体检,我把医师请到家里为妈妈抽血,查出来患严重的肾病!
我们立即送妈妈去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我和妹妹等人轮流陪伴。住院期间又出现脑萎缩和肺心病,且越来越严重,有时出现意识模糊,连饭都不会吃。
我喂饭,妈妈嘴不张开,有时像哄小孩似的好不容易喂进去一口,有时硬塞进一口。但她即使食物在口中,也不咀嚼;她即使咀嚼了,也不知吞咽。妈妈在少年、青年、中年时期,是多么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多么需要有好吃的食品啊!可是,妈妈会吃东西时没什么好东西吃;现在有好东西吃时,妈妈却什么都吃不进了!吃饭,对平常人来说是一种享受;而对此时的妈妈来说却是难受。她连食欲、咀嚼和吞咽功能都减弱甚至没有了。妈妈是多么痛苦啊!
不能进食就没有营养供给,后来采用鼻饲:护士将医院配制的流质食物用大型针筒通过胃管从鼻子里饲进去。这样折磨了几天,妈妈没好转,还出现昏厥。肾科医师动员我们将妈妈送重症监护室做血透。
转到重症监护室后,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我们每天下午去门口等候,巴不得早一分钟进去,晚一分钟出来,多陪妈妈一分钟也好。这时,妈妈已不会说话,连眼睛都很难睁开,但她在我们亲切地呼唤下,还是会极力睁开看我们一眼。我和妹妹群莲、大弟立平、妻子玲琳等人进去,急急忙忙帮妈妈擦洗一下脸和身体,亲切地和妈妈说几句话,但妈妈已不能说一句话了。群莲每天送人参汤来喂妈妈喝几口。我们多么期待妈妈能一天天好起来!
妈妈在重症监护室住了8天,医师找我们谈话,说病情危重可能会停止呼吸。根据妈妈以前的愿望,我们将妈妈送回常宅老家。
当护士拆除插在妈妈身上的血滤、输氧等各种管子时,我意识到妈妈离开这些是肯定不行的,于是情不自禁地扶着竖插在病床上的铁杆呜呜地哭起来。
2013年11月21日,我们把妈妈送回常宅老家,村里一些村民得知后都赶来看她,妈妈睁开眼,不会说话。下午2时许,我们发现妈妈睁开的双眼不会动,我试了下鼻息没有了!但吸氧罐里的水还在翻滚,似乎还在呼吸。我打电话将情况报告重症监护室给妈妈治病的陈医师,医师说:即使停止呼吸,氧气罐旁的水也是翻滚的。于是,我和立平、群莲认为妈妈已无生命体征了!
妈妈虽然已停止了呼吸,但妈妈的双眼是睁开的,而且流着泪。她无比痛苦、无比慈祥地看着我们。她一定有许多话想要对儿女们说,但她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了!她带着万般无奈和不舍,无限深情地望着牵挂了一辈子的儿女……
妈妈逝世后,在家里停留了三天三夜。夜里,我和立荣、群莲分别睡在客厅沙发上和另外房间里守护,唯有立平连续两夜睡在妈妈房间最亲近的守护,6岁就过继给大姨娘为子的立平表现出对妈妈最无私的忠诚和孝敬!
妈妈如同所有婴儿一样,带着哭声来到世上,走过了82年艰难困苦的人生路,把全部的爱无私地献给我们子女及子女的后代,自己含着无比痛苦的热泪离开了人世……
此时此刻,让我虔诚地跪在伟大的母亲面前无比悲恸地哭喊:妈妈,孩儿离不开您啊!

十二、妈妈留下的瑰宝
妈妈虽然驾鹤仙逝,但她一辈子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地生养哺育我们5个子女长大成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勤劳。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9岁丧父的妈妈从小像男孩似的看牛、砍柴、锄草,干农活做家务。青、壮年时期,妈妈做各类农活不仅在全生产队(常宅村)妇女中第一,而且在全大队(常宅、白前2个村)乃至全公社(几十个村)都是佼佼者。妈妈曾被评为丽水县劳动模范,到城里开过全县劳模大会并领过奖。妈妈烧饭、炒菜、补衣服、做鞋子、织毛衣、绣花,甚至做豆腐等家务也样样都会。她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我们家里的灶头、锅盖、餐桌、凳子都非常干净,受邻居客人们一致称赞。
节俭。妈妈因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稍微有点钱总是为我们子女考虑,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妈妈年轻时,是村里和邻村有名的美女,她也一定爱美。但她根本没钱打扮自己。当年下放在我们村里的那些女知识青年经常说:“常宅村的妇女中,成儿妈是最漂亮的。她穿的衣服虽然很破旧,补了又补,但洗得最干净,穿在身上最整洁,最得体,最好看。”
善良。当年村里有两位最年长的夫妻,男的姓陈,妻子是外地人。妻子年老多病,卧床不起,家里人对她缺乏照顾,甚至嫌弃。妈妈对她很同情,常拿点吃的东西给她,并帮她洗衣服。她病重期间多次含着眼泪对前去看望的村民说:“成儿妈对我的帮助,我这辈子是还不掉了。”村里还有户人家,生有6个小孩,其中一个出生后总是生病,当时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无钱治疗。小孩饥病交加,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这家主妇与妈妈交谈中,几次说想将该小孩抛弃,说留着他活受罪,不如让他到另一个世界去享福。妈妈听后大为惊骇三番五次劝阻说,倘若将他遗弃,你自己良心一辈子会受谴责……在妈妈的极力劝阻下,那妇女放弃了抛弃孩子的念头。这孩子后来慢慢好起来,并长大成人,虽个子矮小,但做事很灵活。其母亲常对人说:“这个儿子的命有一半是成儿妈帮助留住的。”
妈妈有能力帮别人时竭尽全力帮;没能力帮时也竭尽全力帮。她老年时与一帮妇女到宁波拜佛,途中一妇女走丢失了,其他人都不愿返回去寻找,只顾往前赶路,只有妈妈一个人不忍心让其落下,返回去寻找。结果妈妈自己也走丢失了。妈妈没有文化,不会讲普通话,找不到大家,不知她采取什么方法找到了汽车站独自一人返回丽水。所有拜佛的妇女都为妈妈的无私和善良行为而感动!
勇敢。妈妈对亲人、对朋友极其仁慈,始终秉持与人为善。而对当时生产队、大队里存在的一些歪风邪气和不良行为,能够挺身而出,坚决抵制和反对。有的干部专横跋扈,横行霸道,社员们都惧怕他,唯有妈妈大义凛然,勇敢地与之斗争。
坚强。妈妈一生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多次遭受重创,她所经历的苦难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但她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坚定的生活着。倘若别人不提起,她自己不会主动向人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幸。
乐观。妈妈虽然历经磨难,无奈地吞咽下老天爷强塞给她的一个又一个苦果,其实她也是个乐观豁达者。妈妈喜欢听故事、看戏、看电影,开心时也喜欢讲故事和唱歌。我妻子是江西师范学校文艺专业毕业的。我们结婚那年正月,妈妈特别高兴,在我和妻子及弟妹们的再三要求下,妈妈围着围裙,边洗碗涮锅做家务,边害羞似地唱了一首江南小调《四季歌》。妈妈的音色很好,倘若有文化,定是一名歌手。可惜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首歌。38年过去了,妈妈唱歌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97年5月25日,我带妈妈到北京旅游,带她游览了气势恢宏的故宫、登上了巍峨壮丽的八达岭长城,妈妈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很兴奋。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一切都感到新奇。最让妈妈高兴的是:我和她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我对她说:“妈妈,这就是以前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的天安门城楼,是毛主席曾经站过的地方。”然后,我挥动右手,模仿毛泽东主席当年向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致意,口里学着他在开国大典上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又模仿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红卫兵时高喊的口号:“人民万岁!”“人民万岁!”和我们一起去的丽水旅友们看到我的举动,全都开怀大笑!也纷纷仿效并拍照留念。
妈妈也开心地笑了!我看见妈妈笑得很甜美、很灿烂!妈妈的笑容仿佛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永远在我心中绽放;妈妈的笑容恰似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我眼前冉冉飘扬;妈妈的笑容宛如一轮圣洁的红日,照耀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潘立成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银苑145幢302室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节前夕随记
某晚,爸爸哄女儿睡觉,女儿说:妈妈晚安,爸爸晚安,外婆晚安,外公再见!爸爸很疑惑问女儿:为什么外公再...
我的自传--孤独快乐忧伤温暖的童年(3)
要多跋扈,你才能懂我的爱
做外公外婆的福利
请做个60分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