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情缘】李金龙:老去的故乡


 致作者一封公开信

文集推荐


     “乡土诗人”擂台赛专辑

       长篇小说《回水滩》

        电影大片《沉船100天》(剧本)

        优秀作品排行榜(阅读1000以上)

        乡愁征文专辑


老去的故乡

文/李金龙


如果把故乡比作人,她已年逾古稀。
我的故乡瓦口岭村是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与街道驻地隔了几座盘亘的山岭,路程约莫有十公里的样子。相传,明初,李姓人家由绣惠茂李庄迁来立村。后因村北圈门岭上建有一石寨(似桥非桥,似寨非寨,暂且这样写)名曰“闻凤阁”,附近有烧瓦窑,故得村名瓦口阁,后演变为瓦口岭。如传闻可靠的话,故乡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小时候,曾在村里几处石堰上见过几块写有“大清”的石碑,记载着当时修堰各家各户所出款项,这也是关于村子历史有所考证的不多的物件了。自新中国成立,有人口统计以来,村里人口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达到顶峰,有近一千人。这样看来,我的童年也正好见证了故乡的壮年。
村里的房子依山势自然排列,大小街道纵横交错。按照地理位置,村子又分为西圈、北岭、北坡、南堰、南崖(yai二声)东庙等部分。我家住在南崖,是村里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刚记事时,村里的房子大多是茅草房,街道就是泥土路,有少数胡同的路面铺了青石板,石板已被岁月打磨的十分光滑,应该已有不少年岁。我童年的许多记忆,就都在这些房子和街道里。
小时候,每一座房子里都是有人居住的。少的有三四口人,多的连老带小有十几口的。即便很小的院子,也可能居住着几户人家。人多,孩子就多。放学后,街上就满是孩子的身影。那时作业少,写完作业的孩子就成了没人管的疯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撵趟趟……玩着玩着天就黑了,大人们上坡干活回来,做好了饭,就开始满街找孩子吃饭,村子上空经常弥漫着这样的声音:**啊,来家吃饭了。有的孩子玩累了就在同伴家一起吃饭,要好的在同伴家一起睡的也有,还有的孩子捉迷藏藏到人家院子里,就手就在人家家里吃了。找不到孩子的大人也不会过于着急,他们知道孩子饿不着,不定啥时候就回来了。晚饭后,老老小小的便都提着小凳子来到街上,那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很少,只要不是冬天或者天气不好,晚上到街上玩就成了固定的消遣。老人和男人们聊着收音机里听来的国家大事;妇女们拉着东家长西家短;孩子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听一听,或者打着两节电池的手电筒满街串。天晚了,聊累了,就打着哈欠各回各家。随着关大门的吱咯声,一座座房子里的灯渐渐的熄了,一条条街上的人渐渐没了。
村子整体为东西走向,横河自西向东沿着村子外沿从村边流过。那时候村里人多数不知道河的名字,只把它叫做河崖(yai二声)。只要雨水正常,河里一年四季都有水,尤其夏天最旺。河岸靠近村子的一侧,经常会见到水边摆着几块较为平整的石板,那是妇女们洗衣的天然搓衣板。中午头是洗衣服人最多的时段,妇女们每人端着一个脸盆,里边装着待洗的衣服,手提一袋洗衣粉,各自找一个洗衣点,边聊家常边洗衣服。如果洗的是大件的床单之类,在涮的时候还需要找个人合伙,一人拽住床单的一头,拧麻花一样的向相反方向拧。孩子们对于河的喜爱则因为可以游泳,村里的孩子极少有不会游泳的。村子东南方向有个比较深也比较宽阔的湾叫泉湾,是天然的泳池。夏天的午后,泉湾里泡满了戏水的孩子。彼时的故乡有了横河的滋养,也格外地焕发出生命力来。
村子四面环山,除南面的南岭长满了柏树而少田地以外,其他的山自下而上排列满了层层梯田,那时不管多高多远的地都有人种而绝不会荒废。山间较为平整广阔的叫洼子地,洼子地相对肥沃,用来种小麦和玉米;山上狭长的地叫逛子地,土壤含沙石较多,用来种地瓜、谷子等。农忙时节,地里满是劳作的人们。那时每家除了壮劳力外出打工,其他人都在家侍弄土地,而且打工的人在农忙时节也会回家干活。干累了,相邻地块的人,便互相喊着,坐在地头上抽袋烟火、拉拉呱,休息休息。地边堰根里,会栽上几棵杏树桃树或者柿子树软枣树,结果后自己吃或者用来卖。这些山和地,解决了村里人的吃饭问题,给壮年的故乡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八九十年代的故乡,人丁兴盛,安居乐业,充满着烟火气和生命力。而她由意气风发的壮年到垂垂老矣的暮年,却只用了短短的二三十年。
九十年代中期,人们过好日子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靠山吃山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而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的故乡也越来越落后于那个时代。村里开始有人家搬离,一九九五年前后算是一个小高潮,单单我同龄的孩子里,就有好几家搬了出去。到了新世纪开端,随着城镇化大潮慢慢席卷到故乡这样的小山村,八零后们在中专或大学毕业后,都纷纷留在了外面,后面的九零后零零后自不用多说。与之对应的是故乡人口的持续下滑,由顶峰时的一千人到八百、六百、五百……时至今日,常住人口已不足两百。
二零零四年,工作三年的我也在街道驻地买了房子,算是离开了故乡。实际上从一九九八年外出上学开始,我就很少回去了。所以这个迁离的过程我是没有亲眼见到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忙碌也让我无暇去顾及故乡的变化。直到近几年,相对稳定下来后,我经常回去看望仍住在故乡的父母。当我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她时,我才意识到了故乡的巨大变化。
走在街上,那些曾经住满人家的房子,有很多已经荒废甚至倒塌,村子里满是上着锁的院子或断壁残垣的老房。街道虽然已经硬化,来往的人却少得可怜。有时候从村头停下车走到家里,一路上竟遇不到一个人。即便遇到一两个,也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那些曾经洒满街道的孩子的欢声笑语,已经无影无踪。路过小河边,也不见了结伴洗衣服的妇女。举目望向山上的层层梯田,多数都被野生的灌木所掩盖,只有村子周围平坦处的地块,还有耕种的痕迹。
那个记忆里的故乡,就这样老去了。
像故乡这样老去甚至消亡的村子有很多,与其相邻的几个较小的村子,像南面的布袋站、凹峪村,据说只有十几个老人在守村;东面的下官峪,只有不到十人……不光在我们街道,在很多位置偏远的山区乡镇,同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时代的大潮谁也无法阻挡,可对于曾经孕育了我们的故乡们来说,这一切又是那么残酷。
走在老去的故乡,我的心里生出许多悲凉。
责任编辑:施静云
排版编辑:野   草

您看此文用时

 
 
·
 






读往编来

 1、乡土文学社章程

 2、乡土文学期刊征稿

 3、乡土文学招聘编辑

 4、会员文友出书方略

 5、乡土诗人擂台赛

 6、全国小小说大赛

滚动下方品味精彩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编辑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排版工作室主任  朱吉述
期刊执行主编    丁    村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期刊编辑部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刘燕宏
             陈 乐  陈德山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姜盛武  杜盘堂  李   菲
             唐吉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思乡散文:故乡的路
【散文随笔】——回乡偶记
探访“出国打工第一村”:楼房气派街道空旷(组图)|出国打工|出国劳务输出
朱学东丨魂牵梦萦的村子空了,人都到哪里去了
【边红星散文】正在远去的故乡
兵临骋夏 | 我与房子十四年(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