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刊初选】李秋善:我看二人转

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的人生驿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温馨家园。

致作者一封公开信

文章插图 中国著名画家吴道子作品

文集推荐

      “乡土诗人”擂台赛专辑

       长篇小说《回水滩》

        电影大片《沉船100天》(剧本)

        优秀作品排行榜(阅读1000以上)

        乡愁征文专辑


1

我看二人转

李秋善

一九九八年,我在某企业驻大庆办事处工作。有段时间,常驻大庆采油十厂。

在招待所碰到几个做生意的河南人,他们问我周末怎么过,我说,打打麻将看看书。我问,你们干啥?他们说,经常去看二人转。并告诉我,铁西有家二人转剧场叫正大剧场,演员阵容正经不错,我们经常去看。

周末,我和一哥们驱车到了铁西,找到了正大剧场。来得早,买完票后我俩去街上吃了点饭。

那时最前排的票也只需十块钱,还有茶水。最后排的票,好像只有两块钱。没茶水。坐后排的都是出苦力的。不过那一次性的塑料水杯可疑,好像被用过的。我们还是花钱卖瓶装水喝。剧场一晚上有四对演员表演。前三出一般唱正戏,如《窦娥冤》、《秦香莲》、《回杯记等》,最后一对是小品、杂耍。

第一次看二人转,我就迷上了。坐前排音响声音太大,反而听不真切。有些故事也熟,觉得唱腔好听。特别是四五十岁的老演员的唱腔,那叫一个绝。演员们在台上逗趣,很好玩。什么人、什么事都能拿来调侃。他们在台上的说口,成了人们酒桌上的段子。当然,也唠黄腔,唠黄腔的时候我就上厕所,或到门口透透气。剧场内的空气环境实在不敢恭维。

正大剧场,我看过许多二人转演员的演出,其中就有后来在电视剧《刘老根》中扮演宋秃子;《乡村爱情》中扮演刘能的王小力,和他的搭档李小林演出。

那时候王小力已和温美玲离婚了,和李小林还没有拍拖。两人的配合还确少默契。

在大庆有好几家二人转剧场,我还是喜欢正大剧场,主要是这儿唱正戏,演员的整体素质也较高。

正大剧场的老板叫张小光,戏唱得好,扮相俊美,戏校毕业,科班出身。

一九九八年至今,正大剧场搬过好几次家,前排票价从十块钱涨到二十块、五十块、一百块……搬到那儿我跟到那儿。最好的场地是铁西老萨尔图区政府礼堂。那时的演员阵容也强大。印象较深的有温美玲(王小利不在正大剧场唱,否则多尴尬)、王岩等。

温美玲很漂亮,安达人,正戏唱得好,唱腔味正,穿旗袍走猫步很美。特别是她的眼神,顾盼多情。那时正是夏季,温美玲的左肩头还是右肩头上纹了朵鲜艳的玫瑰。

王岩和老公原来在吉林一家歌舞团唱民歌,歌舞厅解散了,改唱二人转。王岩和她老公不擅长插科打诨,说口不行。乐队和王岩开玩笑,她也会脸红。这在二人转行当很吃亏。听王岩唱二人转,还是能听出民族唱法的韵味。歌曲就没得说了,专业就是干这个的。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杂八地,像老老北京的天桥,老天津卫的南市。大庆的杂八地就是铁西了。这儿有许多暗娼,有算卦的,卖假药的,也有许多混混,东北人叫他们地赖子。

看完二人转,已近午夜了。开车走在铁西的路上,路边站着很多浓妆艳抹小姐模样的女子在拉客。她们在附近租着房。暗娼们都是有组织的,都有男人罩着。或者是男人带自己的老婆做皮肉生意。也有用仙人跳手法敲诈嫖客的。

我跟朋友说起去铁西看二人转了。我的那位朋友是大庆本地人。朋友说,别说你去了铁西,好人不去那儿,去了也不说去。我问,为什么。他诡秘的一笑,说,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那意思,去铁西看二人转也成了不光彩的事情。

后来正大剧场有搬到了大庆站前的一个三层楼上。

去年十月份,我再到大庆站前正大剧场的老地儿,发现还是二人转剧场,却换成了大雁戏楼。老板吕大雁,也是二人转唱家子,多年前我就看过她的演出。

在站前的大雁戏楼,我还和吕大雁聊了一会儿天。我问,张小光的剧场搬哪儿去了?

当时乐队的电子琴也在,他原来是正大剧场的电子琴,二胡拉得也不错。正大剧场的老板张小光叫电子琴应三哥、小应子、应三炮。

吕大雁和电子琴神秘地一笑,说,张小光出事了。我问,出啥事了?她们只是神秘的笑笑,不说了。我隐隐约约觉得,张小光出事可能和男女关系有关,要不怎么吕大雁和电子琴都讳莫如深呢?后来我去让胡路,在远望高层看到有正大剧场的广告牌子,据说那是张小光媳妇开的。

2006年十月份,在新村的大雁戏楼(老联谊宾馆二楼),我还看过吕大雁和小沈阳的演出呢。

那时候小沈阳还不出名,吕大雁介绍说他叫沈鹤。

当时的小沈阳造型是戴个有遮掩的蓝色帽子,顶上有个疙瘩。戴副眼镜。当时他就一副娘娘腔,我没感到新鲜,因为许多二人转演员都会这一出。前些年我看过一个叫毕家其的二人转演员的演出,就走的这条路线。只不过毕家其人高马大的,扮娘们,材料有些过剩。女扮男装不是小沈阳的创新。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特别是东北的庄稼人,都喜欢这一口。

在大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二人转。喜欢的贼喜欢,不喜欢的,贼不喜欢。我有许多大庆的朋友明确表示不喜欢,有的嫌土,有的嫌脏。的确,二人转演员有时在台上吐痰,擤鼻涕,确实不雅。特别是标榜为“城里人”的白领阶层的许多人,更不喜欢。尤其是那些见功夫的哭戏、苦戏。唱到动情处,难免鼻涕眼泪的就出来了,又不能下场去处理,只好在台上解决。不过这些年好多了,演员们也会背转身,去幕后找痰桶了。


前些年剧场环境也不好,本来空间就小。抽烟的、嗑瓜子的、打嗝的、放屁的、喝了大酒来的、大声喧哗的。乌烟瘴气,脏、乱、差。这几年有所改进。

如果不是请客人看二人转,我一般不愿坐最前排,票价高是次要的,坐前排演员的唾沫星子能喷到你脸上。另外演员老瞭扯你,算是和观众互动,挤眉弄眼地,弄得你不自在。

坐前排的观众经常有给演员赏钱的,最少一百,甚至几百、上千。有钱人就是来玩个心情的,你赏一百,我赏二百。演员最喜欢这场面了。

像这种情况往往是老板或演员的朋友来捧场。剧场老板不要票,朋友再以这种方式把钱花出去,下了戏大家一块去顿吃夜宵,谁请谁都无所谓。这就有捧角的意思了。

二人转演员都是流动的,像吉普赛人。我与张小光的弟弟交流过。有一对演员唱得不怎么样。我就到门口透会气,问张小光的弟弟,这样的演员你们怎么能收留呢?张小光的弟弟负责收票、看场子。他无奈地说,新演员来了,得让他们先上,老演员休息,在台下捧场。有演员投奔,剧场必须收留,临走给带上路费。要不然会说你不江湖。

艺人都是江湖人,开剧场的更是江湖人了。

二人转演员和相声演员一样,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在台上,为了博得观众一笑,他们能把自己作践得啥也不是。他们自己作践自己行,如果有观众喝醉酒出言不逊,艺人们就不干了。

我曾经见过一个穿着貂皮喝醉酒的男子对台上一位脚有点跛的残疾人(二人转演员有许多残疾人)男演员嘴里不干不净,男演员还没咋地,女搭档不干了。直到把那位穿貂皮的观众说得起身离去。后来女演员也背过身哭了,男演员给女演员擦泪。艺人的心酸可想而知。他们可能是夫妻,也有可能是兄妹。

我还看到过一对老艺人,在认真唱大戏,被喝醉酒的几个观众哄下了台。那对老艺人都五十多岁了,羞愧得老泪纵横,感到无地自容。

二人转演员有父子同台;父女同台;母子同台的,我都看过。

在台下他们自尊心很强,长辈不允许晚辈对他们有任何不尊重。

如今的二人转舞台,已经不局限在黑土地上了。

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在天津有了分店,据说最近还要在北京天桥开分店。我还是觉得二人转受地域限制,市场还是在东北。许多到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的观众都是过路客,看个新鲜,喜欢的还是搞笑的脱口秀。真正的二人转正戏不是一两次能够听懂的。

二人转真正的艺术是正戏。特别是那些老艺人唱的正戏。

作者简介 李秋善,男,1966年生。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人,2008年开始尝试写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见《辽河》、《岁月》、《章回小说》、《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延安文学》、《北方文学》、《小说月刊》、《百花园》、《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杂志。

读 往 编 来

    乡土文学社章程

    乡土文学期刊征稿

    乡土文学招聘编辑

    会员文友出书方略

    乡土诗人擂台赛

    全国小小说大赛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姜盛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人转《二十四孝 · 卖身葬父》张小光 杨金华演唱
赵本山四位爱徒离世,有的作死,有的患病死,最美女徒弟死因蹊跷
赵本山得意弟子张小光高速撞杆去世 终年46岁
东北二人转演员荟萃
赵本山徒弟张小光去世 骑摩托车被收费杆砸倒后撞击不幸身亡
赵本山徒弟早上7点骑车被高速收费杆砸中,躺在马路上孤独的死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