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梓人物】杨忠文: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杨忠文

        一天下午,我在翻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一把木工用的锯子。锯子已经陈旧,锯片上布满铁锈。这是一把父亲用过的手锯,锯架是用木料做的。这是父亲去世后,我专门留下的纪念品。我父亲的已去世 近三十年了。看到这把木工用的锯子,我又想起了父亲。

       我的父亲个儿不高,黑廋的脸,一头蓬松的头发,经常穿一件有两个大衣袋的衣裳,父亲的脾气倔强,他以为对的事就是绝对的正确,他认定了的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要一股劲地去干,就算用十条牛也把他拉不回来。他的这种性格,就是母亲常对他说的:一根筋。父亲最大的嗜好就是抽烟,草烟锅、烟盒装在衣袋里,随身而行。休息时,特别是晚饭后, 父亲就悠然自得的吞烟吐雾。父亲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父亲四岁时爹去世,10岁没了娘。母亲走时了,天塌了,一家没了顶梁柱,十七岁的大伯,领着一群孩子生活,而大伯生性懦弱,不善言辞,要维持好这个家,在当时社会,艰难简直无法想象。父亲很聪明,因为家庭贫困,吃饭都成大问题,进学校门读书那是想都不敢去奢想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六七岁就开始放牛放猪,下坝割草,上山砍柴。迫于生计,十一二岁跟随几个哥哥到外地卖工。据父亲说,他们到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打工,给大户人家当雇工,或者打一些零工。他们什么活都干。农忙时为主人到田地里干活,农闲时上山烧石灰。他们一起去打工的人中,他年纪最小,体质单薄,力小气弱,但都跟大人一样起早贪黑去干活:炸石,砍柴,烧窑,样样活都做。烧石灰,吃住在山上,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寒风刺骨,单衣薄被,晚上冻得瑟瑟发抖,无法入睡。有时半夜被冻醒,狂风呼呼的刮着,感到害怕,就用被子紧紧的裹住头。这时会想起家,想起去世的父母亲,每当这种时候,止不住的泪水沾湿了被子,流进嘴里,咸咸的,涩涩的。讲到这些,父亲脸色暗淡地说:“你们不知道,那滋味是无法说清楚的”。由于小时生活艰苦,营养不良,劳累过度,父亲长大后个儿不高,只有1米6左右的身高,他身体消瘦,体重不足100斤。可艰苦的生活环境,苦难的经历,磨练了父亲的意志,培育了他独立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也养成了他不服输的倔脾气。  

    父亲对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管教得十分的严,有时近乎苛刻。他常常教育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品质,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他对我们说:“人看从小,马看蹄爪。一个人从小就要有明确的是非观,优良品质是培养出来的,从小就要开始培养。”他教育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要讲礼貌,说话要诚实,要尊老爱幼,遇到长辈要主动的打招呼,站到路边给他们让路。有次我遇到一个长辈,不知道怎么称呼,父亲知道后,告诉我说:“你可以根据年龄特征,叫爷爷、奶奶、叔叔、大哥。”看到我们随便翘腿,父亲就对我们说:“要记住,在长辈面前,要文明,不能翘二郎腿。”我们吃饭,有时你抢我夺,父亲就给我们讲一些吃饭的规矩,比如与长辈一起吃饭,要先给长辈盛饭,等长辈端起碗吃起后自己再吃,好吃的东西要让给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吃等。父亲还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他说“人要勤俭,不能懒惰,从小就要学会劳动,不劳动就没有饭吃。”父亲在走路的时候,看到路上掉着一粒玉米,都要把它拣起来。吃饭的时候,我们把饭弄泼在桌上,父亲总是叫我们把饭拾起来吃了。有次我趁父亲不注意,把掉在桌上的饭扒到桌下,父亲发现后,不管我有没有吃饱饭,就毫不留情地给我一顿责骂,骂得我胆战心惊。批评我后,他对我们说:“1958年大跃进后期,社里的食堂解散后,家里没有一颗粮食,我和你妈没办法,只能靠吃芭蕉根、火草花等充饥。你们不知道,饿肚子的日子不好过,你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啊。我希望你们要做勤俭节约,做热爱劳动的人。”父亲和母亲都是文盲,他们不懂什么教育理论,不会给我们讲什么大道理,只能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方式或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来对我们进行教育。我们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学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

    父亲勤劳朴实,能吃苦耐劳。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虽然父亲只吃玉米麦子苦荞饭,南瓜青菜萝卜汤,缺肉少油,可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尽的力。从我记事起,在我的眼里,父亲勤劳,能吃苦,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去劳作,好像是一部劳动的机器,永远不知道疲倦。父亲是劳动的好手,种庄稼的能手,地活田活,犁田耙地,薅秧锄禾,重活轻活,他都会做,做得很出色,干漂亮,让人佩服称赞。说起农业生产,父亲如数家珍,有说不完的话。哪个节令要播种什么,哪份田要栽什么品种,哪块地需要撒多少种子,哪天要施肥,什么时候应防虫,何时抗旱防洪,这些他都心中有数,好不含糊。一些年轻人常常向父亲学习请教农业生产知识,父亲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父亲种庄稼十分上心,选种、施底肥、播种、薅锄等环节他都认真对待。播种前他把粪挑到地里铺得满满的,他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父亲从小就是饿着肚子长大的,他懂得土地的价值,知道粮食的作用,所以他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父亲老实憨厚,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吃亏。我家周围都是生产队的地。这些地平坦、肥沃,产量高。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到户时,这些地人们都抢着要,父亲没有去争。离我家一约里的一块坡地,因路远,地里石头比土多,贫瘠,费工,产量低,没有人家要,父亲却毫不犹豫的把它接受了下来。母亲骂父亲说:“家门前的地肥,种收都方便,可以省许多工,摆在嘴边的肉不吃,却去啃别人吐出的骨头。你偏去要那草都长不大的地,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们也附和着说:“舍近求远,养鸡猪不方便,不小心鸡猪就跑进了他人的地里,要惹麻烦,真是没事找事,如果是自己家的地,把鸡猪放进去,也没关系;再说地远做活也不方便,要多用工,更费力,一辈子要白流多少汗啊。”对我的抱怨,父亲仿佛没有听到一样,他不吭一声,坐在一旁,默默的大口大口地抽着烟,刺鼻的烟雾爬满他的脸。在母亲唠叨得差不多,我们已找不出更多的牢骚来发时,父亲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出烟雾后,不以为然地说:“人人都为自己着想,想要好田好地,不想要害的,害的也得有人去要啊!”分到地后,父亲带上铁锹、铁锤等,把地里的石头撬出来,一排排的磊起来,硬是把一块坡地开成了几块梯地。地平整好后,父亲再把家里的猪粪牛粪挑去铺上。这项工作,在母亲的协助下,父亲起早贪黑的干了3个多月。父亲热爱土地,我家承包的几亩田地,被父亲视为宝贝,他精心的去打理耕作。在父亲的呵护下,这些田地没有让父亲失望,每年的粮食都获得了丰收。父亲对土地的痴情,对劳动的热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离开他深爱的土地和劳动。

       父亲乐于助人,谁有困难,他积极帮助,谁有所求,他尽力满足。我家房后有一个70多岁的姓段的老奶奶,她无儿无女,是一个独人(五保户),她有什么事就来找我父亲帮忙,父亲对她的事有求必应,尽力的去帮忙。房子坏了父亲 去给她修理,柴快烧完了,父亲就去砍给她。青黄不接的五六月,段奶奶的粮食吃完了,父亲就去找队长商量,到大队向领导汇报,替段奶奶批返销粮。段奶奶很感激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你爹是一个好人。”

       父亲是一个做事认真,对工作极端负责人的人。  有一年,生产队长安排父亲守玉米。一天晚上父亲去参加队里召开的会议。会议开到三四点钟。父亲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只听得传来一声“糟糕了”,我不知发生何事,正当我准备去问父亲时,看到父亲提着火药枪跨出了家门。这天中午,父亲没有回家吃饭。我就给父亲送饭去,到父亲守的玉米边,我怎么也找不到父亲。我大声呼叫,喊破嗓子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音。我只好回家告诉母亲:“老爹不知去了哪里,我找不到他。”母亲说:“可能是去开会了。”到了傍晚,才看到父亲扛着火药枪疲惫的走进家门。我问道:“爹,您到哪里啦?”父亲用毛巾揩揩汗,拍打着头上身上沾着野草和玉花粉,说:“我去赶鹦鹉。”母亲看到父亲脸上手背上有几道血与汗水凝结成的线条,在一旁抱怨父亲:“你去那里不打一声招呼,让人着急焦心。”父亲呵呵笑着,拿出烟斗,边吸烟边说:“我早上到所守的玉米地边,看到几十只鹦鹉正在放开肚皮啄食玉米。就毫不犹豫的端起枪朝地里开了一枪,那些鹦鹉哗啦的飞到了地边的几棵大核桃树上。我走到地里一看,真是怒火冲天,恨不能把那些鹦鹉一只只撕成碎片。一大片玉米棒子被鹦鹉剥去了皮,露出一个个让人心痛的白骨。这是我守玉米以来第一次碰到的恼火事。”讲到这里,父亲情绪较为激动。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听着核桃树上“唧唧咕咕”叫着的鹦鹉声,看着被破坏了的玉米。我气歪了脸,气不打一处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往枪管里塞了大量的火药,一把铁砂。朝着树上猛开了一枪,期望把这些鸟儿一扫光。”弟弟问:“打着鹦鹉了吗?”父亲失望地说:“树上只是飘落下来几片黄叶,鹦鹉屁都没有吓下来一个,鹦鹉们抖抖屁股飞到了更远的树上。”我们都笑了起来。父亲说看到鹦鹉挑衅似的你唱我和。这可激起了我的怒火,我发誓说:“今天老子非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不可,要让你们知道我是不好惹的。”于是父亲就拿出夸父逐日的精神,拼命的去追赶这群残害庄稼的鹦鹉。鹦鹉飞到哪儿,父亲就追到哪里。追过一座座山岗,一个个山凹。只到把这些鹦鹉追的得远远的,赶进了深山,然后才回家。听了父亲的叙述,母亲说:“真是牛脾气,一根筋!”我也对父亲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是小题大做。父亲也不争辩,只是大口大口的抽着烟,深沉地说:“虽然把鹦鹉赶跑了,可是玉米被它们破坏了不少,真可惜啊”。

    父亲是乡里远近闻名的木匠,人们尊敬的大木匠师傅。每到农闲时节,村里的人家盖房子(土木结构)都要请他去掌墨(过去用木料盖房子时,主要的木匠师傅按照所盖房子的样式结构,在毛料上弹修削的墨线、画上凿孔的部位等,叫掌墨)。父亲一生盖过多少间房子,就连他也记不清了。他盖房子,从来没有把谁家的木料因算错锯短过一根,椽子浪费掉一棵。每间房子从动工到完工,都顺顺利利,不出半点差错。为此,人们都十分佩服他,盖房子的人以能请到他为自家盖房为荣。在我眼中,父亲确实了不起,很能干。他没有进学校读过一天书,没有读过扫盲班,上过夜校,他不会握笔的正确姿势,不知什么是汉字的间架结构,也不清楚字的笔画笔顺,可他会读写一些字,如“前后左右,中间上下”等。他在盖房子掌墨画眼弹线时,他就用划签蘸墨在木头写上字标明是“中”梁还是“前”梁。父亲写在木头上的“前后左右”等,这些字工整,笔画刚健有力,不了解他的人看到他写的字,还以为他是喝过墨水读过书的。当知道父亲没有念过一天的书时,对他更加敬佩三分。父亲盖房子画木料从没出差错,并没有什么秘诀。要说秘诀,这秘诀就在于他做事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尽职尽职。我多次看到,父亲在为他人盖房子的时候,晚上回家,他都要用一根小棍子在地上反复的比划,琢磨,计算。正是父亲在盖房时,把整间房子装作心中,对房子的整体结构,各个局部,到每一根料子,都不是凭经验,靠直觉(眼法),而是经过反复的测量计算,做到尺寸计算精确,画线准确,标记清楚,各个环节都没有误差,所以盖房时才不会出现因为计算失误而浪费木料的事,盖出来的房子也才符合要求,让主人满意。

     父亲心算能力很强,简单的加减乘除,他用心很快就算出来了。较复杂的加减乘除,他用算盘进行计算。他的算盘水平较高,他能左右手同时打算盘,算出来的数字准确无误。他用算盘计算的速度,肯定不会比现在人们用计算器计算的速度慢。我读小学时学珠算,算盘比其他的学生打得好,就是得益于父亲在家里手把手的教我打三盘清,七盘清等。我读初一时,假期参加生产劳动去挑粪挣几个分数,老队长同情我年纪小力气弱,就让我称粪。我不识秤,就问父亲。等父亲教会了我如何称东西后,我问他:“您没有读过书,怎么懂得那么多知识?”父亲说:“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学,不懂就请教,时间长了,也就学到了一些东西。”父亲的实践和体会,给我有益的启示,对我的人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父亲勤劳,做事认真,肯帮助人,不怕吃亏,是劳动的好把式。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乡邻人的尊重。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一提到他,人们都会称赞说:“四叔是个好人。”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让人尊敬的普通人。

    父亲用言传身教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受益终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年前的故事
享受劳动
仰望父亲
【清明】我的父亲是“能人”
老家记事 家国篇 6
张继明:我的老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