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五二 | 小肠俞 | 足太阳膀胱经 | 造化之气,人能以力代之乎?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一百五十二期

小五牙琢磨着三颗豆、六颗豆的重量,不知不觉来到了“小肠俞”城。

典籍

一四〇

之二十七

足太阳膀胱经

《针灸大成》

十八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肠寒热,小便赤不利,淋沥遗溺,小腹胀满,朽痛,泄利脓血。五色赤痢下重,肿痛。脚肿。五痔,头痛,虚乏消渴,口干不可忍,妇人带下。

明·杨继洲

朽痛,即腹内急痛。五痔,即牡、牝、肠、脉、血五种。这里清热利湿效果很好。

典故

小肠啊,是在胃下边,接受和容纳水谷,再分清浊,而后变化。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医生高士宗补充说:

腐化食物,先化后变,故化物由之出焉。

医生王冰说:

化,谓造化也。代大匠斲(zhuó),犹伤其手,况造化之气,人能以力代之乎。夫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虽巧智者亦无能先时而致之,明非人力所及。由是观之,则物之生长收藏化,必时之,物之成败理乱,亦待其时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

这个化啊,可是人身体神奇的造化,我们去帮助一个天才的匠人雕刻,还会伤到自己的手,何况去帮天地自然这个造化的神呢?人又如何去代天造化万物呢?

小肠这样一个“化物出焉”的所在,又怎能切切割割,灌下一串儿药片代替人的“造化”本领呢?

有时候,生病治疗和恢复的过程要像等候庄稼的生长、收获一样,不要那么心急,虽然每个爸爸妈妈都会焦急,但仍然要等待那个巧妙时机的到来,就像等一颗种子的发芽。

问答

医书记载说:

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

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

黄帝很疑惑,为什么久病的小朋友,气机调顺了,却还不健康?身体痊愈了,却还是很瘦弱呢?你看老师告诉他说:

天地的规律,不要用人力去替代它、去违背它。经络通畅,血气顺从,不足的已经补充,和其他健康的小朋友就一样了。

剩下的就是安安静静地等待,等着壮大、等着长养,也许像等待一坛正在酝酿的酒,“圣王”的境界并没有那么难啊,只要“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就能做到了。

小肠俞可用近取的方式体察小肠周边的疾病,比如小腹啊、膀胱啊、大小肠啊,也可以去缓解脚肿啊,头痛啊,配合着小肠的募穴“关元”效果更佳。

歌诀

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

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

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

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

从阴引阳是妙决

典籍

小肠啊,是应心的,和心呢相互为表里。心呢,又和脉相应。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

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

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灵枢·本藏》

皮肤厚的,脉藏得也深,也厚,小肠就厚;皮肤薄的,脉体也薄,脉薄,小肠就薄;

皮肤纵缓的,说明脉体也纵缓,小肠就宽松粗大而长;

皮肤薄的,脉也嫩薄小弱的,小肠也小而短;

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条阳经脉的部位多看见弯弯曲曲的血络的,小肠就结涩。

但是脉怎么也不在表面啊,怎么看厚薄呢?

医生张介宾回答小朋友说:

心与小肠为表里,心应脉,故小肠府状,亦可因脉而知也。然脉行皮肉之中,何以知其厚薄,但察其皮肉,即可知也。

同样是看这一身的皮肤毛孔,却有各自不同的关注,而后才有大肠小肠强弱的区分。

古代的医生啊,也会不停地讨论,《难经·三十五难》就记录了一次话题:

又诸腑皆阳也,清净之处。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皆受不净,其意何也?

比如脏腑呢,藏是属阴的,腑呢,是属阳的;那阴自然应该沉浊的,向下,向内;阳,应该是清扬的,向上、向外。那腑,胃、大肠、小肠、膀胱,是不是都包裹着清扬的东西呢?人是不是把脏兮兮的都排出到身体外,身体内保持得干干净净呢?

可惜不是啊!

然:诸腑者,谓是非也。

经言: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胆者,清净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一腑犹无两名,故知非也。

小肠者,心之腑;大肠者,肺之腑;胆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者谓黑肠。下焦之所治也。

并不是啊,腑呢贮藏的食物以及残渣,与五脏藏精气恰恰相对,这些东西呢比较污浊,所以称“皆受不净”。

小肠呢是接受容纳胃中初步消化的水谷;

大肠,是传送小肠下移的糟粕,导出身体外;

胆,贮藏的是澄清洁净的胆汁;

胃,是水谷容纳和腐熟的府邸;

膀胱,是津液贮藏的地方,而化为尿液。

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

——《诸病源候论》

这些腑呢,虽有着各异的名字,但都是传送运输为主,是外来的食物——那些有形的客人们在小朋友们的肚子里进进出出的通道,绝不是指这些客人要久留常住啊。

所谓的“肠者,畅也”,可以泛指一切的腑,小肠呢,是心的腑,是赤肠;大肠呢,是肺的腑,是白肠;胆呢,是肝的腑,是青肠;胃呢,是脾的腑,是黄肠;膀胱啊,是肾的腑,是黑肠。

都要顺顺当当,通通畅畅的。

小雪三候, 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版权归属 蒙蒙紫芽 | 投稿转载 联络我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经》论脏腑三十五难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三十五难 脏腑相合
尚先早课|肾合膀胱,心合小肠
脏 腑 理论
《医旨绪余》
子部难经本义[周]秦越人撰三十五难 论诸腑之功能与五脏之相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