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分钟创伤』快速掌握: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文为作者整理

肱骨髁上骨折

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大多数移位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和克氏针固定。本文主要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技术要点来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这种常见骨折。

适应证

  • 肱骨远端髁上骨折移位明显和成角畸形。

  • 移位很小或无移位的骨折伴内侧撞击(肘内翻风险)。

  • 移位很小或无移位的骨折伴内侧撞击,但是合并有其他损伤的(例如: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复合骨折或软组织缺损)。

禁忌证

  • 出现上肢远端的缺血现象,开放探查表明如果复位不能恢复灌注。

术前准备

  • 体格检查内容包括:

    皮肤完整性和瘀斑评测;

    肌肉中骨折碎片的撞击皱褶征评估;

    远端脉冲[触诊和(或多普勒]和灌注分析;

    远端神经功能评估;

    评估是否有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证据。

  • 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如有必要可行健侧肘关节X线检查。

  • 悬吊和固定患肢(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

  • 对于肘前擦伤、过度肿胀、骨筋膜室压力高、皮肤皱缩或手部灌注不良,应紧急进行治疗。

  • 如计划进行非紧急治疗,密切观察,需反复检查远端肢体运动、感觉和血管状态。

  • 大多数骨折适于从外侧置入骨针,无须从内侧置入骨针。

  • 生物力学研究发现,一侧置入骨针的稳定性与交叉置入骨针相似。

体位和麻醉

  •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同侧肩置于手术桌边使用固定带并考虑缠绕患者头部。

  • 患者的手臂置于C臂上,以C臂台面作为手术平台。肘关节正好位于C臂台面中。

  • 对于不稳定骨折,可以在延展性臂板上伸展手臂进行手术。旋转透视机以获得正位和侧位片,避免旋转手臂时造成复位的丢失。

  • 术中最好采用全麻。麻醉师应了解术中牵引复位时可能对上肢施加一定的牵引力。

手术技巧

  • 让患者处于适当体位。消毒腋窝到手指的皮肤,勿用上肢止血带。如需要切开复位,可使用无菌止血带。

  • 将受伤的手臂悬吊于倒置C臂上,另一种方法是放置于放射科臂板上。

  • 尝试复位前记录远端神经血管检查结果。

  • 骨折复位

  • 第一步为将肘关节屈曲15°行纵向牵引,这样可以防止复位过程中骨折端切割血管神经,同时可以恢复肢体的长度。

  • 如果骨折近端碎片已穿透肱肌(屈肌征),则使用 milking操作将骨头从肌肉中分离出来。

  • 第二步是纠正内侧或外侧移位。

  • 第三步是在将骨折断端复位之前先纠正旋转移位。通常需要将远端骨折端外旋。

  • 最后,在尺骨鹰嘴上轻轻向前压,通过屈曲肘关节来纠正伸展。

  • 确认AP( Baumann's角>10°)、斜位(内侧柱和外侧柱完好)和侧位(肱骨前线与小头相交)复位是否充分。

A:肱骨远端骨折--正位像,第一步为纵向牵引为将远端骨折块过牵。

B:肱骨远端骨折--侧位像,屈曲肘关节,向前轻轻按压尺骨鹰嘴,纠正伸展

  • 外侧克氏针

  • 肘关节过屈后,经皮将针(通常为0.062mm克氏针)插入软骨,检查正位和侧位片以确定进针点是否满意。

  • 将克氏针从远端穿入外髁,克氏针向内侧近端斜行进针。

  • 目标是在骨折部位保持最大针距,以便与内侧和外侧柱接合。

  • 将克氏针穿过远端骨折块再通过骨折线,然后直达近端的对侧骨皮质。

A:外侧针的穿入--侧位像,患者肘部屈曲,将针抵在肱骨外侧髁的远端,向内向近端倾斜进针。

B:外侧针的穿入--正位像(肘部屈曲),针穿过远端骨折块及骨折线到近端骨的对侧皮质

  • 确保在近端和远端片段中都穿入足够的骨质。

  • Gartland-Ⅱ型(后皮质完整呈角状)骨折用2根克氏针,Gartland-Ⅲ型(完全移位)骨折用3根克氏针。

  • 克氏针可以平行放置或发散放置。

  • 内侧克氏针

  • 大部分骨折仅用外侧克氏针即可获得充分稳定。

  • 如果出现斜行骨折或内侧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使用内侧克氏针。

  • 首先放置外侧克氏针,在放置内侧克氏针前将肘关节伸展至45°以减少尺神损伤的风险。

  • 触诊并保护尺神经。如果有严重的肿胀骨折在内侧髁远端做1个4mm真皮切口直接分离到骨面。

  • 在蚊氏钳的两臂之间将克氏针插入骨面。

▲ 内侧针的穿入--正位像,如果需要使用内侧针,保持肘关节伸直位插入。在内侧髁的远端皮肤上做一小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骨,针沿血管钳抵至远端骨面

  • 将克氏针穿过骨折部位至对侧皮质,确保克氏针不交叉于骨折部位水平。

  • 最后再一次检查复位、固定情况和血管功能。

  • 将克氏针尾端折弯,注意不要将克氏针抽出对侧皮质,贴近皮肤将克氏针尾剪断,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建议和要点

  • 术前仔细地评估神经血管功能最为重要。尤其要注意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和前侧骨间神经分支的功能。

  • 如果闭合复位后出现血管功能检查恶化,暂停复位与切开探查复位。

  • 如果需要在肘关节内侧钻入骨针,肘关节应一直处于伸直位以保护尺神经。如果肿胀掩盖了骨性标志,可以考虑做一皮肤切口并钝性分离直骨面。

  • 确保克氏针钻入骨折断端的距离要尽量长。

陷阱和误区

  • 骨折复位时避免损伤血管。

  • 在穿克氏针时避开尺神经。

  • 避免克氏针不穿过对侧皮质。

  • 避免克氏针交叉在骨折线上。外侧置入克氏针应穿过皮肤外侧,交叉克氏针应穿过骨折线的近端。

术后护理

  • 石膏或夹板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或稍小。

  • 术后12~48小时,患肢抬高,肘关节高于心脏,手高于肘关节。术后应频繁检查神经血管功能,要注意血管神经功能的变化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展。

  • 如果有尺神经症状,应将内侧针拔除并伸直肘关节。

  • 术后3~4周拔除克氏针。






◆ ◆ ◆  ◆ 
医学很有料,选择很重要
靠人不如靠自己
现在宝典来了我们自己买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处理技巧,快速掌握!
🔥🔥关于掌骨骨折,80%的手术要点都在这了!
🔥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要点汇总,值得一读!

不同部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这篇文章总结的太全了!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下肢力线测量方法,赶紧收藏备用!

肩关节周围炎9大要点汇总,帮你高效记忆知识点!

八大要点详解!肩袖撕裂这样切开修复更安全!

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入路与固定技巧,轻松掌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科小技巧|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儿童常见骨折之肱骨髁上骨折
学会这种治疗方法,轻松降低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发生率
3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
3000年前周代开始的正骨手法,真正学好骨折整复技术你就可以出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