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情缘】周阳:情系农垦报

  情系农垦报

   周阳

     前几天,因帮单位找一份资料,我在以前工作的科室档案柜里偶然发现多本江苏农垦报的合订本。尽管已过去近三十年,但报纸资料仍保存完整,从报纸创刊首发到后来报业改革停刊,所有报纸一张不差,封面和报纸早已变黄褪色。看着这一堆“老古董”,同事劝我干脆卖破烂算了,我说舍不得,它对我有纪念意义。

     作为曾经农垦宣传战线的一名工作人员,忘不了江苏农垦报给自己带来的帮助,更忘不了自己多少个日日夜夜在灯下埋头写稿的场景,为的就是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那时没有电脑和电子邮箱,所投稿件全部靠人工手写,然后骑车去几公里外的邮局贴上邮票投进邮筒。接下来就是“望断秋水”,期盼着所投稿件早一点变成铅字。每当有文章发表,就会有稿费飘来,稿费虽然微薄,但它所给我带来的快乐,也绝非金钱所能买到的。今天保存这些报纸,实际上就是保留自己对农垦报纸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缘。时间越长,怀恋越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初中毕业后没有进入高中就读,在外地一所农机学校读了三年。三年时间一晃而过,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到了农场机耕队上班。在校就喜欢舞文弄墨的我,参加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份报纸就是江苏农垦报。我白天在机耕队上班,晚上灯下埋头写稿子,由于不懂新闻的具体写法,投出去的稿件往往是泥牛入海,没有回音。当时的江苏农垦报编辑老师百忙中给我回信指导我如何提炼素材,找准新闻闪光点,稿件得以陆续见报。

     现在报社已经很少有退稿这一说法,更是难得有编辑给作者回信,所以农垦报编辑的每一封回信我都精心保存到现在。真正与江苏农垦报结缘是1998年的秋天,江苏农垦在无锡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我有幸得以参加。在一周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了报社的总编、记者等人,他们与我们这些基层通讯员促膝谈心,共同交流,一点也没有架子,令我们学员非常感动,至今回忆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

     写作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写稿多了,领导就把我从基层一线调到农场宣传科上班,专门负责写报道,为农场的经济社会建设鼓与呼。江苏农垦报也成了我投稿的主阵地,日积月累,勤奋耕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里面凝聚着江苏农垦报编辑老师的辛勤汗水,没有江苏农垦报这个平台,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以后有我采写的稿件相继被农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农机报、宿迁日报等多家媒体所采用,有的稿件还在全国和省内获奖。喝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农垦报给我的平台,更感谢报社老师的辛勤教诲。

     后来因省内企业报纸整顿,江苏农垦报就停办了。记忆犹新的是报纸停刊那期正巧登了我一篇稿件,后来收到的稿费汇款单上也盖着一枚江苏农垦报停刊号纪念的字样,我一直珍藏着没舍得去邮局领取汇款。

     后来又过了几年,江苏农垦相继出版了一些内部刊物,再加上一些地方宣传出版物的加入,为我们这些基层报道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再后来我们农场也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和江苏农垦出版的报刊就没有再打交道,但心中那份对江苏农垦报的眷恋一直挥之不去,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越发强烈。

    责任编辑:陈乐

投稿用稿规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邮递员(散文)
必要的投稿技巧:撰稿人如何写稿赚钱
虎林——北大荒文化诞生地之《农垦报》
赵国春:我的第一首小诗
我的旧书情缘
拿命写作的传奇自由撰稿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