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 ‖ 读者来信的故事



读者来信的故事
文/芦岸苇

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读者来信是联系读者和编者的主要手段。到新闻单位实习的人,大多数有过处理读者来信的经历。新来的人,肯定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处理读者来信的部门。有的叫通联部,有的叫群工部,有的叫外联部,等等。不管叫什么名字,其功能之一就是负责处理读者来信。这些来信在传达室被简单分类,寄给个人的信件通知个人取走,寄给单位的信件,统一由部门取走处理。

八十年代末期我刚到杂志社的时候,就是从处理读者来信干起的。我们那个杂志是一份省级社科类综合性月刊。那正是改革开放发轫的时候,也是思想解放风云激荡的年代,读者来信特别多。那时候,每周一上班,我就得从门卫传达室那里,扛一麻袋、有时候是两麻袋读者来信到八楼。装信的麻袋其实是农民装化肥的编织袋,装满一袋子信大概四五十斤重。社里有规定,搬运东西不允许乘电梯(真不知道那时候的领导脑子咋想的?)电梯是给编辑、记者、和老同志们用的。实习期不算编辑、记者,扛东西更不能坐电梯。所以,每到周一上午,扛一麻袋信或者其他东西,从一楼爬到二楼以上各层、直至八楼的人,就成了楼梯上一道气喘吁吁的风景。好在这栋大楼是老建筑,楼梯特别宽,台阶之间也不高,爬起来不怎么费力。


部门里五个人。两位老大姐是领导的家属,属于蜻蜓点水派,有时候一个月都不来上班。看信的任务就落在我和另外两位的身上了。谭大哥是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功臣,他在部队就是做基层连队宣传的,复员了,被分到杂志社来了。在通联部,他政治资格老,工资高,上过战场负过伤,脾气大得很,领导跟他说话都很尊重他。所以,他属于爱干不干没人敢说的那一派。不过革命军人素质就是高,谭大哥不摆谱,工作很认真,就是烟瘾大,说话还爱带梢。另一位据说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长得挺漂亮的,身材婀娜,连衣裙很时尚。听说她大学期间就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诗歌、散文。她是杂志社前任领导调进来的人。不幸的是她刚来半年,社领导换了人。新领导就把她从编辑部调整到通联部了。后来慢慢地就有新的传说,说她不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是从本省一个落后的地区选派到大学进修的进修生,她也没有发表过什么有力度的作品,好像早几年是在地区文联内刊上,发表过几篇散文,就被抽到地区文联工作,因为人漂亮,又会来事儿,被推荐到省城的重点大学带资进修一年。她在进修期间,跟杂志社的领导攀上了关系,就调到杂志社了。

通联部是这么个情况,干活的肯定是我了。

写给杂志社的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问题或者争论问题的。另一种是告状的。

那时候,杂志上每刊登一篇宣传改革开放的文章,特别是宣传“潮头兵”、“风云人物”、“改革者”、“时代先锋”的文章,争论都很激烈。有时候文章一刊出,很快就有大量的读者来信飞到杂志社。我一开始还按照要求做好登记,然后一封一封阅读、摘要、归类,在周例会上汇报给领导。后来领导烦了,不愿意听这些“琐事”,谭大哥就跟我说没必要这么死板。谭大哥很厉害,我把麻袋扛进来丢在地上,把信倒出来,谭大哥叼着烟,目光扫视一遍地上的信,就能挑出几封他要看的。其他的他不管了。我看就看,不看就登记一下来信的地址人名,丢过手算了。

时间长了,我才悟出来谭大哥的诀窍。他挑出来看的那些信,从信封上的字迹、语气、贴邮票的品相、以及信的级别(平信、挂号、加急等)就能看出来写信人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这些信,他不仅认真看,摘要。有时候还亲自动笔回信。他用这种方式结交了一些朋友。他1995年下海经商,这些人脉帮了不少的忙。

因为来信太多忙不过来,谭大哥就创造出一套模式在通联部当做标准执行。每当读者来信倒在地上,我负责一封一封拿起来,读出来信单位、邮编、和写信者名字。美女姐姐负责登记。她写字很快且独有创造。譬如来信是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某号,她直接写:京。朝阳某某某。来信是湖南省某地区某县某乡某村某组某号的某某某,她直接写:湘。某某县某某某。谭大哥负责抽烟,喝茶。偶尔喊一声“拿来”,我就把那封信交给他。这样一遍下来,筛选出来的不到五分之一。筛选出来的,才是需要我们三个分工看一遍的。

凡是遇到告状信,谭大哥一封都不让丢。他都转给信访部门。我曾经读过一些告状信,控诉计划生育干部的居多,告基层干部的也有。还有一些告状信是揭露某一期刊登的先锋人物的负面信息,时下称之为“爆料”的。

也有求爱信。求爱信一般不是写给杂志社某人的,而是请求杂志社帮忙转给杂志上曾经报道过的某某人的。写这种信的大部分是农村女青年。我曾经读过一封湖北省京山县某村的一个女生,写给杂志报道过的本省另一个地区某位养殖大王的求爱信。这种信一般都转给编辑部,由他们处理。

有没有写给杂志社里面编辑记者的信呢?也有。这些信按理说在传达室应该分到私人信函那一类,可是,不知道为啥常常被混淆到了我们这里。社里有个男记者,叫李家梅,听上去像一个美女。所以,常有“李家梅女士”的信被分到我们这里。李老师说,他们这一辈是“家”字辈,他父母是按照“梅兰竹菊”的顺序给孩子取名的,不论性别的。他就刚好是“家”字辈的“梅”字号,所以叫李家梅。还有一个女编辑叫魏志敏,是个老同志,却被误当成男同志,信封上写着“魏志敏先生收”。最搞笑的是我们一个临近退休年龄的老编辑,叫张盘收。老先生出生在解放前的天津码头,据他说父母给他取这名字,是希望他福禄绵长。可是读者不理解,写到杂志社的信封上,往往写的是:张盘(老师收),而不是在张盘收老师收。

我在通联部待了不到两个月就调岗到编辑部去了。这在杂志社据说是个特例。因为一般实习生至少半年,然后转正了再接着干半年到一年,才有可能调岗。我能调岗,缘于这期间我在外刊发表了一篇大约2000字的社会调查,引起了省里有关部门的注意,算是有点小影响,领导就把我调岗到编辑部了(还是不让到新闻部当记者,不让直接下去接触社会。)编辑部只负责编稿子,刚去的助理编辑就是做一些初级的、琐碎的文字工作……

刚到编辑部不久,我收到一封小学生来信。信是一个小学生写的,地址写的还是某某杂志社通联部×××哥哥收。打开信封,里面掉出来一毛两毛的钞票,合起来不到四元钱。一张蓝色横格纸上认认真真地写着:×××大哥哥,我是××小学四(3)班的××。我在《××农村报》上读到了你写的诗歌。老师说诗人都很穷,有些诗人为了省钱不吃早餐。我爸爸妈妈是卖早餐的。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我喜欢诗歌,长大了也想当诗人。我把自己的零钱寄给你,请你吃早餐好吗?

说实话,我当时很尴尬,在办公室同事的目光下窘迫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写信的小学生我不认识,她所在的那个县城我也没去过。她跟我写信还夹着几元钱,喊我大哥哥……这可真让人说不清楚啊!那时候,杂志社已经发生过多起其他部门的人员吃拿卡要的事件了,影响很不好。我不想被人误解。而且,我从来没有想过当诗人,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诗人,或者编辑、记者之类的。农村报上刊登的三首小诗,确实是我写的。那是因为我们领导的一双龙凤胎儿女要断奶,被送回农村老家。领导夫人的娘家,恰好就在那个小学生所在的县里。领导夫人送走一双儿女之后,天天魂不守舍,唠唠叨叨。几乎天天在办公室用公家电话往县城一个亲戚单位打电话,让亲戚传话给她娘家妈,让她娘家妈带孩子注意如何如何。有一天,农村报领导到我们社里谈事,领导夫人逮住人家就谈她家的孩子,唠唠叨叨大半天,那个副总编就建议领导夫人把思念儿女的心情写下来,刊登在他们副刊上做个纪念。领导夫人请我代笔,当枪手。我就模仿她的口吻写了三首小诗交给她。此事过了我就忘了。不知道后来刊登时咋署成我的名字?而且连地址都准确到通联部。(事后我揣测,应该是领导制止了他夫人找枪手,又不好意思撤回来稿子,就谁写的谁署名了。)

过了好几天,我认真地给那个小学生回了一封信,把她的钱塞在信封里寄回去了(违反邮局规定)。这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也引起了我对这份工作的深入思考。此后我看稿子都非常认真。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分到我手里的稿子我一定认真看。编辑水平高低另论,工作态度务必虔诚。我感觉不认真就对不起那个信任我或者同情我,给我寄早餐钱的陌生小学生一样。这一点是那个小学生所没想到的。她送给我的,是比早餐更珍贵的礼物。


 在杂志社,冒充读者来信自己给自己写表扬信的事情,也发生过几起。

1990年代初期的时候,各单位兴起了经商热、办第三产业热。大家都想着法儿弄钱。杂志社就把广告部给租出去了。承包广告部的是内部人,领导的亲属。有一个叫陈明山的初中肄业生,跟着父亲在省城卖鱼发了财,托人活动活动,就被招到广告部工作了。这个鱼贩子心眼比较活络,巧舌如簧,花钱也算大方,没事总钻领导办公室。听说他一心想到新闻部当记者,自己已经偷偷在大街上找打字社制作了精美名片,印着“新闻部副主任、高级记者”的头衔。

就是这个陈明山,自己花钱请自己的狐朋狗友,乡亲鱼贩子们冒充读者,给杂志社写信,表扬陈明山如何如何热爱新闻工作,敢为人民鼓与呼等等。领导也知道这是把戏,但睁一眼闭一眼,不予深究,还借机提出表扬。过了一段时间还如其所愿,把这个广告部招聘的初中肄业生,调岗到新闻部当实习记者。但领导毕竟是领导,他给陈明山明确了约束条件,不允许他独立采访,必须听从部主任安排……陈明山后来跟他的农村媳妇闹离婚,他老婆又写读者来信,把他以前雇人冒充读者写信表扬自己的事情给揭发出来了,另外还加了很多猛料。事情闹的风生水起,好剧连连。最后,这家伙不得不夹起尾巴滚蛋了。

2000年之后,编辑部基本上不再有读者来信了。其实早在BB机时代,读者来信就很少了。2002年,我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当北漂,彻底跟杂志社断了联系。


2019年,我在网上偶然看到某省的一则文化新闻。讲的是省领导给全省“十大杰出诗人”颁奖的事情。我看着照片上那十个杰出诗人中有个姐姐有点儿眼熟。仔细看新闻,才发现当年跟我一块在通联部登记读者来信的美女姐姐,摇身一变成为省级的“十大杰出诗人”了。我也不知道该高兴呢,还是该怎么着。就觉得我是真落伍了。真老了。因为我真不知道她写了什么诗。不过,心里想想,还是有些替她高兴。毕竟弄个省里的“十大杰出诗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

那年我调岗到编辑部不久,这位诗人姐姐就辞职了。她被一家行业报挖走了,到她老家地级市驻站当站长了。有些读者可能不了解,中国有很多行业报刊,比如电力、水利、铁路、交通、金融、旅游、煤炭……几乎所有的大点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媒体,自己的舆论喉舌。这些媒体统称行业媒体或企业媒体。诗人姐姐据说是去驻站不久就加入了行业作协,并且还进入了地级市作协的领导班子……她一贯擅长团结人,交际人,所以,即便弄个国家级大奖,或者加入了世界作家协会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她弄了顶“十大杰出诗人”的桂冠,真不意外。祝贺她。

那个给我寄早餐钱的小姑娘,按年龄算现在也该是妈妈了。你好吗?小妹妹!你也许早都忘了三十多年前的这件小事。但是,你不知道,这件小事对我的影响是多么大!你的善良和纯粹,是我心灵的洗涤剂,保佑我几十年来在五颜六色的人间行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自己。如今,当年的领导,我写过的“英模”、“先进”、“开拓者”……以及我曾经的同事,多少人身陷囹圄?多少人黯然逝去?

小妹妹,我知道,在现在的通讯条件下我要找到你并不难。有那封信在,我就有办法找到你。但我从来没想过那样做,因为那样很奇葩,很俗。如果有缘分让我遇见你并且认出来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从未见过你),我一定请你吃一顿丰盛的的早餐,然后,聊一聊这些年来的人生际遇。不知道三十多年过去了,年届不惑的你还喜欢诗歌吗?还想当诗人吗?



作者简介

芦岸苇,男性,文字工作者。曾在不同的出版社、文化出版单位做过编辑或者市场策划,现在北京某图书公司做兼职编辑。是《大地菲芳》文学微刊的编辑之一。



请点击标题

欣赏芦岸苇的作品 

1、秋夜雨雅

2、从红色文豪到被流放者

3、大雅如驴

4、十月萝卜

5、芦岸苇小说 ‖ 人如是

6、疫中手记

7、春天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微博
【我的卧🐯湾】马誉炜|家 信●《磨合人生》连载(6)
怀 念 母 亲
等你和我分享,那些独自承受或依偎取暖的片刻 | 一封信换一杯咖啡
《读者》的路该怎么走
林育南——功勋卓著的工运领袖(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