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二一 | 间使 | 手厥阴心包经 | 携手而行,万象归经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二百二十一期

看好了肚子里的夏令营,小蒙冲又要前行了,前面的水流又快又急,两侧的山峰紧紧的挤在一起,这里啊,是“间使”小城。

间使穴在两条筋之间,现代医学说间使在:“腕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包呢,又是代替心做事、受难的臣使,

“由心主宰,间有臣使之意。”

所以称作“间使”。

医生张隐庵说:

“心主血,心包主脉,君相之相合……,间使者,君相兼行之使道也。”

这还是君臣结伴而行的道路呢。《金针梅花诗钞》说“使鬼神使其间”就涉及到情志了。

典籍

 

二二一

使

之五

手厥阴心包经

《针灸大成》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素注》针六分,留七呼。《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堂》灸七壮。《甲乙》灸三壮。

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明·杨继洲

结胸,就是邪气结于胸中,出现心下痛,按之硬满的症状;怵惕,惊恐不安的样子;寒中少气,感寒邪气短的样子;涎上昏危,口吐白沫,昏迷危笃的症状;客忤,小孩子平素神气虚弱,突然受到惊吓时引起惊厥。

医案

《名医类案》记载:

一人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用同身寸法,三十壮。若四肢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此起死之法。

为什么灸这呢?五腧穴的“经”穴属金,传递经气,和胃降逆,胃和呕吐自止,心脉通,四肢怎么还会有厥逆寒冷的症状呢?

四肢难过,胃里面翻江倒海,不如从心来医治,从手腕上的“心”走过的道路追溯。

上一次我们讲了好久好久大河流动的轨迹,从起点“根”、到终点“结”,粗粗的连起来就是经脉浩浩荡荡的流域了,哲学赋予了经络名字:“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就像公元120年,罗马时代的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提出用经纬度线网来绘制古老的地球一样。“三阴三阳”、“经纬度”从未生长在小朋友的身体上,地球的山脉河川里,它们是人类认识自我和自然的办法。

再观察中原大地上的十二条大河,身体上的身前、身后、侧边、手上、脚下,最终接纳了十二条经脉的留宿。其实气血并不是经络出现后才流动的,它们一直周流不息,穴位就像大河边的村庄、城市,早已在河边繁衍,只不过我们用“经络”的思维把这些散落的村庄连接起来,就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一样,串起了无数共饮一江水的古树小草、飞鸟野兽、以及形形色色的人。

《灵枢·背俞》说:

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有了酸痛的感觉,原本的痛又随之消失,这就是腧穴最早的寻求办法了。痛生和痛解是人与生俱来的感知,感知练成串,逐渐绑在经络边,身体的世界就多彩而又富于条理起来。

比如上海呢,曾经叫做上海县,有一段时间属于江苏省,有一段时间属于浙江省,今天又变成了如此繁华独立的城市。这个过程就像腧穴,它一直存在,今天也许被纳入这条河,明天被纳入另一条水。

据说此前的奇经八脉都是有独立腧穴的,无论是阴维阳维还是阴跷阳跷,到六百多年前元代的医书《十四经发挥》里,奇经八脉就只剩下任脉督脉有独立归属的腧穴了,一千多年来孔窍归属的变化,其实是中国医生的眼界在更迭。

中国人认识药物,煎熬所用的岩石、草本、肉类,也在经历着认识的过程。先秦战国时的《神农本草经》里呢,大多以治症为主,比如:

“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华,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磷石,生山谷。

“枸杞”呢,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御览》作耐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生平泽。

“龟甲”: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一名神屋。生池泽。

……

药味、治症是两千多年前口口相传的认知。

唐宋时期,本草开始和脏腑相关,“补肺”、“益脾”等字眼慢慢变多。

金元时期的医书《珍珠囊》最早写道了“归经”、“引经”,后世的李时珍称之为:

“深阐轩歧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枢》之下,一人而已”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出入“气分”、“血分”和“归经”一起,作为自然万物为人所用的依据。和颜色、气味一样,经络让普通的物件有了灵魂,草叶果实变得可以在人体大河中融化。

清朝,书就更多了,比如《本草分经》,十二经中什么药能融入,甚至以经络来编排药材,序言中就说:

“是编以经络为纲,药品为目。势不能于一经之内汇草木虫鱼之全,故总目全载药品,又于每一、凡一药而兼入数经者,均于总目每味之下注明。至其性味功用,则止于第一经之一味内一、药有不循经络者,另列杂品一门。凡总目不下注某经,或通行者,皆杂品也。”

这时候的体会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

大枣,甘温,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脾病患宜食之。加入补剂与姜并行,能发脾胃升腾之气。风疾痰疾俱非所宜。红枣功用相仿,而力稍逊。南枣不入药。生枣甘辛,多食生寒热。

乳香,苦温,辛香善窜,入心,通行十二经,调气活血,去风舒筋,托里护心,香彻疮孔,能使毒瓦斯外出,消肿止痛生肌。

……

经络从来不是小朋友身上生长的神经、肌肉、脏腑的组织,腧穴也不是在经络上随便画的圈圈,也许你身上有热感沿着某条细线的传递,像小蚂蚁在爬,这些成串儿的感觉仅仅是经络让你感受的媒介,但远远不是经络,经络不是找出来、看出来、闻出来的,《素问》说:

“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

经络,它是在身体上,中国人的思维投影。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春分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经”与“心包经”的区别与联系
.[转] 巧记经络穴位数和趣味记法?0?2
人体十二经脉高清配图详解!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学习笔记第一五四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DDS经络理疗,第一步功效“疏通”,都疏通那些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